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讓知識在大地上開花結果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經典

  【青年學子説】

  講述人:貴州大學農學院博士研究生 莫飛旭    

光明日報記者姚亞奇、呂慎、尚文超採訪整理

我是一個從貴州大山裏走出來的孩子。在山裏讀書時,條件很艱苦,每天放學後還要幫爺爺奶奶去幹些農活。那時村裏人做農活都是起早貪黑,一大早就要扛着鋤頭到田裏,做農活的辛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3年,我走出大山,考入貴州大學植物保護專業。在專業學習過程中,我逐步改變了對農業的看法,並逐漸認識到植物保護專業的價值所在。這既源於一次次在實踐中應用了所學的知識,也源於一次次幫助農民時獲得的成就感。

2014年,由於氣候變化,畢節市納雍縣的煙田遭受了嚴重病害,怎麼打藥都不見好轉,農民們很着急。我的導師龍友華帶着我來到納雍縣,剛到村裏,焦急的農民就握着我們的手説,“感謝你們,省裏來的專家,我的作物有救了。”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形,他們的殷切期盼讓我長久無法忘懷。龍老師在田裏忙了一天,煙田很泥濘,泥在他的鞋底糊了厚厚的一層。經過龍老師的及時救助,一週之後作物的病害有所緩解。從那天開始,我意識到這個學科的意義在於它能夠真正對農業產生很大價值。

出於對植物保護專業的熱愛,在2017年,我順利地考上了這個專業的研究生。

隨着對專業知識掌握得越來越多,經過培訓後,我開始走進村裏給農户講授獼猴桃種植和管理的相關技術。2018年冬天,我到貴陽市修文縣待了7天,圍繞獼猴桃生產管理為農户做關鍵技術的培訓。我把龍老師教給我的知識,以及自己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得到的結論,全部放在了PPT裏。這短短的7天裏,我與修文縣的農户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2017年,貴州大學啓動實施了“博士村長”計劃,組建了以博士研究生為主、碩士研究生為輔的“博士村長”實踐隊,聚焦產業扶貧、科技服務等,為貴州各地輸送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人才力量。2018年,在老師們的鼓勵下,我們成立了由12人組成的“博士村長”實踐隊,開始在貴州各地開展幫扶工作。

“博士村長”工作中,最令我自豪的是對貴陽市息烽縣石硐鎮大洪村的幫扶。大洪村曾經是一個深度貧困村。2015年時,村裏開始思考如何解決深度貧困問題,並最終決定學習修文縣種獼猴桃。但是,農户們並沒有掌握任何科學種植的技術。

在山地種獼猴桃比其他地區都困難得多,由於地形、氣候、土壤等差異,其他地區種植獼猴桃的先進技術不能直接引入貴州。“博士村長”實踐隊成立後,我們12人就長期住進了大洪村。在去年疫情期間,我們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一直在果園裏跟蹤獼猴桃種植情況。我們每天和農户一起早出晚歸,因為每天的病害發生情況不一樣,有時候要去得比他們還早,先把情況摸索清楚,才能跟他們講當天的生產內容要注意哪些方面。

貴州多山地,獼猴桃種植對温度、濕度環境要求高,在對大洪村的幫扶中,我們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貴州山地種植獼猴桃的技術。現在大洪村種植獼猴桃4800畝,與2015年相比,這裏的獼猴桃產量和收益有了很大提高。大洪村已有1500多人從事獼猴桃產業,人均年收入已經超過4萬元。看着大洪村現在的新變化,作為一個參與幫扶的學生,我感覺很有成就感。

《光明日報》( 2021年05月30日 07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