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才子解縉,怎麼被朱棣殘忍殺害?他跟東吳陸遜犯了同一錯誤

大家好,我們的校園社團那些事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儒家講究忠君愛國,既然解縉是大才子,這些道理應該是讀得滾瓜爛熟了?可是解縉卻沒有任何忠君愛國的表現,實在是可惜。
解縉被稱之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專門負責各種史書的修訂。從小就被人稱之為神童,可是在47歲那年,卻被朱棣殺害。他是否擔得起才子的名頭呢?這位才子到底是因為什麼得罪了朱棣?
明朝大才子解縉,怎麼被朱棣殘忍殺害?他跟東吳陸遜犯了同一錯誤
01解縉飽讀詩書,卻沒有忠義可言。
明惠宗朱允炆時期,也不是每個人都像鐵鉉、方孝孺這些忠臣,為了故主捨身就義的。解縉就是其中一個,當時解縉是朱允炆的首輔大臣,雖然是剛剛被提拔上來,卻也已經有了輔佐朱允炆的實錘。
既然是建文帝的舊臣,是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大臣,解縉按道理應該要向朱允炆誓死效忠才對。
可是解縉毫不猶豫地就投入了朱棣的門下,一點也沒有留戀朱允炆的意思。我覺得從這件事就能看得出,解縉縱然才華蓋世,卻沒有任何忠義可言。
縉幼穎敏,洪武二十一年舉進士。授中書庶吉士,甚見愛重,常侍帝前。一日,帝在大庖西室,諭縉:“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縉即日上封事萬言,略曰:臣聞令數改則民疑,刑太繁則民玩。國初至今,將二十載,無幾時不變之法,無一日無過之人。嘗聞陛下震怒,鋤根剪蔓,誅其奸逆矣。未聞褒一大善,賞延於世,復及其鄉,終始如一者也。---《明史》
很多人故意忽略這個歷史細節,可是我覺得這件事不應該被忽略。當時解縉到底是什麼態度?為什麼朱棣一進城,解縉就成了朱棣的大臣?他到底有沒有反抗過呢?
我認為解縉此刻的表現,其實跟他的死也是有關聯的。正是因為他現在沒有任何氣節,所以才會被朱棣所看輕。
我們看李世民是如何對待魏徵的呢?魏徵當年可是李建成的部下,後來寧死不降,在李世民的多番勸説下,才變成了李世民的諫臣。而解縉壓根就沒打算成為魏徵這樣的人,也就享受不到魏徵的待遇了。
明朝大才子解縉,怎麼被朱棣殘忍殺害?他跟東吳陸遜犯了同一錯誤
02朱棣嗜殺如命,跟他老爹一個德行。
朱棣完美地遺傳了朱元璋嗜殺如命的性格特點,我們會發現,那些在南京曾經阻擋過他的人,全部被他給誅殺了。
曾經寫過討伐朱棣檄文的方孝孺,全家十族都被朱棣殺得一乾二淨。鐵鉉曾經在濟南保衞戰多次擊敗朱棣,迫使朱棣繞道而行。等到朱棣打下南京以後,回過頭來把鐵鉉全家誅殺,鐵鉉本人更是遭受酷刑而死。
可以説朱棣殺的人,完全不比朱元璋少,他也相當於是個開國皇帝了,這個江山也算是他一手打下來的,難免會沾染不少血跡。
十三年,錦衣衞帥紀綱上囚籍,帝見縉姓名曰:“縉猶在耶?”綱遂醉縉酒,埋積雪中,立死。年四十七。籍其家,妻子宗族徙遼東。---《明史》
對於解縉,我很難找到一個理由,朱棣會不殺他。因為他稍微觸怒了朱棣一下,被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當時朱棣認為解縉是在挑撥他兒子朱高熾和朱高煦的關係,所以將他關進了大牢。過了足足五年時間以後,朱棣忽然想到了解縉,就順口問了一句,解縉還活着呢?
