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史上,蔣介石與宋美齡的結合,是一件舉足輕重的大事件,蔣介石後來之所以能統一全國,宋氏家族也是功不可沒的。
平心而論,宋美齡這個人還是很有能力的,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堪稱蔣介石離不開的“賢內助”,蔣介石甚至讚歎説:“夫人可當十個師!”
1927年宋美齡嫁給蔣介石後,夫妻二人就開始了一手硬一手軟、一手明一手暗的“政治雙打”,配合得非常默契。
蔣介石經常需要宴請各地軍閥、政客、部下,宋美齡自然也是重要的參與者,但是她很快就發現了一個細節,就是這些客人大多來自天南地北,風俗習慣各不相同,所以坐在一起吃飯時,就會出現眾口難調的情況,往往這個客人大快朵頤,那個客人卻食如嚼蠟,宴請的效果很不好。
宋美齡是個很細心的人,發現這個問題之後,就開始在這方面下功夫。
宋美齡自幼生活在美國,平時接觸的都是西餐,對中餐缺乏足夠的認識,但現在也開始研究各地的中餐,無論是山東軍閥喜歡的魯菜、四川軍閥喜歡的川菜、浙江軍閥喜歡的江淮菜,還是兩廣軍閥喜歡的粵菜、湖南軍閥喜歡的湘菜,宋美齡很快就能如數家珍,讓各路人物都吃得開心愜意,與蔣介石的“感情距離”自然也迅速拉近。
就這樣,蔣介石在戰場上、會場上無法達成的“溝通”,宋美齡巧妙地在觥籌交錯之間卻神奇地實現了,讓蔣介石不得不由衷佩服。
張作霖和張學良父子,就曾經是讓蔣介石非常頭疼的對手,尤其是張少帥,年少多金,眼界極高,任何賄賂在他眼裏都如同糞土,所以讓蔣介石屢屢碰壁,但是,宋美齡卻在酒桌上給他順利解決了。
怎麼解決的呢?宋美齡通過宴會,先和張學良的夫人于鳳至結成“乾姊妹”,隨後在兩個夫人的“枕頭風”的攻略下,張學良和蔣介石也順利地拜了把子,從此成為蔣介石的得力盟友。
至於那些黃埔軍校的學生,更是以能獲得蔣夫人的宴請為榮,因為那就意味着自己成為蔣校長的心腹之人了。
蔣介石和這些學生一起吃飯時,不用太破費的佳餚,只需宋美齡給他們夾幾口菜,問候一下家鄉的情況,就足以讓這些學生們感激涕零,發誓要為校長和夫人肝腦塗地了。
當時,有正義之士斥責國民黨的宴費開支過於巨大,聰明的宋美齡就想了一招,既降低了宴會開支,又更加便於籠絡各界人士。
什麼辦法呢?就是“西式自助餐”,也是當時歐美非常流行的交際方式,集宴會和交際沙龍於一身,與會者人手一個銀盤,在琳琅滿目的菜品供桌上隨意選取,和友人一邊吃一邊聊,非常隨性自如,富有人性化,也更富有效率,更經濟。
吃完自助餐後,大家休息片刻,就可以舉行舞會了,將交際活動推向高潮。
應該説,這種方式是比較文明可取的,也在當時一些上流人士的小交際圈裏流行,但這種方式在一些土豪、軍閥看來,卻太“寒酸、低端”,所以一直沒有被國民黨的主流羣體接受。
在輿論的壓力下,宋美齡因勢利導,大力推廣自助餐,也使國民黨“奢靡浪費”的壞口碑得到了一些改善。
眾所周知,西方生活及教育背景,使宋美齡的思維方式非常西化,所以從事外交更是如魚得水,尤其是在抗戰時期,宋美齡多方奔走,為中國人爭取來了無數外援,極大地保障了中國抗戰的順利進行。
在這些外交場合,宋美齡同樣很喜歡用“美食攻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宋美齡對歐美各種流派的菜系都非常有研究,無論是英美菜系還是法意大餐,或者德國風味、俄國特色,宋美齡都花重金聘請高廚,並不惜花費寶貴外匯來進口高級食材,所以宋美齡舉辦的外交酒會,各國賓客都讚不絕口,為宋美齡的“夫人外交”加分不少。
大家都知道,蔣介石是有名的“土包子”,跟西方的生活習慣格格不入,如果沒有宋美齡在裏面幫他斡旋,蔣介石是很難跟那些西方國家搞好關係的。
因此,蔣介石對宋美齡也非常倚重,多次表示:“夫人可當十個師!”
美國總統尼克松曾評價説:“蔣夫人的作用遠遠不止是丈夫的翻譯。人們往往低估領導者妻子的歷史作用和個人作用,因為她們的名望完全得自於她們的婚姻。這種觀點不僅忽視了領導者的妻子們經常發揮的幕後作用,而且低估了她們經常具有的品質和個性。我認為蔣夫人憑她的智慧、口才和精神力量,也足以成為一個重要的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