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魚説史
當時光老人拖着時間的尾巴,劃過戰國末期的上空,戰爭的迷霧已經越來越濃厚了。
西部強秦已經露出了陰森的獠牙,隨時準備着吞噬山東六國,對於統一華夏而言,強秦的崛起開創了一個新時代,但是對於山東六國而言,這無疑是一個空前的災難。
戰國中後期七雄中的韓、魏、楚、燕、齊,已經無限衰弱,威風不再,早已不是強秦的對手,而趙國在這時期的強勢崛起,對於秦國而言,是統一道路上最後的一大阻礙,所以秦趙之間的大決戰,早已一觸即發。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長平之戰無法避免的爆發了。
關於長平之戰爆發的原因,不少人認為是趙國接收韓國送去的上黨郡引發的,但這只是表面原因,其實長平之戰是馮亭和范雎之間協商好的大陰謀,只是為了給秦國進攻趙國找個藉口。
良禽擇木而棲,戰國無數士子為了讓自身的利益會尋求明主,當然馮亭也不例外,可以説戰國時期的大陰謀家馮亭,打着投降趙國的幌子,做着幫助秦國的事。
趙國接收韓國上黨郡所有人都笑了。
公元前264年,秦國大將白起攻佔了韓國南陽地區,隨後攻佔野王地區,韓國的上黨郡已經成為了秦國的囊中之物,韓國看到秦國已經切斷了上黨郡和新鄭的聯繫,就決定把上黨郡送給秦國。
但是,意外發生了,這個意外就是韓國上黨郡新上任的郡守馮亭,馮亭一上任,立即就把自己受降於秦的任務給拋之腦後,來個180°大轉彎,帶着上黨郡投降給趙國了。
上黨郡原本屬於春秋時期的晉國,三家分晉時,韓趙魏把這塊地也給分了,趙國對於馮亭送來的這個大餡餅,得意的笑了。
當然,高興的卻不止只有趙國,韓國也笑了因為成功的把秦軍引向了趙國,秦國也笑了,因為討伐趙國師出有名了,馮亭也笑了,因為他的如意算盤打響了。
馮亭推辭趙國的封賞。
趙孝成王對於是否接受韓國的上黨郡,特意徵詢平原君趙勝、趙國大臣趙禹以及平陽君趙豹的意見,但是隻有趙豹認為上黨郡不能要,但是在平原君和趙禹的支持下,趙王把這個燙手的山芋給揣進了懷裏。
於是派平原君趙勝去上黨地區接收,當然不能無緣無故的接受,趙勝可是帶着對馮亭的賞賜去的,《戰國策·趙策》中記載:請以三萬户之都封太守。
但是馮亭卻拒絕了,馮亭感激涕零,説自己有三不義,不能受,《戰國策·趙策》記載:為主守地而不能死,而以與人,不義一也,主內之秦,不順主命,不義二也,賣主之地而食之,不義三也。
把上黨送給了趙國之後,並謝絕了趙國的賞賜,馮亭去哪了呢,又回韓國給韓王覆命去了,但並沒有説上黨郡是自己送給趙國的,而是説趙國出兵佔領了,韓王也是這樣回覆秦王的,聽聞這個消息之後,秦國發兵攻打趙國,長平之戰爆發了。
上述就是長平之戰前關於馮亭的故事,但,這其中有太多的不合情理之處了,從這些不合理之處,我們就能發現這一些都是馮亭和范雎之間的大陰謀。
馮亭以趙國為跳板為秦國效命。
假使馮亭是甘心降趙,謝絕趙國封賞可以説他是大義凜然,但他為何還要回韓國(《戰國策·趙策》記載:馮亭辭封而入韓)?違抗了韓王的命令還敢再回韓國去,這是不要自己的腦袋了嗎?
出乎意料的是,韓王還並沒有殺了他,這件事以下犯上的大罪就在無聲無息中沒有後續了,從這個角度來看,要麼韓王和馮亭是一夥的,要麼就是馮亭有靠山,讓韓王忌憚,不敢動他。
那麼,哪個可能性大呢,應該是第二個,此時的韓國已經被秦國打的滿地找牙,如果説是第一種可能,那麼韓王這是自取滅亡之道,夾縫中求生存的韓國,膽子還沒有那麼大。
我們再假使真是韓王和馮亭協商佈下的陰謀,當後來秦國取了上黨郡之後,不會不知道這一切都是馮亭搞得鬼,那麼馮亭的後人,馮劫,馮去疾還能在秦國位居將相?所以從這層次看,馮亭應該歸降了秦國,只有如此,才能讓自己的後人在短短三十多年的時間,成為秦國的權貴。
馮亭的華陽君是誰封的?
在我們正常的想法來看,華陽君肯定是趙國封的啊,畢竟送給了趙國上黨17城,封個君很正常吧,但是我們前面説過了,馮亭拒絕了趙國的封賞,並且趙國也只是給了馮亭萬户侯,並沒有封他為君。
那可能是韓國封的嗎,可能性也不大,如果馮亭許地與趙,韓王知道的話,那麼他不會被封君,不然這不是明擺着告訴趙國,這是我大韓國設下的圈套嗎,假使韓王不知道,面對馮亭的欺君,更不可能要封他為君了。
楚、燕、齊、魏四國當然更不可能了,因為沒有利益相關,那麼就只剩下秦國了,從馮亭的封號我們也能看出來,秦國的可能性最大。
古代人封君都是以地名為基礎的,華陽君也就是説馮亭被封在了華陽這地,這塊地區春秋屬於晉國,後來屬於韓國,後來被秦國給佔領了,長平之戰之前這塊地已經屬於秦國了,宣太后曾冊封自己的弟弟羋戎為華陽君就是佐證。
飛魚説:
長平之戰是馮亭和范雎的大陰謀,只是為了給秦國進攻趙國找個藉口,為什麼這件事能和范雎扯上關係呢,因為在長平之戰前後,秦王只寵信范雎,馮亭敢這樣做,范雎在背後的撐腰少不了,亦或者范雎給馮亭許諾了要比萬户侯還要豐厚的賞賜。
當秦國攻佔了野王這個地區之後,緊接着就該進攻上黨郡,但是秦國並沒立即進攻,而是等到趙國接收了此地之後才進攻,何也?
因為秦國並不是只想要上黨郡這個地區,它想要的是趙國的軍事重鎮晉陽,當然歷史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從一開始,秦國就已經想要打趙國了,差的只是一個藉口而已。
戰國時期的大陰謀家馮亭,打着投降趙國的幌子,做着幫助秦國的事,如果真心降趙,那麼勢必會呆在趙國,但是馮亭並沒有,有一説馮亭在長平之戰中戰死了,這也並不準確,從馮亭後代在秦國官居高位,我們就會發現,其實馮亭是用趙國為跳板,進入了秦國的管理層。
對此,您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