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崇禎:大軍壓境,我們南下!臣子:皇上使不得,唯崇禎一人殉天下

由 聊素麗 發佈於 經典

今天我們來講一個故事,一個非常悲傷的故事,沒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大家應該已經知道了,就是崇禎。
在很早很早之前,我曾經拿出一個履歷表來,這個履歷表並不是某一個人物的,而是大明王朝最後十幾年的。我詳細列舉了大明王朝每一年的各種天災人禍。

當我看到這一份真正的履歷表成型之後,突然之間心慌:崇禎能夠堅持這麼多年真的不容易,如果換成任何一個皇帝,都得頭疼,這其中包括但不限於朱重八和朱棣。
簡而言之,在崇禎執政的時候,各個地方要不是鬧蝗災水災,就是鬧旱災,當然還有瘟疫。

一、清軍南下,崇禎找出路。
大家也都知道,大明帝國最後的時候一共有三方面壓力,這三方面壓力分別是天災人禍和軍事力量。天災,指的是當時老天爺不給面子,一個勁的鬧災荒。人禍,指的是南方的各種各樣的流民。
那麼有趣的是軍事災難指的是什麼呢?答案就是北方的滿清人。
最開始的時候,大明帝國和北方的滿清人相互抗衡,相互膠着,誰也打不了誰,但是慢慢的大明帝國堅持不住了,為什麼呢?因為大明帝國沒錢了。

關於大明帝國沒錢這件事情,咱們以後會繼續來講,單純的來説一下大明帝國頂不住之後,崇禎有沒有做出什麼反撲舉動。
答案是有的,當時崇禎羅列出來的兩種積極可行的辦法。羅列出來的第1種方法就是和滿清簽訂協議,並且承認滿清的國際地位,這個時候滿清會派出一支部隊,這一支部隊歸崇禎使用,用來剿滅內部的流民。

第2種方法就是抓緊時間跑到南京去,南京雖然相比北京而言沒有好多少,但是南京因為地理因素特殊,以至於南京如果當做了明朝的第2個都城,守天下還是沒問題的。
二、臣子們的反應以及最終時刻來臨。
臣子們聽到皇帝説這句話自然是很不開心的,一些臣子開始義憤填膺的告訴皇帝,如果你要是敢和清帝國簽訂協議,我現在一頭就撞死在大殿之上。

也有一些臣子説,如果你敢把咱們大明帝國的都城從北京遷到南京,我就一頭撞死在大殿之上。
可問題有趣就有趣在這裏,儘管很多的臣子發誓甚至不停的跳高,可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撞死在大殿之上,他們只是在一旁説着玩玩而已。
他們在一旁説着玩玩可以,但是崇禎皇帝當真了,他為自己手下的這些臣子們的骨氣感到驕傲和自豪,他認為:既然這些臣子們不讓自己簽字,那自己就不能簽了,這些臣子不讓自己和滿清簽訂協約,那自己就不和滿清簽訂協約了。

但還有一個問題沒錢呀,沒錢怎麼打仗,沒錢怎麼給老百姓送温暖呢?沒錢怎麼平定流民。
這些臣子們你瞅着我,我瞅着你,一拍大腿,哎,家裏的飯熟了,咱們一塊去吃飯吧。
沒錯,這些臣子沒有錢,每一個臣子都像崇禎皇帝哭窮,我在家裏窮的很,我在家裏一毛錢都沒有了。
事情諷刺就諷刺在這裏了,當李自成揮兵北上,並且佔領了北京城之後,把那些達官顯貴全都抓了起來,挨個一頓打,白花花的銀子就出現了。

三、崇禎為什麼不南遷?
大家也都知道,最終崇禎上吊而死。在他吊死的過程當中,懷裏面其實還有一個信封,這個信封是給李自成的,我們把這個信封裏面的內容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我已經死了,怎麼禍禍我都成,但是不要為難城內的老百姓。
按理來説,崇禎還是一個比較有擔當的皇帝,但是問題的關鍵出現了,當明帝國堅持不住的時候,當明帝國走到最後一步的時候,為什麼不趕緊往南京跑呢?
當然是想跑跑不掉,這個時候崇禎已經喪失了所有的機會了。

為什麼呢?我們不妨看一下北京的形勢,當時北京的北面就是滿清部隊,北京的南面,包括但不限於山東,河南,河北這些區域通通都是流民。
別的不説,就這麼個陣勢,誰出去都得嘎蹦脆了,更重要的是這個時候北京城就如同包了餃子一樣,而崇禎唯一希望的就是固守待援,抓緊時間讓那些援兵都趕緊往這邊跑。
但是大明帝國哪還有什麼援軍,這些援軍十有八九全都被流民和滿清部隊給嘎嘣脆了。

所以這個時候,僅僅是一個緩兵之計,或者説是最糟糕的緩兵之計,崇禎只能固守北京城,並且希望某些契機出現,幫助自己再次一統天下。
但等來等去,這個機會終究是沒有等到,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