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回,發生在“四出祁山”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諸葛亮、馬忠、廖化和曹真。故事梗概如下:
魏延和陳式兵敗後,諸葛亮找來馬岱和王平二人,囑咐他們在進至斜谷時如果遇上曹兵,就立即避開他們轉而行走山路,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祁山左側。二人領命而去。隨後,諸葛亮又命馬忠和張翼也率部經小路進至祁山右側,以舉火為號,與馬岱、王平一起突襲曹軍營寨。此後,諸葛亮又對關興和廖化進行了一番戰前部署。
此時,駐守在祁山的曹真並不相信諸葛亮會率軍前來。當得知有小股蜀軍靠近的消息後,曹真命副將秦良率五千兵馬前去阻擊,不準蜀軍靠近。當秦良率部來到斜谷谷口時,得知蜀軍已經後撤,於是率部追擊,結果中了諸葛亮的埋伏。在吳懿、廖化等人的圍攻之下,五千曹兵死傷過半,秦良也被廖化斬於馬下。
此戰結束後,諸葛亮命蜀軍穿上曹軍的服裝,由關興和廖化等四將率領,喬裝成曹軍向曹真營寨進發。諸葛亮又分別命人假扮秦良的部將及司馬懿的心腹提前返回營寨,向曹真彙報説不但斜谷的小股蜀軍已被趕走,司馬懿也在箕谷重創蜀軍。曹真大喜,更加忽略了對營寨的防禦。
不久,假扮成曹軍的北伐大軍來到營寨,一邊在營寨的四周放火,引發曹軍混亂,一邊殺入曹軍營寨。曹軍措手不及,各自逃生。曹真只能在部將的掩護下向東而逃,北伐大軍在後緊緊追趕。幸好司馬懿及時趕到,救了曹真。但此戰過後,曹真病情加重,卧牀不起。
小説中提到的此次諸葛亮與曹真的較量,在歷史上並未發生過。按照小説的描述,此戰是曹真伐蜀無功而返之時諸葛亮順勢發動的又一次北伐之戰。而在真實的歷史當中,曹真與司馬懿伐蜀發生在蜀漢建興八年(公元231年)七月,而諸葛亮的再度北伐時間卻是在第二年的二月份,兩次戰事的時間間隔長達七個月。
另一個更為有力的證據在於曹真伐蜀無功而返不久,很快便病情加重,被魏明帝曹睿下詔調回曹魏京城洛陽進行治療,曹真也因此離開了西北戰場,第二年年初在洛陽病逝。因此,也就不可能出現小説所言的他與諸葛亮的再一次較量。當然,作為小説而言,為了突出諸葛亮的高大形象而故意虛構了這場戰事,這也是無可厚非之事。
從小説的描述來看,在諸葛亮的北伐大軍中,除了關興、張苞、姜維、魏延、廖化、吳懿等將領之外,還有一位將領的出現引起了不少讀者的注意。此人便是馬超的堂弟馬岱。在小説當中,從“一出祁山”開始,馬岱便身處北伐大軍當中,並多次出現在戰場上,與曹軍有過多次的較量,也是一位戰績非常突出的將領。
不過,在真實的歷史當中,馬岱的情況或許並非如此。從《三國志》的記載來看,自從與馬超一起投靠蜀漢之後,馬岱的行蹤就充滿了謎團。眾所周知,馬超加盟劉備集團後,境遇並不好,不僅受到了劉備的猜忌,還被調離了戰場,成了蜀漢集團中的一個擺設。儘管地位很高,卻沒有實權,以至於馬超鬱鬱寡歡,年僅四十七歲並離開了人世。
馬超之臨終前,留下了一份遺書,除了回憶自己悲慘的一生之外,還請求劉備能善待自己的堂弟馬岱。但馬超的臨終遺言似乎也沒起到多大的作用。從《三國志》相關傳記記載來看,直到諸葛亮去世前,馬岱的事蹟依然是一片空白。他的首次出現是在諸葛亮最後的一次北伐當中,究竟是什麼職位也是一個謎。從這裏可以看出,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並沒有重用馬岱。
從馬岱的前期事蹟來看,他曾經與叔父馬騰及堂兄馬超馳騁西北數十載,是最熟悉曹魏西北地區情況的一位蜀漢將領。令人遺憾的是,馬岱在諸葛亮時期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以馬岱對於西北地形的熟悉程度及對曹軍騎兵的了了解程度,如果諸葛亮在“一出祁山”時派馬岱而非馬謖鎮守街亭,局面或許會出現重大轉機。
馬岱的等待時間是漫長的。直到諸葛亮病逝之後,馬岱才終於迎來了機會。此時,蜀漢將星凋零,能征慣戰之將越來越少。蜀漢朝廷不得不任用馬岱這員宿將,他的職位才得到逐步提升,最終官至平北將軍一職。只可惜此時的蜀漢帝國已經日漸衰落,馬岱縱有天大的本領,也無法扭轉蜀漢滅亡的最終結局。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