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高考報考的市場亂象:花280元買假證,收9800元給建議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經典

編者按:本文系創業邦專欄作者創業最前線原創作品,作者:付豔翠,編輯:蛋總,創業邦經授權發佈,頭圖來源攝圖網。

“如果你高考沒考好,不要擔心,只要有我在,能夠彌補你50-100分的差距!”在《叮咚上線!老師好》節目中,考研界“網紅老師”張雪峯的這番高考填報志願言論,一下子擊中了高考考生和家長的心。

所謂“七分考,三分報”,高考考生與家長們一直將此奉為圭臬。

隨着6月23日高考陸續出成績後,高考志願填報就成為考生和家長的“第二戰場”。十年寒窗苦讀,為了保分上更好的學校,考生和家長們紛紛選擇科學報考。

在抖音、微博、小紅書等平台上,那些分享着志願填報經驗的“高考規劃師們”,成為考生和家長的“救命稻草”。家長和考生們越來越忙,看直播、買志願卡、請專家一對一高考志願填報服務。

但在這番火熱景象的背面,也不乏亂象:280元就能買到“高考志願規劃師”證書、無經驗也能作為資深人士分享經驗、不需要教育資質就能開辦高考志願填報服務機構……

高考志願填報並非新鮮事物,從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已經有40多年曆史。當你的前程,成為機構們眼裏的生意時,這個行業又在發生哪些“玄幻”故事?

1、焦慮的考生和家長

6月7日全國高考開始,作為高三考生家長的李昭就已經陷入了志願填報的焦慮中。

李昭之所以如此焦慮,和新高考改革下的錄取模式有直接關係。

與過去簡單的文理分科報志願不同,從2014年開始,各地開始實行“專業+院校”“平行+順序”等多線錄取模式。

以北京為例,高招錄取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本科普通批設置30個平行志願;而河北、遼寧則以“專業+院校”為單位,普通類分別最多可填報96個和112個志願。

李昭是河北人,一名飯店服務員,她介紹自己只有小學畢業文化,能夠知道上述信息,還是靠她平時在抖音平台上刷到的高考規劃師們科普。

事實上,打開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平台,鋪天蓋地的高考相關視頻充斥眼前。

他們解説的內容大同小異,形式相差無幾,都是講述一些零散的志願填報小知識,令家長們看完覺得略有收穫,但還想要了解更多。

在直播間,主播們會展開講解志願填報的具體規則和注意事項,引起消費者的注意,還會強調,具體到每一個考生身上,情況都會有所不同,並藉此吸引考生家長們報名諮詢服務。

(圖 / 高考規劃師在直播間講解報考知識)

“我不懂他們説的志願填報,身邊也沒有可以諮詢的朋友,但聽了一段時間的直播之後,感覺更懵了。”作為父母,李昭最後還是選擇花錢找專業的高考規劃師“一對一”報考服務。

“一共花了8000元,這是我去年以來的最大一筆花費。説實話,很心疼,但錢花了,我做到自己應該做的責任,未來孩子也不能怪我了。”李昭對「創業最前線」説。

她還強調,這錢花得值,畢竟寒門孩子的轉折點就只在高考了。

近年來,全國大學擴招、民辦大學熱潮等各類信息格外繁雜,很多中國家長對於高考志願填報這件事無從下手,生怕“報錯了學校毀了孩子一生”。

因此,雖然這種“一對一”諮詢需要一千元到上萬元不等的高價,但家長們抱着“花錢了,不後悔”的心理,還是有越來越多人願意為此付費。

對此,4年前就找高考規劃師報志願的韓倩深有體會。

“我們班當時有很多同學找了那位老師諮詢填報規劃,每年都有好多人找他,我找到他還需要預約,他才給我一點時間諮詢。”韓倩説。

她畢業於河北省隆化縣的一所高中,當時,她從學長那得知學校有老師在做高考規劃師的工作,就託了學長的關係找到這位老師,以600元的“友情價”向他諮詢了志願填報事宜。

韓倩至今記得當時諮詢的情景,她按照約定的時間到了老師家裏,客廳裏全是等着的學生,還有不少學生在線上排隊等着和老師語音諮詢,“我等了一個多小時才排到諮詢,只聊了15分鐘就結束了。”

韓倩透露,這位高考規劃師現在的收費標準已經1000元以上,還需要是本校的學生,“外校學生收費更貴。”

