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滿清入關,明朝堅持到1840年會怎樣?

如果沒有滿清入關,明朝堅持到1840年會怎樣?

1840年4月7日,一個議案引起了英國議會的激烈辯論:他們的鴉片貿易在清帝國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礙,是否要為此向這個古老帝國開戰。彼時在西方人眼中,清帝國依然是一個不能輕易挑戰的龐然大物,經過三天的激烈爭論,議會以271票對262票的微弱多數,通過了對華戰爭的決議。就在這一年,英國的軍艦轟開了清王朝封閉的國門,

人們這才意識到,這個看似龐大的帝國,比世界想像的更虛弱

,從1840年到1949年,中國在西方人槍炮的挾持下,屈辱的走入了近代。

清朝的無能,讓不少人對明朝浮想聯翩

:假如滿清沒有入關,明朝撐到了1840年,是否能一改清朝的頹勢?

筆者的答案是:

基本沒有可能。

第一、明朝基本不可能撐得到1840年。

因為就算滿清沒有入關,國內的起義軍和西北的準噶爾汗國這兩個勁敵在,明朝也很難扛得過去

第二、明朝撐到了1840年也會重蹈滿清覆轍。

不過題目中已經假設明朝撐到了1840年,筆者就在此較為全面的比較一下明清兩朝。

第一點,我們比較兩朝的制度。

明朝的制度,是有先天缺陷的。朱元璋設計制度時,把中國當成了一個靜態的社會,沒有考慮社會的發展,明初很多制度在中後期都變得不合時宜。明朝後期收不上税、流民氾濫、權監頻出等問題,都能從政治制度的看出一些影子。清朝整體繼承了明朝的體制,同時做了一些改進,比如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等。單從政治制度來看,明朝並不比清朝更有優勢。

第二點,比較武器裝備。

經常有人説明朝的火器處於世界前列,這句話其實對了一半。明初,明朝的火器裝備的確獨步全球,但是

明朝後期已經比西方的火器失去了優勢。

明朝末,明廷就曾大量引入西方的火炮,著名的

料羅灣海戰

,主要也是靠海盜頭子鄭芝龍才能夠慘勝荷蘭。

在料羅灣海戰,發揮主要作用的就是作為鄭芝龍私人武裝力量的五十艘大型帆船,而明廷的一百艘小型船在面對荷蘭人排水量上千噸、裝載數十門大炮的西式戰艦時,顯得毫無作戰能力。——《從料羅灣海戰看十七世紀中西方海軍實力的差距》

如果沒有滿清入關,明朝堅持到1840年會怎樣?

所以武器裝備的落後從明朝就開始了,不能簡單的説明朝武器裝備先進,到了清朝就落後了。

最後就是明清科技發展的對比。

為什麼明朝面對西方人還能打的有來有回,到了清朝就變成單純的吊打?大家可以看看下面這些科學進步的年份:

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伽利略發明天文望遠鏡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開普勒總結天體運動三大定律

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納皮爾創立對數

明崇禎元年(1628)哈維提出血液循環論

明崇禎十年(1637)笛卡爾創立笛卡爾座標系和解析幾何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萊布尼茨發明微積分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總結運動三定律

清雍正十一年(1733)發明飛梭

清乾隆三十年(1765)珍妮紡織機出現

清乾隆四十年(1775)拉瓦錫創立氧化學説

清乾隆五十年(1785)改良蒸汽機

清嘉慶十二年(1807)發明汽船

清嘉慶十九年(1814)發明蒸汽機車

如果沒有滿清入關,明朝堅持到1840年會怎樣?

單看年份,我們可能對西方的科技進步沒有什麼直觀的認識,但結合中國年號來看,我們就能有一個較為直觀的瞭解了。

明末清初,是西方科學理論大發現的一段時間,這些先進理論要落實到應用上還需要時間。

這也是清朝初年還能在薩爾滸之戰中戰勝沙俄的原因之一,當時兩國差距還在可接受範圍內。但到了清朝末年,西方的發明創造有了理論支撐,已經開始井噴式發展,

西方的科技進步就好像坐上了高鐵,而清朝的科技進步依舊是緩慢前行。二者差距自然比明末時期差的多的多。

明朝對清朝

唯一的優勢就在於民族

,明朝可以不用花心思

提防漢族民族主義。

但在封建王朝,

中國民族主義尚未覺醒,民族矛盾並不是當時中國的主要矛盾,最大的矛盾還是階級矛盾,這一點是無論明清都無法更改的。

而且清朝入主中國已經兩百餘年,已經被人民廣泛接受,後期清朝對漢人大臣的重用,也顯示滿漢兩族在當時並沒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其次,明朝統治範圍遠遠小於清朝,面對列強入侵,

明朝的底子更差,手裏的牌更少。

種種原因歸納下來,筆者認為,

明朝如果撐到了1840年,在1840年之前很難做的比清朝好。但在1840年之後,明朝還是有可能在之後的一系列改革中做的比清朝好的,但好的地方非常有限。

作為一個現代中國人,筆者覺得明清兩朝都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我們可以站在今天對兩個朝代進行暢想,但也要認識,無論是明朝朱家王爺還是清朝八旗子弟,都是當時底層百姓的負擔,兩個朝代都逃不過封建王朝的侷限性,不能盲目崇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91 字。

轉載請註明: 如果沒有滿清入關,明朝堅持到1840年會怎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