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時評|91歲院士堅持為本科生授課,他是怎麼做到的

極目新聞評論員 徐漢雄

9月16日,91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學院教授楊士莪步履穩健走上講台,為本科生開講《振動與聲基礎》第一課。(據9月18日央廣網)

這是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專業學生的第一門專業課,楊士莪院士説:“第一節課好比打開水聲世界大門的鑰匙,必須講好。”

極目時評|91歲院士堅持為本科生授課,他是怎麼做到的
91歲的院士站在講台上(圖片來源:央廣網)

“任何電磁波在海水裏很快都衰減,而聲是唯一有效的傳播途徑。海洋開發、海疆保衞都離不開水聲。”60餘年來,楊士莪堅持用自己的科研經歷為學生上第一課,即使耄耋之年也堅持站着講課,並且一站就是一個小時。

90多歲的人還能堅持為學生講課,而且,他還不用坐着,從來是“一站到底”,他是怎麼做到的?這背後,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着他。

“我1950年參軍,建國不久,服從組織分配,來到哈軍工,後來分配去蘇聯學習,回國後創建了中國首個理工結合的水聲專業。”楊士莪院士説,“只要是國家、社會需要的,就是值得幹的。”

“國家受欺負,是因為你不行,得自己想辦法站起來,把國家發展起來。”幾十年的科研經歷讓楊士莪堅定科技強國、海洋強國的信念。

極目時評|91歲院士堅持為本科生授課,他是怎麼做到的
楊士莪院士與學生在一起(圖片來源:新華社)

楊士莪經常對學生説:“要成為真正站立起來的人。”90多歲還能上講台,就是這句話的寫照,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站立的人,矗立起一座不倒的精神豐碑。近日,中宣部、教育部公佈2022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楊士莪就榜上有名。

據報道,楊士莪編著了《水下噪聲學》等一批中國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水聲理論著作。同時,創建了中國首個水聲專業。

1970年,中國開展了第一顆洲際導彈的研製,楊士莪作為水聲測量系統的負責人,領導完成了“落點水聲測量系統”的研製,達到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21世紀,“蛟龍”號、“科學”號所用的國產高精度超短基線定位系統,追根溯源都可上溯到這一項目的研製。

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在楊士莪的帶領下,哈工程楊德森率團隊在國內開闢矢量傳感器技術這一水聲科研新領域,中國成為繼俄、美后,世界上第三個擁有矢量傳感器技術的國家。

極目時評|91歲院士堅持為本科生授課,他是怎麼做到的
楊士莪院士講述教書育人的故事(圖片來源:黑龍江省教育廳微信公眾號)

從哈工程走出的人才佔據水聲科研界的大半壁江山,中國工程院水聲領域的4位院士、水聲行業70%以上的高級專家、60%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都出自這裏。為此,楊士莪投入了畢生精力。他功勳卓著卻又遠離新聞,楊士莪院士有句名言,“不要接觸新聞媒體,踏踏實實做事”。直到現在,耄耋之年的楊士莪仍然擔任從本科生、碩士生到博士生的課程教學工作。

他講課有個特點,從不坐着,因此被稱為“一站到底”的院士。幾百人的大課堂,他也不需要麥克風,聲音洪亮,思路清晰。院士、教授、老師、先生、老爺子……在眾多稱謂中,楊士莪最喜歡聽當年同事稱呼他“姓楊的”。“這種稱呼讓人聽着很家鄉,很貼心,沒有距離感。”

91歲院士還能堅持為本科生授課,不僅在於身板硬朗,更在於精神硬朗,這是有着科學報國情懷的院士,這是有着為國育人情懷的院士,這是腳踏實地的院士,這是甘為人梯的院士。所以,他活到老,奉獻到老。

他説,“人退休了,但為國家作貢獻的腳步不能停”。2018年,年近九十的楊士莪仍然身體力行,親自參加相關科研項目的海試……

91歲還站在講台上為本科生授課,對他來説,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是畢生奮鬥征程的縮影。

像這樣活到老、奉獻到老的科學家比比皆是,他們“愛國敬民,有着一身真本事,艱苦奮鬥、勤儉自律,有着打不倒、累不壞的健康體魄”。因為有崇高的奉獻精神,他們成為一個真正站立着的人,以致90多歲,還能憑着精神毅力站在講台上,為國育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3 字。

轉載請註明: 極目時評|91歲院士堅持為本科生授課,他是怎麼做到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