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户端】;
近日,教育部印發《加強和改進涉農高校耕讀教育工作方案》,對涉農高校加強和改進耕讀教育作出部署,提出把握耕讀教育基本內涵、構建耕讀教育課程教材體系、多渠道拓展實踐教學場所、建設專兼結合的耕讀教育教師隊伍、加強耕讀傳家校園文化建設等5項任務舉措。
《方案》指出,我國涉農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着耕讀教育不繫統、實踐育人環節有待加強等問題。加強和改進涉農高校耕讀教育,讓學生走進農村、走近農民、走向農業,對提升學生學農知農愛農素養和專業實踐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在構建耕讀教育課程教材體系方面,《方案》要求加強學生傳統農業文化教育,將耕讀教育相關課程作為涉農專業學生必修課,編寫中華農耕文明等教材,強化有關中華農耕文明、鄉土民俗文化、鄉村治理等課程教學。加強農業特色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建設,體現現代農業新技術新業態新變化,強化生態文明教育,培養學生“大國三農”情懷。
在多渠道拓展實踐教學場所方面,《方案》支持涉農高校依託農科教基地、農業文化遺產地、國家現代農業園等社會資源建設一批耕讀文化教育實踐基地。提高涉農專業實踐教學的比重,構建校內實踐教學基地與校外實習基地聯動的實踐教學平台,加快建設區域性共建共享農林實踐教學基地,讓農林教育走出“書本”、走下“黑板”,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山水林田湖草,涵養學生勤儉、奮鬥、創新和奉獻的勞動精神,增強學生在“希望的田野”幹事創業的能力。
在建設專兼結合的耕讀教育教師隊伍方面,《方案》提出推動涉農高校普遍成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依託中心開展耕讀教育專項培訓,提高教師耕讀育人的意識和專業化水平。加大“雙師型”教師建設力度,支持涉農高校與地方政府、農林企業共建教師實踐能力培養基地,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鼓勵和支持高校聘用企業技術人員、農林科技專家、鄉村工匠、種養能手等兼任耕讀教育師資。培育和造就一支理想信念與道德情操兼具、教學與實踐能力兼備、專職與兼職互補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總枱央視記者 薛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