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積極打造全員化、全鏈條、全覆蓋校園垃圾分類管理體系,讓垃圾分類“新時尚”在桐鄉校園落地開花,日前,浙江省桐鄉市在成功運行可回收物智能回收平台——“桐拾袋”的基礎上,啓動了校園“桐拾袋”試點工作,目前已在桐鄉市鳳鳴高級中學和上海尚陽外國語學校桐鄉豐子愷學校等六所學校試點。
在桐鄉市鳳鳴高級中學,記者看到,不少學生紛紛利用課間時間,將自己產生的可回收物依次投入教室內的“桐拾袋”。據介紹,自校園桐拾袋工作開展2個月來,鳳鳴高級中學52個班級已預約回收可回收物250餘次,累計1348kg,產生環保金1757元。
“有了這個‘桐拾袋’之後,我們都把平時的飲料瓶、廢棄書籍、紙張等自覺地投放進裏面,因為回收後的錢是打進我們班費裏的,所以大家積極性都很高。”高一二班學生曹志軒説道。同時,據該班級班主任鄧薇介紹,此前,教室內有可回收和其它垃圾兩個垃圾桶,同學們扔垃圾的時候,經常會混淆,導致垃圾分類的效果不理想,但有了校園“桐拾袋”之後,同學們分類的積極性變得更高了,環保意識也有了明顯提升。
而在低年級學生為主的上海尚陽外國語學校桐鄉豐子愷學校,學生們生活垃圾分類和回收的意識還未全面養成。因此,校園“桐拾袋”試點後,更是為廣大學生提供了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和回收的平台。“我們每個班級有了‘桐拾袋’定點的投放處後,指向性很明確,長期以往下來,學生們的分類習慣也就能慢慢養成了。我相信在這一代孩子們的未來,在垃圾分類意識和行動上,肯定會超過我們,並且有很大的提升。”該校教師朱敏明説道。
據瞭解,在前期推廣校園“桐拾袋”試點工作中,桐鄉市通過在每個試點學校教室放置一個校園“桐拾袋”,用於回收利用班級產生的可回收物。校園“桐拾袋”上有二維碼,等可回收物收集滿之後,同學們再將桐拾袋放到具有倉儲功能的暫存點,老師通過掃描二維碼,預約回收時間和班級。可回收物經市場價回收後,產生的收益將注入學校桐拾袋賬户,由學校按規定使用。學校、班級參與情況由支付寶後台自動統計,並在校園“桐拾袋”內形成積分排名。
接下來,桐鄉市將根據試點情況,計劃在市區所有中小學、幼兒園推廣校園“桐拾袋”應用,旨在通過全域化覆蓋、全員化參與、生活化延伸,進一步濃厚師生參與垃圾分類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