不過到如今,韓倩對於這次的諮詢結果還是很滿意。因為對方給她建議的學校,不僅讓她成功被錄取了,而且一分都沒浪費——她的分數只比錄取線高出一分,幸運地“擦線而過”。

對於考生和家長來説,他們本來就追求兩個目標:一是分數的最大利用,二是專業和學校的最佳匹配。

在這種需求的推動下,高考填報服務不僅有“一對一諮詢”模式,還產生了相應的志願填報App。在這些App上,一般會售賣“志願填報卡”,這種卡少則幾十元,多則幾百元,相對“一對一諮詢”模式來説價格便宜,也比較適合“懶人報考”的方式,因而備受考生和家長們的歡迎。

在使用志願填報卡的時候,只需要在頁面上輸入考生的成績和選考科目,系統就會自動生成三檔志願推薦,分為“衝”、“穩”、“保”三檔,建議按照6:18:6的比例報考。同時,系統會根據輸入的成績,為考生推薦匹配的分數段可以選擇的專業。

(圖 / 某款志願填報App為考生推薦學校)

「創業最前線」在某志願填報App輸入預估考試成績之後,系統自動給出了全省估算排名,以及部分學校的錄取概率,但如果想查看更多,就需要購買原價為398元,現價為98元的志願填報卡。

(圖 / 某志願卡價格)

主打志願卡銷售的“優志願”公司負責人曾向媒體介紹,目前信息平台有近300萬註冊用户,付費轉化率在30%以上,公司整體毛利率在40%左右。

就這樣,被“報考大潮”裹挾着的家長,將高考志願填報機構視為“緩解焦慮”的服務,也變成了機構們“收割焦慮”的生意。

2、“虛胖”的志願填報市場

據「創業最前線」觀察,目前已有不少機構和企業都看上了高考志願填報這個新商機,入局者不乏互聯網巨頭。

比如,百度的“AI志願助手”,騰訊的“新高考通”程序和阿里巴巴旗下的“夸克”;此外,還有老牌教育機構,如遠大雲網、蜻蜓、百年育才、優志願、旭德教育、贏鼎教育、計橋升學規劃研究院等。

其中,優志願在2014年成立,至今已獲得六輪融資;百年育才、旭德教育和贏鼎教育都已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現存高考志願填報相關企業2033家。近10年來,關於高考志願填報的企業註冊量逐年增加。2017年-2021年分別新增139家、178家、324家、540家和788家。

“我國高考考生規模逐年增長,2021年高考報名人數高達1078萬人,如果有1/3學生做職業生涯規劃,按平均每人花費3000元計算,志願填報平均每人花費6000元計算,未來職業生涯規劃和志願填報的市場空間超過400億元。”某高考志願服務機構加盟合作負責人劉偉向「創業最前線」表示,他認為高考報考賽道是一個“朝陽行業”。

但事實上,這個賽道頗有些“雷聲大、雨點小”的意思,甚至過度“虛胖”。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高考志願填報付費市場規模達7.9億元,2022年預計可達8.8億元。且在接受調研的高考生中,願意為高考志願填報付費500元以上的高考生不足兩成,意味着考生們並不願意為此花大價錢,這距離劉偉所憧憬的“每人花費6000元”相差甚遠。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通過‘會銷’的營銷方式,在校外酒店舉辦宣傳講座。”劉偉介紹,加盟他們機構之後,一般情況下,在地級市裏舉辦一堂會銷能銷售120萬-130萬的銷售額,在縣城,也能有10多萬元的銷售額。

不過,在説完亮眼的銷售額之後,劉偉又補充道:“當然,這也要取決於你在當地的資源整合情況,包括政府方面、教育系統和學校等等。”

這種機構加盟模式並不陌生,早在2018年,百年育才與加盟商發生過沖突,加盟商就對外表示過,他們提供的“一對一志願填報”產品沒多少學生報名。

事實上,不少考生認為找高考志願服務機構去報志願“沒必要”。

河北考生張宇表示,他們學校的老師從高考之後就會和他們分享各種報考信息,班主任也會和他們一起參考分數報考,不存在在校外報高考志願服務機構的情況,“反正我們班沒有聽過誰花錢報志願的。”

畢竟,並不是購買了高考志願填報服務,就能夠一勞永逸且一定能進入理想的大學,也並不是不買填報卡就會滑檔,就無法被錄取。

高考志願填報機構給出的方案只能作為參考,尤其是各機構推出的“志願卡”僅僅是通過數據和算法分析得出的結果,有很多主觀因素是算法考慮不到的,比如某種專業的報考人數的增加、考生本人的興趣、家庭的因素等等。

(圖 / 志願卡服務機構表示,志願卡還需自己綜合考慮)

在機構收費和App賣卡之外,考生們其實還有一些免費的選擇。

“我們學校就給每個考生都發了免費的填報志願卡。”張宇對「創業最前線」表示,這是河北省教育考試院考試與招生雜誌社研發的“河北省高考志願填報智能參考系統”。

在智能參考系統中,考生輸入自己選考科目和高考成績,系統就會為考生推薦可供選擇的志願,還可以限定擬選學校(專業)所在省份、城市、學校類別,以及擬選擇的學校、專業等條件,系統自動篩選出符合條件的院校及專業。