結果他的手下就明白了朱棣的意思,回頭把解縉給做了。難道是手下人會錯了意?當然不是,其實朱棣殺解縉,跟捏死一隻螞蟻一樣容易,這就是朱棣的本色。
他完全沒有必要為解縉這種人大發慈悲,可以説朱棣壓根就沒有所謂的慈悲心腸。解縉這是撞到了朱棣的槍口上,給他多活幾年已經是萬幸了。
明朝大才子解縉,怎麼被朱棣殘忍殺害?他跟東吳陸遜犯了同一錯誤
03解縉本以為站好隊了,結果出了事。
經歷了建文帝以後,解縉似乎明白了政治是怎麼一回事,跟對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所以解縉進入朱棣集團以後,立刻就站在了太子朱高熾這一邊。
可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朱棣居然更加偏愛皇子朱高煦。因為朱高煦在戰場上屢立戰功,是個優秀的皇子。
這個時候解縉發揮了他站隊的水平,他告訴朱棣,太子朱高熾是個賢德的人,而且朱高熾有一個好兒子,將來可以成為下一代優秀的君主。
朱棣聽了以後非常高興,也就確定了讓朱高熾登基的打算。可是新的問題隨之而來,這件事被朱高煦給知道了,解縉也就成了他的眼中釘。
縉少登朝,才高,任事直前,表裏洞達。引拔士類,有一善稱之不容口。然好臧否,無顧忌,廷臣多害其寵。又以定儲議,為漢王高煦所忌,遂致敗。先是,儲位未定,淇國公邱福言漢王有功,宜立。帝密問縉。縉稱:“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帝不應。縉又頓首曰:“好聖孫。”謂宣宗也。帝頷之。太子遂定。高煦由是深恨縉。---《明史》
當時朱棣將朱高煦的待遇提拔得跟太子朱高熾一樣高,這是那些善於玩弄權術的皇帝,都喜歡做的一件事。
解縉得知以後,立刻再次發揮了自己站隊的水平,跑到朱棣面前嚴厲斥責朱高煦不應該這麼做,應該比太子待遇低才符合規定。
幾次牢騷過後,朱棣實在是忍受不了了,就把解縉打發出城了。等到解縉下次回來以後,卻直接去太子府上彙報工作,隨後才到朱棣這裏來。
這件事被朱高煦給得知了,他立刻去告解縉的狀。一告一個準,解縉就這麼被朱棣給關進了大牢,後來就悲慘地死去了。他沒有等到太子登基的那一天,實在是可惜。
總結:解縉最大的錯誤,就是捲入了繼承人之爭。
我們看看解縉日常的工作是什麼,負責編纂《永樂大典》,修補歷代史書,基本都是跟文字打交道的事情,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文人。
這麼一個文人,其實對政治的敏感程度,壓根就不高。所以解縉根本就不可能感受到爭奪皇位的殘酷程度。
歷朝歷代,但凡參與奪嫡的臣子,一般都沒有好下場。其實朱棣時期皇子的爭鬥,跟孫權的兒子們爭鬥是很相似的。
孫權也是立了太子,又把魯王孫霸給扶持得地位很高,跟太子相抗衡。結果陸遜摻和進來,為太子説話,被孫權被逼死了。
解縉自然遠沒有陸遜的能力強,不過解縉也是遭遇了相同的政治危機。他誤以為效忠太子那就是效忠朱棣。其實朱棣所需要的就是兩個皇子之間的平衡,也就能夠達到朝中大臣們的一種平衡。
解縉這個只會讀書的傢伙,當然看不懂朱棣的這波操作,最終掉進這個政治旋渦之中,也就不奇怪了。如果解縉當初就一心修訂史書,可能會成為司馬光那樣的史學大家,可惜好才華用在了錯誤的地方。
參考資料:《明史》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17 字。

轉載請註明: 明朝大才子解縉,怎麼被朱棣殘忍殺害?他跟東吳陸遜犯了同一錯誤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