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線德軍不堪一擊?從傷亡比的視角看待西線德軍戰鬥力
1944年,由於在意大利作戰的部隊未能按照原定計劃快速向北方推進,從德國薄弱的腹部發起一擊,英美盟軍隨即轉變攻擊方向,試圖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從西部攻入德國本土。
於是在1944那邊6月6日早6時30分,盟軍先頭部隊總計17.6萬人,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底,攻下了猶他、奧馬哈、金灘、朱諾和劍灘五處海灘,成功登陸了法國本土。
288萬的盟軍隨即如潮水般湧入法國,勢如破竹,成功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讓德軍陷入了三線作戰的困境,德國不僅要在東線對付蘇聯紅軍的鋼鐵洪流,還要同時在意大利和西歐對付盟軍的數百萬德軍,本來就嚴重不足的兵力兵器又被極度分散,德國的失敗幾乎已經可以預見。
可有一個事實是:雖然德國的失敗已經不可避免,但是德軍的戰鬥力依舊不可小覷。即便英美在兵力、兵器數量和後勤補給上都要強於德軍,但是實際作戰中,英美盟軍地面部隊的戰鬥力並不比德軍步兵師強多少。
這些年以來,由於《拯救大兵瑞恩》《兄弟連》等影視的熱播,潛移默化的給了很多人一種德軍在西線完全不堪一擊的錯覺,甚至還有人因為《兄弟連》中E連的戰績而產生了德軍雖然很不錯,但是完全無法和美軍抗衡的錯覺,一個美軍士兵可以輕鬆戰勝多個德軍士兵。
僅從戰鬥效率來説,實際上的德軍步兵戰鬥力是要比英美盟軍步兵要高的。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1944年後6月盟軍登陸諾曼底之後所面臨的情況。
誠然,1944年德軍不再是1940年時的德軍,德軍此時在東線損失了大量的精鋭部隊,莫斯科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德軍賴以為傲的軍官、士兵素質遭到了嚴重損失,到了1944年的時候,甚至還要把SS青年師這種完全是由小孩子組成的部隊送上前線,用以對抗盟軍的攻勢。
同時由於盟軍長時間的戰略轟炸,德軍的軍備生產和後勤補給都受到了巨大的打擊,以德軍坦克和飛機作戰最需要的燃料為例,由於在戰前大規模的發展燃料合成工業,在1944年最初的幾個月裏,德軍除了原油之外,本土的合成燃料產量可以達到每月生產50萬噸。
但從1944年6月開始,盟軍開始對德國的合成燃料工廠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而蘇軍也在這一年攻佔了羅馬尼亞,切斷了德國從海外進口石油的最大供給國,德國國內的燃料儲備趨向枯竭,甚至於德軍在發動突出部戰役的時候,德軍軍需部都湊不出足夠裝甲部隊推進到安特衞普港口的燃料。
相比之下,盟軍在紙面上幾乎佔據着絕對的優勢。
根據蘇聯版《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的資料,1945年1月1日,在西線作戰盟軍部隊(包括了英國、美國、加拿大、波蘭等國的軍隊)總兵力為570萬人,其中美軍370萬,英軍150萬,擁有各式火炮5萬餘門,16100輛坦克和16700架各式戰機。
而反觀德軍,此時已經窮途末路。
由於德軍在1944—1945年中不斷的調動部隊,所以無法得出德軍在西線具體投入了多少部隊,在這裏我重點選取幾個時間點,來介紹德軍在西線的兵力分佈。
1944年5月,也就是盟軍發起“霸王行動”的前一個月。此時德軍的重點還是在東線,德軍此時部署在東線的部隊一共有179個師和5個旅,約佔德軍總兵力的65%。而在西線的法國、比利時、荷蘭,只有龍德施泰特指揮的59個師,其中包括33個海防師、15個步兵師、8個裝甲師和2個傘兵師。
