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朝結束了自春秋戰國開始,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其實,回顧秦國曆史,在大統一的20年前,他們便有一次橫縱六國的機會,只是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
260年,長平之戰爆發,此時秦國由於連續作戰,其軍事物資都已到達了極限,而趙國又是派的廉頗領軍,雙方膠着不下,再拖下去的話秦國很難取勝。秦國遂用反間計,取勝。
公元260年,秦國大將白起向秦王請命,接長平之戰的戰勢,乘勝追擊,一舉拿下趙國。無奈,趙國此時也用起了反間計。秦國宰相范雎受趙國挑撥,認為白起拿下趙國以後,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於是,他向秦王説起了白起的壞話。
有時候功高蓋主也是一種錯誤,秦王向來信任范雎,二話不説就叫白起速速回朝。白起啓程回朝,剩餘士兵繼續攻城。
長平之戰中,趙國國力早已元氣大傷,面對秦軍的步步緊逼,他們也無能無力。秦軍的進攻,趙軍的敗落致使趙國上黨地區和太原地區,很快就成為了秦國的囊中物。秦軍越戰越勇,沒過多久便佔據了距邯鄲城六十多里地的武安。邯鄲乃趙國都城,按秦軍這個進程的話,趙國滅國指日可待。趙王慌了。
不過,趙國畢竟是一個身經百戰的大國,不容小視。此時,秦國的軍事物資已經到了最後的極限了,再打下去很難保證取勝,況且樹大招風,如果再遇到楚國,魏國對趙國進行救援的話,情況就更加糟糕了。考慮到這些不利因素,秦王決定暫停進攻,他讓趙王前來秦都咸陽議和。
面對秦王的條件,趙國想到了當年楚王前去議和被秦國囚禁的事。一時之間,人心惶惶。眼見秦軍蓄勢待發,橫豎都是劫難,趙王帶着視死如歸的心情來到了咸陽。最終,雙方以趙國割讓五縣之地,握手言和。
回國以後,趙國大臣虞卿持反對態度,他向趙王分析:“秦國明明可以一舉拿下趙國,為何突然又提出割地議和,難道是他大發慈悲嗎?其實不然,經過長年作戰,秦軍已無力再戰,等他休生養息以後,趙國便會再次陷入困境,因此我們何不趁此機會反攻。”
趙王聽了,覺得再理,便撕毀了合約。自此,趙王加強國內軍事練習,並與趙,楚建立了盟約共同抗秦。
面對趙國的不配合,秦王下令讓王陵率軍繼續攻打趙國。怎知,三國勢力猛,秦軍損失了幾萬人,毫無進展。此時,他想起了白起,恰巧白起生病了,他也就放棄了這個打算。
後,邯鄲久攻不下,見白起病好的差不多了,他便派范雎前去勸説白起出徵。看見范雎,白起想起自己曾有一個拿下趙國的好時機,卻被這個老匹夫破壞了。氣憤不已,便拒絕了出征。
最終這場戰爭以秦國失敗收場。沒想到秦王不僅沒有檢討自己信任奸臣的行為,還把所有的罪名怪到了白起的頭上。下令殺了白起。
此戰以後,秦國元氣大傷,統一之路也只能往後推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