楠木軒

從體育系統轉行教育系統 張潔雯:在大學當體育老師很有意思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經典

從體育系統轉行教育系統,人生中好不容易有一個機會是自己爭取到的

張潔雯:在大學當體育老師很有意思

羊城晚報記者 詹淑真 林本劍

柴智 實習生 梁令菲

寫在前面

他們曾經是賽場上叱吒風雲的奧運冠軍,揮灑汗水,志在為國爭光。如今他們迎來人生旅途的華麗轉身,或步入大學校園成為一名體育老師,以一技之長和大賽經驗,讓體教融合在大學校園真正落地生根;或成為一名普通的大學生,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充實。他們不僅頭頂奧運冠軍的光環,更肩負着共同的使命,將奧林匹克運動的精神和中國運動隊的團結、堅韌和不服輸的優良傳統一路傳承,為中國青少年體育事業的發展和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建設,繼續添磚加瓦。

今天開始,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聽聽他們、近距離地接觸他們。

三月羊城,草長鶯飛,花團錦簇,萬物萌生。

中山大學廣州大學城校園體育館,活力四射。“擊球點有點低”“發力點不對,要往上打”“你先發過網再説”……羽毛球場上,張潔雯手握球拍巡場,大聲指導學生動作。遇到不規範的動作,她就走過去,手把手地糾正學生的姿勢、示範標準動作。指導完一個,再接着另一個。

從奧運冠軍到體育系統管理人員再到高校體育老師,張潔雯的身份在不斷轉換,但從不轉換的是白色羽球。

A 不喜歡羽毛球的羽毛球奧運冠軍

生在廣州的張潔雯,六歲開始接受羽毛球訓練,因為媽媽是一名忠實的羽毛球迷,早早就為女兒選好了體育的路。張潔雯從小學習羽毛球,但高強度的訓練一度讓她吃不消,所以心裏對這項運動是討厭的。

不過幾年的訓練後,張潔雯的實力突飛猛進,1994年全國少年兒童羽毛球錦標賽,張潔雯奪得單打和雙打的雙料冠軍。一年後,張潔雯進入廣州市羽毛球專業隊。1997年,張潔雯因出色的表現入選國家隊。隨後張潔雯第一次參加大型比賽,她與謝杏芳搭檔,一舉奪得澳大利亞世界青年錦標賽女雙冠軍,展現了超強的實力。

2002年亞運會後她與楊維合作,2003年女雙排名世界第一。2004年8月,張潔雯奪得雅典奧運會女雙金牌。2005年,張潔雯奪得世界錦標賽冠軍和世界盃冠軍。

説起在羽毛球國家隊的生活,張潔雯用一個“苦”字形容。張潔雯説,自己在國家隊時,女雙都是和男雙一起練的,很多時候,女雙的訓練強度甚至大過男雙。“我們是從第一段強度開始,然後上三段強度,每一段45至50分鐘,三段強度之後,氣都喘不過來,渾身衣服早就濕透了,然後才是一段輕訓練。有時上午訓練完了,還要負重爬兩趟香山。晚上休息時,頭挨着枕頭就睡着了。”

除了艱苦的訓練,還要面臨着巨大的內部競爭壓力。在國家隊,訓練不好,就要被淘汰。張潔雯對自己要求很高,只要有一次訓練不好,第二次就要訓練得更好。張潔雯開玩笑地説:“走上賽場,反而是最輕鬆的。參加比賽,每天只用打一場球,比平時每天十多個小時的‘魔鬼訓練’輕鬆多了。”壓力太大時,張潔雯會緊張到睡不着,心跳加速。

一路過關斬將,張潔雯衝進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賽場。中國羽毛球實力強勁,被寄予奪冠的厚望。這種“理所當然”奪冠的壓力伴隨着張潔雯,但時間久了,她也慢慢習慣這種壓力。“後來我想通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你本來就是吃這碗飯的,全國人民對你的要求自然要高。”

2004年8月,雅典奧運會羽毛球女雙決賽, 張潔雯和搭檔楊維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反敗為勝,以2比1戰勝了隊友、世錦賽冠軍高凌/黃穗,奪得金牌。