即使再加上由希特勒親自指揮的戰略預備隊2個裝甲師,西線德軍也才60個師,約76萬人。
而在空軍方面,1944年5月部署在西線的德國空軍只有第3航空隊,擁有約450架各式戰機,其中有160架為戰鬥機。跟英美空軍相比,德國空軍在數量上處於1∶30的絕對劣勢。
不僅如此,1944年德軍部署在西線部隊大多數分為三類,即在東線受損嚴重撤到西歐修整、正在組建的新部隊和實力不強的守備部隊,在素質上完全和英美的主力步兵師對比。
據統計,在1944年德國陸軍士兵的平均年齡為31.5歲,但是西線德軍第709守備師的平均年齡為36歲,同時患病者眾多,更要命的是,由於東線戰事吃緊,在剛剛組建的時候第709守備師內最優秀的官兵都奉命調往東線,剩下的官兵大多數都是沒有經驗的新兵。而盟軍士兵的平均年齡在25歲左右,無論是精力還是創造力,都要比這些德軍步兵要強,同時補給充足,士氣旺盛,經歷了嚴格的訓練。
但是德軍也並非是一無是處,在盟軍的絕對優勢面前,德軍也擁有着屬於自己的優勢。
一、德軍是防守的一方,在很多時候都可以依靠堅固的防線作為依託,擁有地利優勢。克勞塞維茨就曾在《戰爭論》一書中描述“防禦比進攻容易”。
二、雖然該坦克數量比不過盟軍,但是德軍在坦克質量上擁有着巨大的優勢,重達56噸的虎式坦克在正面交戰中完全可以碾壓盟軍作為主力的謝爾曼坦克,前者可以輕易的在遠距離擊毀謝爾曼坦克,而謝爾曼坦克則要推進到很近的距離才有可能擊毀虎式坦克。
三、和1944年經驗不足的美軍不同,德軍此時現在有着一大批經過戰爭磨礪的優秀將領。首先是集團軍級,英美盟軍的將領主要是艾森豪威爾、布萊德利和蒙哥馬利,而他們的對手則主要是隆美爾、龍德施泰特和莫德爾,光是隆美爾和莫德爾兩位在戰役能力上都不是艾森豪威爾和蒙哥馬利可以對比的。而在軍級單位中,盟軍除了巴頓之外,有名的軍級將領並不多,對比之下,德軍有在北非打下赫赫威名的曼陀菲爾、有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帶領德軍推進最遠的保羅·豪賽爾、有在市場花園行動中重創盟軍的比特里希,無論是哪一個在巴頓的位置都很有可能做的比巴頓更好。
這些優勢合在一起所產生的後果便是——雖然盟軍在物質力量上存在着明顯的優勢,但是在跟德軍步兵近距交戰的時候又通常會很吃虧。
以阿登戰役為例,在中部地區實施突破的三個德軍裝甲師完全沒進行炮火準備,而是選擇依靠着濃霧向美軍發起攻擊,出其不意的突破了美軍防線,之後第18國民擲彈兵師甚至還利用濃霧進行了一次鉗形攻勢,給予了美軍重創。
據統計,從1944年6月6日一直到1945年5月8日,美國陸軍地面部隊戰死110576人,美英地面部隊共戰死15269316人,而同時期,德國地面部隊卻只有129452人陣亡,雙方的傷亡率接近1.2:1。這還是盟軍在擁有絕對補給、兵力和補給優勢的情況下所創造的戰績,其中美軍的表現無疑是最好的,在戰損比上要比德軍更好看一些,而算上英軍、法軍等部隊之後,盟軍的戰損比和德軍相比要更差一些。
但是即便取得了1:1.2的戰損比,但此時德軍與英美和蘇聯的實力差距又豈止是1:1.2?
其結果就是在突出部戰役失敗之後,早已精疲力盡的德軍迅速崩潰。在號稱“法萊斯肉鍋”的法萊斯包圍戰中,盟軍竭盡全力,也才俘虜了5萬多德軍,而到了1945年,僅僅是4、5月份之間,西線的盟軍就抓獲了450萬左右的德軍俘虜。
歷史沒有偶然,也不會倒頭再來。既然妄想挑戰世界,自然也要承受被世界毆打的代價。
你們怎麼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點一下關注,我會持續更新歷史/軍事領域優質文章!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