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軍銜制起源於清朝末年,在民國時期,軍銜制進入了“輝煌”時期。我們在讀國內革命戰爭史時就會發現,國民黨軍官都是有軍銜的,共產黨的軍官卻沒有軍銜。直到新中國建立後的1955年,才有第一次解放軍授銜。
這個也不難理解,共產黨領導的隊伍始終處於一種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從政治經濟各個方面都沒法與國民黨部隊相比。國民黨的軍銜制,存在着很大的隨意性,不夠嚴肅,量也很大。建國後的解放軍軍銜評定,卻是十分嚴肅莊嚴。
早在大革命初期,全國處於混戰狀態,地方軍閥各自為陣。這個時期的軍銜也是處於混亂狀態,沒有一個授銜的正規機構。政府、軍隊、地方軍政長官,乃至軍閥內部都可以給下級授銜。一時間,有銜的軍官隨處可見。
不靠譜的是,西北地區軍閥馬步芳,異想天開,給自己十二歲的兒子整了個上校的軍銜。這本就是一個荒唐事,更不可思議的是,南京中央軍政部做出讓人大跌眼鏡的決定,批准並授予其委任狀。馬步芳開的這個頭,無疑推動了當時各軍的軍銜申報。
各地掀起了一股軍銜申報的熱潮,從正規部隊,到地方部隊,夠不夠格都往上申報。一時間軍銜申報之潮風起雲湧,軍銜的混亂局面逐漸擴大。很多地方軍頭,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給自己封為最高軍銜:上將。
蔣介石
相對地方軍政的軍銜混亂局面,時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對地方軍閥的做法也實屬無奈。也曾對軍銜進行了整頓,授銜稍微規範一些,但規模也不算小。
國共合作期間,有很多的共產黨人在國民黨軍隊中,同樣被國民黨授予軍銜。軍銜最高的就是朱德、劉伯承,他們被授予“中將加上將”軍銜。這是個什麼軍銜?原來就是夠上將條件,因名額有限,定為中將,享受上將待遇,簡單講就是“準上將”。
由於共產黨在國民黨內,多是做政治工作,擁有軍權的人很少,葉挺算一個。當時葉挺是有實際軍權的師長,被授予的是中將軍銜。在後來的革命鬥爭中,朱德、劉伯承等共產黨人和進步軍官,都自願放棄原有國民黨的職務和軍銜,堅定不移地走上革命道路。
到了抗日戰爭年代,紅軍改編為國民黨序列中的八路軍、新四軍,部隊中的將領也都被授予了軍銜。對於所受授銜,當時在紅軍隊伍中,反響很大。大家對自己被授予國民黨軍銜無法接受,不是為爭級別的高低,而是國民黨曾對紅軍的追殺,讓指戰員們感情上無法接受。
抗戰後期,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隊伍不斷擴充,軍政幹部隊伍迅速擴大。如何界定軍職幹部的級別,成為一個重要問題。朱德向中央提出在部隊中實行軍銜制,中央採納了他的建議,正式在部隊中推行幹部等級制。
規定出台不久卻發現,根本就無法實施。前方抗戰形勢緊迫,部隊無法集中,基層部隊忙於奔波抗日戰鬥,無法顧及規定的實施。迫於形勢,第一次授銜,在戰爭中擱淺。1946年又重啓軍銜制,機不逢時,解放戰爭打響了,軍銜制的實施再度停止。
解放戰爭期間,國共開始大對決,各路將領開赴戰場。所有國民黨授銜過的將領,無論是國民黨將領,還是共產黨將領,都在戰場上一決高低。其結果是,當解放軍俘虜了國民黨將領時,他們都很不服氣,因為站在他們面前的勝利者,大多都是沒有軍銜。
鄧華上將
令共產黨尷尬的是,在抗美援朝談判中,美方代表都有軍銜,而志願軍出席談判的代表鄧華,雖然是志願軍副司令員,職務與美國代表職務相仿,卻沒有軍銜。為了在氣勢上壓制對方,鄧華以將軍的身份出席談判會。
歷經談判會後,新中國加大推進軍銜制度。軍銜的設置,主要是參考前蘇聯的軍銜方法。為此前蘇聯派出了顧問,指導新中國軍銜制的實施。
起初設置最高軍銜的是大元帥,毛澤東是唯一人選,周恩來、劉少奇、李先念等也都在元帥行列。由於毛澤東主張部隊退役下來,到地方工作的同志不參與軍銜評定,他自己也主動放棄大元帥的評定。周恩來、劉少奇、李先念等領導人,也都放棄評銜。
評銜過程中,有很多風格高的將軍們都主動讓銜。元帥中的羅榮恆、徐向前,大將中的粟裕、許光達,最典型的就是徐立清。按規定徐立清被評為上將,他自身是評銜工作人員,他主動將自己的上將改為中將。中央知道後,先後由羅榮恆、彭德懷、周恩來找其談話,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並説服了中央領導人。
徐立清中將
在1955年的大授銜中,軍銜最高的女將軍就是少將軍銜,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李貞。她參加過紅軍長征、西征、抗美援朝戰爭,回國後任防空軍政治部幹部部長,軍級。她的丈夫甘泗琪被評為上將,他們夫婦是唯一一對夫妻將軍。
1965年取消了解放軍軍銜制,直到1988年又恢復了軍銜制。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