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李鴻章是清末時期洋務運動的主要發起人之一。其憑一己之力創建了我國第一支現代化海軍北洋水師,雖然這支海軍在甲午海戰中首次出征就全軍覆沒,但好歹也算是邁出了第一步。
其實,當年李鴻章在北洋水師上砸的錢一點都不少,甚至要比同時期的日本海軍要投入的更多。根據記載,從1868年到甲午海戰爆發的1894年,日本政府在海軍上的投入大概在230萬兩白銀,而清政府在北洋水師上的投入則接近3000萬兩白銀。為何更貴的“北洋水師”一碰就碎,無外乎李鴻章將錢花在了刀背上。
在北洋水師建立之初,李鴻章本來是想找英國人買軍艦的。但奈何那會英國人態度太傲慢,只肯賣給李鴻章一些輕飄飄且並不實用的“蚊子船”。李鴻章被坑了一大筆錢後,最後這事不了了之。
隨後,李鴻章又把目光瞄準了德國。德國人的戰艦倒是實在,個個都噸位十足。然而,這種軍艦在實戰時太過笨重,一點機動性都沒有。最後,日軍巧妙利用運動戰術就將北洋水師打得落花流水,李鴻章就這樣被德國人“坑”了一手。
其實,這並不是李鴻章第一次被德國人忽悠。早前德國首相俾斯麥一直跟李鴻章灌輸“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旨在向他推銷德國新產的克虜伯大炮。
為了能讓李鴻章買單,俾斯麥投其所好,當李鴻章對德國進行訪問時,特意準備了盛大的排場歡迎,還全程陪同接待,弄得面子淺的李鴻章更是騎虎難下。最後出於無奈,李鴻章一咬牙,竟花600萬兩銀子給清政府買回去了328門克虜伯大炮。
要知道,當時北洋水師買兩艘軍艦也不過340萬兩紋銀,李鴻章這次可讓德國人忽悠瘸了。而他更不知道的是,這堆“破銅爛鐵”直到清政府滅亡,都能沒派上一點用場。
其實,倒也不能怪克虜伯大炮。這個大炮確實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大炮,不但威力巨大,射程也足夠遠,號稱3公里內可穿透66毫米的鋼板。但和德國所有的武器一個調性,就是無比笨重且操作複雜。並且,架設這些大炮還要配備專門的炮台,還得訓練專業操作人士,可謂相當麻煩。
更要命的是,由於後期清政府的腐敗,李鴻章甚至連購買炮彈的經費都沒有了,再加上清軍根本沒有戰鬥力,老遠看到大敵壓境直接魂都沒了,撒腿就跑。所以,這些“廢鐵”才會在面對甲午海戰以及後續的八國聯軍侵華和辛亥革命時全部啞火,一點威力都沒釋放出來。
不過,俗話説“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雖然這些克虜伯大炮在清政府手上沒發揮出威力,但在多年後的抗日戰爭中卻發揮了奇效。
1937年9月,日本海軍進犯我國廈門地區。在當年清朝遺留下來的胡裏山炮台上,我軍指揮官何榮冠帶領士兵自制炮彈,重啓了當年的克虜伯大炮。結果,這個克虜伯大炮大炮果然名不虛傳,一發命中直接將日本一艘驅逐艦打了個大窟窿。也是領略到了克虜伯大炮真正的威力,日本海軍最後也是灰溜溜撤退了。
從清政府當年的“廢鐵”,到後來的抗戰神器。不得不説,克虜伯大炮並不是沒有用,而是要分人。倘若清軍能像我國後來的抗日將士一樣發揮主觀能動性,調動自己的軍事素養,積極應戰,何以讓這328門大炮一無是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