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績點為王:硬規則下的軟競爭

由 頻長志 發佈於 經典

高考之前,班主任老師為了給我們鼓勁,曾經告訴我們:只要再拼一把,熬過高考,成績和分數在大學裏根本就不重要。然而沒過多久,真實的大學生活,就徹底戳破了這個許多人都聽過的“善意謊言”。表面上,大學確實與高中不同,在畢業這道“終點線”上,並沒有一場“獨木橋”式的大考等着大家。但是,除非有人對自己的前途毫不在意,“績點為王”依然是校園裏最硬的道理。

績點為何為王?原因不言而喻。面對畢業,每個學生都得提前為自己找好出路,在這場分流中,不論是想要保研考研、出國留學,還是直接工作,一個理想的績點都能事半功倍。我曾見過有人因為績點沒排進年級前30%,直接失去某家頂級企業的面試機會,也曾見過有人靠着0.01點的微弱優勢,直接拿下令人羨豔的推免機會。GPA(成績平均績點)三個字母就像三座大山,既在大學生的背上持續施壓,同時也鼓舞着想要進步的人勇敢攀登。

不論對現行績點制度是否有所不滿,大多數人都無法否認:在大學裏,“績點為王”確實是現階段最公平的競爭方案。如果不看績點,改以其他指標決定大學生的前途命運,不可控、不透明的“灰色因素”必然激增。然而,績點固然在公平這個層面上具有不容否認的“相對優勢”,卻遠非絕對客觀、絕對靜態的“完美標準”。在績點計算標準這樣的“硬規則”下,學生之間隨時都在進行着暗中角力、各顯神通的“軟競爭”。

乍看上去,績點計算的標準當然很“硬”——分數如何轉換為績點,每門課程有幾分權重,全都在學校規章裏寫得清清楚楚。然而,任何曾經參與績點競爭的大學生,都不會天真地以為:發奮學習、努力考試是提高績點的唯一選擇。誠然,每個專業都會有幾名學業超羣的同學,僅憑學習成績就能安坐於績點排行榜的頂端。但是,對更多徘徊在中上游,希望自己哪怕進步一位也好的學生而言,想方設法從各種邊邊角角的地方“扣”出績點,是必然的選擇。相比於在課堂與考場上展開的硬性競爭,這些發生於邊角領域的競爭,往往並沒有那麼明確的規則,也正因如此,才會被稱為“硬規則下的軟競爭”。

只要有心,績點就像海綿裏的水,擠一擠總會有的。

首先,在大學裏,各門課程的績點權重幾乎完全取決於其對應學分,然而,不同的選修課以及由不同老師教授的必修課,其課程內容與考試難易可能天差地別,在這種情況下,“會選課”的人,或者説選課比較“功利”的人,完全可以在績點競爭中,靠着多選“水課”“愛心課”的方式,對選了更難課程的同學實現“彎道超車”。

其次,根據各校具體規章的不同,很可能將一些非課程性項目計入績點——譬如學生活動、社會實踐、導師評價等,這些內容,同樣是“軟競爭”的重要戰場。儘管這些項目所佔的分數並不算多,但在0.01分就能決出勝負的情況下,任何提升績點的可能都不會被參與競爭者輕易放過。因此,如何在這些領域以討巧的方式補回成績上的硬性差距,也就“大有學問”。

對於這種種“硬規則下的軟競爭”,站在不同立場上的人自然褒貶不一。除了少數根本不在乎這種競爭的“真·學霸”,精於此道者肯定希望“軟競爭”越激烈越好,相對老實的學生,則不願在這種模糊領域吃虧。對此,旁觀者很難簡單作出誰對誰錯的道德評判。不過,這並不意味着只能對現狀被動接受,聽之任之。如果説大學績點制度的改革能做些什麼的話,有一條準繩是所有人都認可的——公平。

不論各個高校現行的績點評判規則要不要改,要如何改,此類制度無疑都應朝着更加公平、透明的方向發展。對於大學校園裏現存的各種“軟競爭”,教育工作者既要看到它們之所以存在的現實合理性,也要找出促成這些“軟競爭”的規則漏洞,設法讓“硬規則”變得更“硬”。“績點為王”,只是公平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歸根結底,大學裏最需要的終究是“公平為王”“優秀為王”。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