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週末成藝術培訓主戰場 交完錢機構跑路已成過去

由 解洪海 發佈於 經典

來源: 半島都市報責編:古德 2022-03-10 09:33:44

教育部出台公告規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一次性收費不得超過3個月或60課時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 郝春梅

“雙減”之下推動學生減負,學科類培訓機構得到有效監管,非學科類培訓機構也概莫能外。近日,教育部等三部門出台公告,加強規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防範培訓質量不高、價格肆意上漲、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記者走訪多家非學科校外培訓機構,探訪了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的開課情況。

非學科類培訓一樣要監管

自打“雙減”政策出台以來,校外治理與校內提質聯動,致力於義務教育減負增效,而圍繞校外培訓的系列組合拳,也為學科類培訓戴上“緊箍咒”。一時之間,不少學科培訓機構轉型或摘牌,甚至轉換賽道進入非學科領域。教育部數據顯示,截止到2021年底,學科類培訓線下與線上機構壓減率分別為91.45%和87.07%,培訓機構擴張亂象得到有效遏制,家長反映教育焦慮有所緩解。

近日,教育部又出台了具體公告,要求規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其中要求,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應當具備相應的資質條件,應當努力提升培訓質量,培訓收費應當實行明碼標價,培訓內容、培訓時長、收費項目、收費標準等信息應當向社會公開。不得以非學科類培訓名義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就非學科培訓的預收費,要求全部進入本機構收費專用賬户,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或60課時的費用。

仍有機構以優惠吸引長付費

自從“雙減”政策發佈,有關培訓的話題便成熱點。3月4日下午6時許,記者在市南區一家機構探訪時瞭解到,這家機構主要從事美術、書法、舞蹈培訓,學員人數在100名左右。其負責人告訴記者,“雙減”政策落地實施後,週一至週五來培訓班的現象減少,多數學員都調整了集中上課時間,讓週六週日成藝術培訓主戰場。“應該説,自從雙減政策推行以來,對非學科培訓有些促進,但類似我們這樣的培訓,報名人數增加也不算明顯。”從她與家長交流情況看,較多的家長在政策影響之下,為孩子增加了體育類培訓。

記者在採訪家長的過程中發現,也有個別非學科培訓機構存在資質不全,或者依然引導家長進行長付費,承諾在學費上給予一定優惠。家住在市南區的一位家長説,她為兒子新近報了架子鼓和編程,當時,有機構提供三個月、半年和一年的付費方式,但一年期會相對便宜一些,綜合計算下來還是選擇了一年期。

保障培訓質量,享受更好服務

記者瞭解到,青島也在積極穩妥開展非學科培訓治理工作,開展辦學許可證公示試點,增加新批准的非學科培訓機構辦學許可證公示內容,標註不得收費超過三個月,提醒家長理性選擇培訓機構和繳納學費。

目前,青島已經建立推廣山東省首家民辦教育智能管理服務平台,實施第三方託管、風險儲備金等預收費管理,90%校外培訓機構納入平台管理。嚴查機構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機構使用規範合同率達98%以上。制定培訓機構治理負面清單,梳理不得開展學科培訓等禁止性條款50條,為培訓機構辦學劃清了底線。落實“雙減”政策截至1月份數據顯示,青島全面開展證照不全機構檢查,共查處證照不全培訓機構322處,取締84處,納入黑名單67處。

“青島的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發展比較好,尤其在雙減政策推出之後,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滿足了學生和家長對全面發展的需求。”青島市家校合作促進會名譽會長、青島市素質教育促進會名譽會長孫增信認為,教育部出台政策規範機構行為,目的在於規範行業發展,進一步解決以往機構存在的資質不全、收費不合理、課程質量不高等問題,進而保障培訓質量和教育質量。在這個規範化的過程中,讓問題機構退出培訓市場,優質機構更好地發揮作用,最終讓孩子得到安全、高質量的教育。

[來源:半島都市報編輯:古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