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故宮600年,跟着衞星看個遍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經典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週年。讓我們跟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高景一號衞星一起走進這座中國古代建築理念的集大成者。

紫禁城宮殿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築繼承唐宋規制,與城市功能、山水形勢有機結合,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和宮殿營造思想的集中體現。

紫禁城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現存宮殿980餘座,房屋8728間,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是如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羣。

紫禁城營建藍本是南京明故宮規劃佈局,有“五門三朝”、“外朝內廷”、“左祖右社”等營建之制。

“左祖右社”是中國古代禮制中的重要內容。在宮城的左邊建太廟,右邊建社稷壇用於祭祀祖先和土地神、糧食神,以建築佈局體現“尊祖、重農”理念。

紫禁城總體分為前朝和後寢,也被稱為“外朝內廷”。按照“中軸對稱”之制,將皇城劃分成規整的幾何圖案,形成眾星拱月的佈局。

故宮“外朝內廷”佈局(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自午門至神武門為紫禁城的中軸線,建築按使用性質分外朝、內廷兩部分,依中軸對稱佈置若干大小院落。

位於前部是舉行重大儀式和處理朝政的地方,主要由中軸線上的三大殿及東西側對稱的文華殿、武英殿三組建築羣構成。

內廷是皇帝、后妃們的居住區,中心部分是中軸線上的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後三宮形制和前三殿基本相同,但佔地面積只有後者的四分之一。

北京紫禁城在明、清兩代不斷營建、重建、改建、擴建,但基本規模仍然是明永樂時期所確定的紫禁城。至今仍能看到許多明代的建築,600年的悠長曆史讓紫禁城成為民族記憶的載體。

站在歷史的交匯點,願故宮在未來的時光裏丹宸永固,歷久彌新。

據悉,高景商業遙感衞星系統是我國首個完全自主研製的0.5米高分辨率商業遙感衞星星座,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由航天科技集團中國四維負責商業化運營。

高景一號01組(01/02星)、02組(03/04星)衞星分別於2016年12月、2018年1月由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製的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高景一號四星組網,觀測效能大幅提高,可達到全球任意地區一天內重訪,全球80%以上地區可實現每天兩次重訪,同時,可實現“準實傳”,即邊拍邊傳,大幅提高在軌圖像傳輸效率。

高景一號可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對地遙感數據服務和應用系統解決方案,廣泛服務於政府管理、農林水利、資源環境、應急減災、互聯網、金融保險等眾多傳統及新興行業。

【責任編輯:龍靜怡】

【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