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為何被戲稱為“每羊大學”?背後有故事

中國有着廣袤的海洋麪積,擁有漫長的海岸線。中國也有十幾所海洋大學,分散於全國各地。其中,資格最老、規模最大、辦學水平最高的當然是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是由山東大學的海洋研究所、水產研究所演化而成。

山東大學的前身是私立青島大學,興建於1924年8月,創始人是做過交通總長、教育總長的山東人高恩洪,位置在山東青島。後來,私立青島大學停辦,國民政府在私立青島大學的校址上興辦了國立青島大學。1932年,國立青島大學改名為國立山東大學。

1946年,國立山東大學率先在全國設立了海洋研究所、水產研究所。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山東大學的海洋研究所與搬遷到青島的廈門大學海洋系理化組合並,成立了山東大學海洋系。

1958年,山東大學的主體部分搬遷到了省城濟南,留在青島的還有海洋系、水產系、地質系、生物系的海洋生物專業,物理系和化學系的部分教研組,以及數學、外語等直屬教研組部分人員。1959年3月,以上述人員為主體,組建了山東海洋學院。

山東海洋學院成立之日起,師資力量就十分雄厚,與山東大學一起並列為教育部直屬的重點綜合性大學。1960年,全國確立了13所重點綜合性大學,正式成立只有1年的山東海洋學院名列其間,與北京大學 、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南開大學等名校並肩。

在幾經調整後,2002年10月,學校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直至今天。

中國海洋大學從創建至今,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人才,堪稱“桃李滿天下”。其中,中國海洋大學培養了18名兩院院士,以及各行業的領軍人物。中國南極科考第一人董兆乾、中國首位徒步考察南極的科學家蔣家倫、中國首位登上南極北極的科學家趙進平都是中國海洋大學的學子。

現在,中國海洋大學共有4個校區,分別是嶗山校區、魚山校區、浮山校區和黃島校區。

魚山校區是老校區,學校面積不大,學院不多,總共只有5個學院。浮山校區是國際教育學院所在地,沒有本科教育機構。黃島校區的定位是支撐學校海洋科技創新轉化的濱海實驗基地和海上試驗場,主要是應用而不是教學。

嶗山校區是中國海洋大學的新校區,也是主校區,面積最大,建成於2005年,有海洋與大氣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等13個學院,以及3個院系和1個社會科學部。

所以,絕大多數國內學生來到中國海洋大學後,會進入嶗山校區學習。

在我們的潛意識裏,既然是海洋大學,一定是離大海比較近,“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可是,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位於坐落於嶗山風景區下面,與海邊還有十幾公里的路程。許多中國海洋大學的大一新生興沖沖地到嶗山校區去報到,發現這裏並不靠海,而是一片山區。

而且,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經常停水。同學們在洗漱時,往往突然就沒水了。在洗手間也,也貼着標語“海大不等於水多”,提醒同學們注意節約用水。

由於並不靠近大海,再加上經常停水,中國海洋大學的同學們,便充分發揮“自黑”精神,將“海洋”兩個字去掉三點水,變成了“每羊”。於是,中國海洋大學便被戲稱為“中國每羊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的同學們是不是挺有才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37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海洋大學為何被戲稱為“每羊大學”?背後有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