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果把修頤和園錢都撥給北洋水師添置軍艦,甲午海戰能贏嗎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經典

要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看一下修頤和園一共花了多少錢。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與圓明園相鄰,始建於乾隆十五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英法聯軍焚燬。光緒十年(1884年)光緒下令重修清漪園,以便慈禧還政以後養老之用。早期的修建工程還遮遮掩掩,到光緒十四年(1888年),清漪園正式改名為頤和園,修建工程公開化。

光緒十七年(1891年)起,頤和園已經初具規模,慈禧開始在園中居住。不過頤和園的工程並未停下,一些小工程還在進行。同時慈禧的六十大壽臨近,頤和園中也為此進行了一些裝點。

所以頤和園的修建工程歷時久,按照統計口徑不同,具體費用也説法不一。但是即使按照保守估計,為了修建頤和園清政府至少也開銷了1000萬兩白銀。我們就暫且以1000萬兩為限進行考慮。


由於當時中國工業底子比較薄弱,北洋水師的軍艦大多來自外購。當時西方列強已經採用了金本位,而清政府依然使用銀本位。19世紀中期以後,因為白銀開採技術的進步,黃金對白銀的比價日益升高。這就導致了同樣數量的白銀,其代表的價值一直在下降。

像在1885年時,1英鎊大約等於3.59兩白銀,而到了1894年,1英鎊就等於6.21兩白銀,在十年間白銀貶值了42%。由此可見這頤和園修建費在不同時間購買軍艦,其來去差距是很大的。


而在甲午戰爭爆發以後,由於各國大多采取了局外中立的態度,因此禁止本國武器出口中日兩國。當時中日兩國在英、德等國訂購的軍艦即使已經完工,也都被扣押,戰後才予以交付。

所以這後期訂購的軍艦,顯然也不可能參加甲午戰爭。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即使頤和園所有的經費全部用在北洋水師身上,實際能在甲午戰爭中發揮作用的部分也有限。樂觀估計的話,在甲午戰爭前夕北洋水師可以增加兩艘大型鐵甲艦,或者是三到四艘中型防護巡洋艦。


但是日本也不是傻子,北洋水師規模擴大,肯定也會訂購更多的軍艦。歷史上日本就已經在英國訂購了兩艘前無畏艦。因此很可能日本會推遲挑起戰爭的時間,等着力量再次對自己有利的那一刻再説。

所以如果清政府沒有持續的投入計劃,那麼早晚還是一個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