張潔雯提到,雙打講究的是一個配合。兩個特別強的人配在一起並不見得會很強,兩個特別搭的人配在一起互補,才能發揮最好的作用。“所以我覺得可能我跟楊維從性格上,從打法上,各方面都是互補的。”

決賽上場前,楊維告訴張潔雯,“我們做好睏難的準備,第一局輸了也不要緊,第二局落後了也不要緊,哪怕第二局輸了,我們也是第二。不要緊,我們就盡力打好。”所以第一局輸了在預料之內,只要盡力就好。

張潔雯奪冠的那一刻,她媽媽對她爸説:“幸好她成功了,不然她要怨我一輩子。”張潔雯坦言,“小時候不怎麼喜歡羽毛球,更像是被媽媽逼着去打羽毛球。這麼多年來我也很不開心,但我覺得我媽活得也很累,因為一直以來都是她強迫着我打,她身上揹負的壓力也很大。”

這也直接影響到張潔雯對孩子的教育。她會帶着孩子一起運動,但不會強迫小孩從事羽毛球項目,儘可能給他們選擇的機會,走個性化發展道路。“每個媽媽在懷孕的時候都會出現很多小狀況,我們心裏對小孩只有一個願望,就是他可以健康平安地長大。但我們經歷越來越多、對比越來越多以後,人變得貪心,到後來要求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張潔雯一直在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最重要的是人品要好,千萬不要學壞,身心要健康,要有素質和責任心,要積極向上,不要遇到一點事就受挫。盡力就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機會。”

B 到高校當體育老師一直是她的夢想

2009年退役以後,張潔雯回到廣州市羽毛球運動管理中心,擔任管理者角色。“但我的夢想是當一個大學體育老師。”張潔雯和好友謝杏芳提起這事的時候,謝杏芳有點不敢相信,“你一個奧運冠軍,就當高校體育老師?”

“對,我就想當大學體育老師。我覺得這是個很有意義的事,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張潔雯堅定地説。

退役以後,張潔雯在廣州市羽毛球運動管理中心工作多年。在此期間,她仍沒有放棄去高校當老師的夢想。

2016年,中山大學剛好有“百人計劃”,需要引進高水平的體育老師。在中大擔任羽毛球老師的朋友李寅問張潔雯,“你現在怎麼樣?還想當體育老師嗎?”在糾結和猶豫中,張潔雯開始投簡歷、面試。“我從小打羽毛球,就是我媽幫我選的。退役了,留在羽毛球中心好像也不是我特別願意的。我人生中好不容易有一個機會是我自己能爭取而又特別想做的,我想咬着牙先試試。”整個過程中,她一直瞞着父母,直到結果出來,才告訴他們,“我要換工作了”。

從廣州市體育局到高校,張潔雯主要精力用於教學,“生活變得簡單又開心”。

一個奧運冠軍跑去教基礎班,很多人會覺得大材小用,但對張潔雯來説,反而頗具挑戰性。“你讓我去教專業運動員技戰術、賽場上的心態等,我是非常有經驗的。相反,你讓我去教學生如何發球、如何過網,對我來説其實蠻難的。”剛開始教學的時候,張潔雯也是一頭霧水,不知道從哪裏入手、該怎麼教。為了能夠帶好學生,她向很多在高校裏當體育老師的師兄弟、師姐妹尋求經驗,一點點總結、探索,制訂教學計劃。“教零基礎學生的過程,我也是從零開始學習。第一次教的時候出現很多問題,總結後,第二節課會稍微好一些,第三節課再好一些,一次比一次進步。”

相較於專業運動員,中大學生的羽毛球基礎比較薄弱。教學中,經常會發生一些讓人忍俊不禁的事,比如學生會問一些腦洞大開的問題,“為什麼發球一定要限制高度?為什麼這個動作要這麼做?為什麼比賽規則是這個樣子……”這些問題讓張潔雯哭笑不得,不知如何回答。

