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璟璟
記者在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採訪時,發現中央財政投資100多萬元修建的商城鎮東保莊小學綜合樓,用了3年就已廢棄。原因是學校招生困難,孩子們都流失到了附近的民辦學校。在東保莊村方圓一公里內有5所小學,除了東保莊小學,都是民辦學校。據瞭解,商城鎮的民辦小學中有多所並沒有辦學許可證。在成安縣,非法辦學的問題還出現在幼教領域。數十家無證幼兒園為了招生,不僅打價格戰,還推出報名送空氣淨化器等贈品等措施。(中國青年報)
基礎教育領域的“公民之爭”由來已久,雙方圍繞師資、生源的激烈摩擦,在前些年達到高峯。亂局之下,教育主管部門當機立斷、強力干預,隨着各地中小學“公民同招”政策的落地,“民辦學校”煽起的擇校熱終於退燒。置於此等大背景下,發生在成安縣的一切,更顯突兀和詭異。一縣之內,無證民辦學校大範圍地擠垮合法公辦學校,可謂咄咄怪事。表面來看,這根本就是“棄明投暗”、逆向淘汰,是極其不合常理的。
按照以往經驗,民辦學校的“壓倒性勝利”,往往發生在大中城市。比照而言,成安縣的案例,有共性因素,但更多的還是非典型性。家長們選擇學校時“舍公轉民”,無非是基於種種現實因素:比如説“老師更好”“軟硬件更好”“成績更好”等,民校神話的核心,往往是“牛校品牌”及其由此所衍生的“信仰示範”與“趨同效應”。城市裏的民辦小學很多都屬於名校辦民校,確實系出名門、“實力能打”,相比而言,成安縣的一批無證民校就火得有點莫名其妙了。
無證民校擠垮公辦公校,事出反常必有妖。試問,成安縣的無證民校,到底有何過人之處?是不是挖走了優質師資,又或者是軟硬件領先一大截?從蛛絲馬跡來看,成安縣的情況並不是簡單的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而更像是資本抱團,通過低價傾銷來謀求形成局部壟斷。本應高價的民辦幼兒園非但“白菜價”甚至還“贈品多多”,富麗堂皇、超豪華校車“鎮場”的民校小學更是構成了對公辦小學的降維打擊——擠垮“對手”,一家獨大,然後必然就是坐地起價收割了。
類似的操盤手法似曾相識,在網約車之於出租車,社區團購之於菜攤小販的凌厲攻勢中,都曾演繹得淋漓盡致。但須知,教育乃是準公共品,其絕不可淪為資本圍獵的標的。在自上而下收緊“教育市場化”,重申公辦學校教育“主陣地”的大背景下,成安縣守土失責,把基礎教育的主導權拱手於人,這是極不負責也是極其危險的。對“無證學校”不管不問、任其做大, 這到底是失察、不作為,還是有人故意揣着明白裝糊塗、有意大開方便之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