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歷史上唯一一個開國即是盛世的朝代,卻一直被黑,從未被公正對待

由 公西成化 發佈於 經典

説起隋朝,大家可能都會想到“隋唐”兩個字,隋朝雖然結束了天下混亂的局面,但新的統治者並未能夠掌控天下大局,迷失在了權利帶給他們的極大慾望中,很快新一波的天下動亂再次發生了,直到唐朝的建立,天下英雄也大多出生在隋唐時期,兩個朝代可以説是一脈相承,所以經常會被一起提到。雖然隋朝的統治者做的不是很成功,但是開國者楊堅卻是創下了一個盛世,後世子孫沒有做到鞏固盛世,這才使得短短時間就被覆滅。但真的是這樣的嗎?難道隋朝的統治者真的沒有為國家立下功績嗎?翻看相關的歷史資料,其實就會發現客觀真實的一面並非像藝術創作中的那般。

楊堅帶着自己的勢力摧毀了陳朝,結束了400年以來的分裂時期,使得天下暫且安定。作為一名優秀的統治者,首先便是在政治方面上做出了改革,改革官職,提倡節儉,減少雜役賦税,創立科舉考試,以期能夠做到挑選真正優秀的官員,此後經過歷朝歷代的沿用改進,科舉制度延續了很長時間。

為了徹底肅清官場之風,楊堅秘密地派了許多御史去考察官員的詳細情況,一旦發現腐敗貪污官員,立即免職。為了提高百姓的經濟收入,在經濟方面,下令實行均田制度,使得每個人都有耕地可種。隋朝初期,全國共有360萬户人家,後來,它增加到了880多萬户家庭。這樣的盛況,到了後來唐朝的鼎盛時期也只有800萬户人家。政治和經濟都做出了改革,文化方面也自然少不了,楊堅提倡教育,他下令在全國各地尋找書籍,經過整理,得到了大約3萬冊。然後便是科舉制度的創立,鼓勵天下寒門學子步入仕途,不再是門閥士族才能做官,這樣一來全國的學風都被帶了起來。如此的面面俱到,這也難怪隋朝初期會達到盛世,可為什麼他又會覆滅的如此之快呢?大部分人都認為是昏庸無能的隋煬帝造成的。

歷史上,楊廣13歲時被任命為將軍,多次帶兵出征,由此可見他確實有一定的能力,同時,楊廣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孝順,對待父皇和母后十分恭敬,後來坐上太子之位也是無可厚非的,這樣看來楊廣本人的能力還是沒有問題的。他在位期間立下的功績是很多的,擊敗契丹,討伐高句麗,擴充國家版圖,完善科舉制度,他下令開鑿的大運河對後世影響甚大,由此可見他所做的功績是全國範圍內的,可問題也就出現在這裏,國家沒有足夠的實力去做這些事,皇帝如此冒進,連番下來只能是讓國家元氣大傷,百姓民不聊生。

楊廣徵討盛產珍寶的林邑時,便充分展現了他激進和勇猛的行事作風,當地軍隊強力抵抗,楊廣鐵了心要拿下這塊地,在派去的隋軍不行時,他又派去了援軍,誓要拿下林邑。軍隊很快便打過了闍黎江,但是當地軍隊拿出了他們的秘密武器,以大象作為武器,普通步兵哪裏是對手,雖然損失了些兵力,但隋軍很快就調整過來,拿出弓箭作戰,行動緩慢的大象也敵不過漫天箭雨,最終當地軍隊大敗。隋軍進入林邑後,自然是將所有的奇珍異寶都掠奪了,如此蠻橫做法,在南方的蠻夷之族中起到了很大的威懾作用,隋王朝名聲遠揚,不少的小國都俯首稱臣,據説為了紀念此次戰爭的勝利,隋煬帝還命人在臨界地打造巨石,以示功績。

此後隋軍又接着進軍西北的契丹部落,契丹部落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雖然成不了大氣候,但一直都在邊境地區挑釁,時而和親時而交戰,是個讓統治者頭疼的大問題。等到了隋煬帝這裏,他無法忍受這樣的挑釁,與突厥達成合作,由韋雲大將軍帶領雙方士兵出戰。此次作戰在隋軍和突厥軍隊的合作下氏天衣無縫,契丹本來與突厥有些利益關係,所以契丹放棄對突厥的防備,而隋軍又偽裝成突厥人士,進城摸清了城內的部署。軍隊在晚上進攻偷襲,完全不給契丹軍隊反應的時間,他們大部分還在睡覺,戰鬥就已經結束了,隋軍並沒有損失,再次掠奪了當地的財富,俘虜了大批奴隸,契丹便面上再次俯首稱臣。而後隋煬帝又決定要西域地區的伊吾國,要在此地修建伊吾城進行管轄,但這個國家地處大漠,隋軍需要長途跋涉來到這裏,所以這次戰爭想要取得勝利的話,難度極大。

歷經重重險阻,沒有突厥的支援,頻發的沙塵暴,惡劣的天氣,若是稍有不慎,決策失誤,軍隊很有可能會全部覆滅,如此抗衡了大半個月,薛世雄大將軍帶着軍隊取得勝利,在此地建立了伊吾城,對西域地區的管理更加完善,解決了許多的問題麻煩。此後隋煬帝又下令進攻吐谷渾,三次討伐高句麗,他在軍事上功績顯赫,卻忽略了國家內部的安穩,舉國之力建造大型工程,這全都是從百姓身上剝削所得,民不聊生,這才使得國家被覆滅。不過由此可見,隋煬帝本人也並非只是貪圖享樂,評判一個歷史人物,要從全方面客觀瞭解,他在軍事上的建樹是不可否認的,不能一味地去批判他。參考資料:【《隋書》、《資治通鑑·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