一開始,張潔雯覺得羽毛球發球十分簡單,沒有什麼好教的。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她發現有學生不會用手腕、有些人高度達不到、有些人動作十分別扭……各種各樣的發球姿勢都有。這些現象提醒張潔雯不能用專業運動員的教學方法應用於學生身上,而是要將教學動作程序化、標準化。例如,球的45度角要放在哪個地方、拍面要怎麼放、拍子軌跡是如何運行的……教學動作要提前設置好。“當學生從完全不會,通過上你的課,到期末他會發球、會打球了,你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張潔雯笑着説道。

C 學生的熱愛讓她重新審視羽毛球

“自律”,這是張潔雯在教學中,學生們給她最深刻的感受之一。“中大的學生素質都很高,而且他們還挺聽話。你告訴他們動作該怎麼做,他們就會特別認真地學習、訓練。”在早期的運動員職業生涯中,張潔雯覺得運動員“更像是軍事化管理,有時候不管願不願意,你必須這樣做。”在大學裏,她看到了學生們的自覺和組織能力。張潔雯會帶羽毛球校隊訓練,學生們總是會自覺集中、抵達訓練地點、開展訓練,很少需要督促。

“熱愛”是另一個關鍵詞。學生們對羽毛球的熱愛超乎張潔雯的想象。剛到中大時,張潔雯有些不適應,甚至不是很理解學生的一些行為。羽毛球、羽毛球拍都是消耗品,學生們總是自己購買、自己抽出學習以外的時間進行訓練。對於張潔雯來説,這是不可思議的。

“我自己不是很喜歡這項運動,是因為我媽媽一直想讓我從事,所以好像被迫堅持一樣。但學生們對羽毛球的那種熱愛是超乎我想象的。”有時候,張潔雯跟專業隊的師弟師妹交流,提到學生會自費買器材、花很多課餘時間訓練,大家都覺得十分意外。

張潔雯坦言:“我真的是在學生身上看到了對羽毛球的熱愛,這讓我重新去認識這項體育運動。”現在,她能看到羽毛球的有趣之處,會花更多的心思去鑽研這項運動和羽毛球教學。

對很多業餘的選手來説,殺球等技巧顯得格外重要。張潔雯希望的是加深同學們對羽毛球的理解,讓他們更加熱愛這項運動,而不是單一地追求技巧。“我覺得打球就跟下棋一樣,打球不一定要把它打死,最大的樂趣是,我怎樣把球打到我想讓它去的一個點,然後對方回過來,我再打到我要它到的那個點,一直如此,讓對方滿場跑,而球一直在我的掌控中。這才是羽毛球真正的樂趣,就是我全場控制,但我又不打死球,到最後我越來越主動,對方越來越被動,最後只能主動放棄了。”

學生劉可儀非常喜歡張潔雯老師,“張老師的羽毛球課非常有趣,又能學到很多東西。她這個人十分温和,沒有一點奧運冠軍的架子,教學的時候總是很有耐心,手把手教我們學會標準的動作”。

同班同學魏萊十分贊同,“在張老師的體育課上不僅能學到體育知識,更能感知到刻苦訓練、迎難而上、積極樂觀的體育精神。她的言傳身教鼓勵着我們走出教室,將運動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在強身健體的同時擁有不畏困難的勇氣”。

張潔雯希望能帶動更多的人蔘與到運動中來。如今高校非常重視學生體質的發展,如學生每年都要進行體測、體育課不合格不能領學位證書、游泳等課程作為必須掌握的技能等。在中大,學校還會給每名學生髮放體育鍛煉的定額經費,鼓勵大家租場地進行鍛鍊。“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項熱愛的體育運動,將是一個很好的解壓方式。”張潔雯笑着説道。

張潔雯·檔案

1981年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現任中山大學體育部副教授;1987年開始練習羽毛球,1997年進入國家集訓隊。

個人主要榮譽

●1998年 澳大利亞 世界青年羽毛球錦標賽女雙冠軍

●2001年 廣州 全運會羽毛球女雙冠軍

●2004年 雅典 奧運會羽毛球女雙冠軍

●2005年 加利福尼亞 世界羽毛球錦標賽女雙冠軍

●2006年 多哈 亞運會羽毛球女團冠軍、女雙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