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比爾蓋茨 如果再上大學, 我會選這三個專業!

由 都超英 發佈於 經典

比爾·蓋茨1975年從哈佛輟學,作為擁有900億美元個人財富的全球首富、微軟聯合創始人和著名的慈善家, 雖然比爾·蓋茨從來沒有獲得大學學位,但他對全世界年輕人的影響力無疑是巨大的。
比爾·蓋茨曾在推特上給畢業的大學生髮出了一系列(14條簡短推文)的建議,這些建議主要關乎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

首先關於專業選擇和職業規劃,比爾·蓋茨表示,如果他現在進入大學,他將主修人工智能,能源或生物科學(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ergy, or biosciences)。他認為這三個是“大有希望的領域”,年輕人可以在其中獲得成功併產生巨大的影響。
比爾·蓋茨在一篇寫給“想要改變世界”的大學畢業生的博文,對推特上發的內容有更詳細的補充。關於這三個領域他寫道:“第一是人工智能,使人們的生活更有成效和創造力。第二是能源,因為清潔、負擔得起、可靠,對於消除貧困和氣候變化的影響至關重要。第三是生物科學,已經日益成熟,有可能幫助人們活得更長、更健康。”
比爾·蓋茨的建議來自於他的個人經驗。作為蓋茨基金會的共同主席,多年來他不僅關注高科技領域的發展,同時對世界性的貧困和疾病問題投入大量的財力和精力。所以他預測這三個領域未來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回憶自己的大學時代,比爾·蓋茨寫道:“如果時光能倒轉,回到我離開大學的時候,我希望那時候的自己能夠了解更多。比如,人的智力可以表現為不同的形式,而不是單向一維的。而且智力因素並沒有我曾經以為的那麼重要。"
在微軟的早期,比爾·蓋茨相信只要你可以編寫好的代碼,你就可以很好地管理他人,或者管理一個營銷團隊,或者承擔任何其他任務。現在他承認自己錯了,他已經學會欣賞人們擁有的不同方面的才能。他告誡年輕人:“你越早認識到這一點,你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加富足。”
追憶青春,這位世界首富有沒有什麼遺憾?當然有,不過,他最後悔的既不是從哈佛輟學,更不是創辦了微軟。“我最大的後悔是,當我離開學校時,我對世界上最嚴重的不平等現象幾乎不瞭解,之後我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來學習和了解。”
比爾·蓋茨回憶:“我30多歲和梅琳達第一次去非洲旅行時,對所看到的感到無比震驚。數以百萬計的貧困兒童死於在富裕國家裏早已根除的那些疾病,我們認為這是世界上最不公正的事情,我們必須參與到其中去改變這些。”
比爾·蓋茨鼓勵年輕人:“你們比我當年對這個世界瞭解得更多,你們應該早日開始向不平等開戰,可以到世界各地,也可以從自己身邊社區做起。

關於個人成長,比爾·蓋茨建議:“與那些挑戰你、教導你、推動你的人在一起,能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這就像梅琳達(他的妻子,蓋茨基金會的共同主席)對我所做的一切。”

早年的比爾·蓋茨無意成立慈善基金會,因此遭媒體批評為“吝嗇”。梅琳達與比爾·蓋茨共同創辦了蓋茲基金會。在梅琳達的影響之下,蓋茨基金會重點關注在有需要的地區消除、防治艾滋病、瘧疾和肺結核等項目。
談到幸福觀,比爾·蓋茨認為自己的快樂並非來自天文數字、且不斷增長的個人財富,“像巴菲特一樣,我衡量幸福的標準是我能否讓身邊的人快樂,他們是否愛我,以及我給他人的生活帶來的積極變化。”

比爾·蓋茨還推薦了一本書,史蒂芬·皮克(Steven Pinker)的“我們天性中的美好天使”(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他説這是他讀過的最有啓發性的書。書的作者認為世界正在改善,比爾·蓋茨説:“聽起來很瘋狂,但這是真的,現在是人類歷史上最平靜的時刻。”(比爾·蓋茨在推特里這麼一推薦,這本書當天下午在亞馬遜網站的銷量立刻飆升。)

比爾·蓋茨接着闡述了自己的世界觀:“如果你認為這個世界正在變得更好,你就會願意把各種進步傳播給更多的人,傳播到更多的地方。當然,這不意味着你要無視我們所面臨的問題,而是意味着你相信這些問題終將得到解決。”他強調:“這是我世界觀的核心, 它在艱難的時期支持着我,是我熱愛自己的工作的動因,我相信它同樣對你有效。”

比爾·蓋茨最後寄語年輕的大學生:“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時代”,他希望年輕人不虛度,不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