(圖 / 免費的志願卡)

此外,互聯網企業推出的免費志願填報服務,也讓考生認為沒必要花錢去找機構。比如夸克作為免費志願填報軟件,在過去2年服務的用户量已超千萬。今年,夸克App也在高考第一天就上線了2022高考信息服務。

這就導致機構們想要持續賺錢並不容易。

比如新三板上市公司贏鼎教育,在2015年掛牌新三板時,公司“教人填高考志願”的業務營收高達1.35億元。但到2019年5月就因為再無更新業績報告而停牌,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海濤被多次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消費人員名單。

百年育才的2020年淨虧損更是高達4761萬元,即便在2021年實現盈利1764萬元,但在財報中,其稱公司根據市場形勢調整經營策略,儘可能縮小服務團隊並減少各項支出。

顯然,高考志願填報作為“低頻次,高併發”的細分市場,註定是一個天花板低且由政策驅動的項目,機構從業者想要吃這塊蛋糕並不容易。

3、你的前程,他們的生意

雖説企業難以持續從高考填報志願中掙大錢,但小機構或個人想從中牟利看似並不難,而這也導致了在高考填報志願的生意場中魚龍混雜,亂象重重。

“3年前,我家孩子的高考分數本來超本科線40多分,結果被某個高考志願填報服務機構忽悠了,最後錄取到專科,只能復讀。”家長李梅向「創業最前線」抱怨道。

李梅表示,報考時聽了高考志願服務機構的建議,為了衝分,報考了一家二本公辦學校,最後導致她孩子滑檔了。

今年大二的王麗麗也分享了她的報考經歷。高考後,她就在一家機構花了6500元“科學報考”,最終如願被理想中的武漢理工大學錄取了。

“但這是我聽了機構的建議,選擇了專業調劑的結果。當時我不懂報專業的重要性,只想報考到喜歡的學校就萬事大吉,但被調劑到電子信息專業,我並不喜歡。”王麗麗無奈表示。

“考生若想找機構幫忙報志願,那得對這個機構比較瞭解,不是每個機構的老師都是填志願的精英。”自稱有10年經驗的高考規劃師王亮向「創業最前線」表示。

王亮之所以如此説,與“高考志願填報規劃師”的低門檻有直接關係。

“加盟我們品牌,加盟費10萬元,不需要申請任何教育類的相關資格證書,只需要去工商局辦理一個營業執照就能開業。”劉偉告訴「創業最前線」。

不僅成立機構如此簡單,就連一個人想成為高考志願規劃師也很簡單——因為有了高考志願規劃師培訓班的“助力”。這一種是報考培訓師的培訓班,價格並不便宜。

劉偉透露,他們機構的高考志願規劃師培訓,單人收費7.5萬元,培訓數日並不限次數上課,最後還會發一張“官方認證”的證書。這兒戲的程度簡直令人啼笑皆非。

事實上,教育部稱,有關部門從未發放過“高考志願規劃師”這類職業資格證書。

而另一種“暗箱操作”則是花錢買證,擁有一個“高考志願規劃師證書”往往只要花幾百元。

“280元,2個工作日就能拿到證書,證書由國家事業單位頒發,證書左下角還有二維碼,掃一掃就可以驗證證書的真偽。”一個機構的客服向「創業最前線」“熱情地”推薦道。

然而,經查證,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現在不被允許發證也不存在“監製”證件的權限或工作,這類冒充國家事業單位的名義發放證書的機構都有欺詐的嫌疑。

而擁有這些來路不明的“資格證書”的人,甚至會收費上萬元,只憑借網上的軟件就敢給學生建議報考學校。有網友就曾表示自己“交了9800元高考志願一對一服務費”,但後來發現自己被騙了。

(圖 / 成為“韭菜”的高考生)

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高考志願填報”後,能看到100多位粉絲量在10萬以上的“高考志願規劃師”。而在他們的背後,也有可能是某些機構在批量運作。

「創業最前線」通過招聘App上看到,許多公司招聘高考志願填報的知識主播,薪資結構一般為“底薪+提成”。對方表示,月收入3-5萬不是難事。甚至出現“沒有經驗沒關係,只要你敢播”的字眼,因為對方有資深運營教話術、技巧、節奏等全面培訓,一週內就能快速掌握知識類直播技能。

(圖 / “高考志願規劃師”招聘要求)

此外,「創業最前線」還發現,很多名為“高考志願規劃師”的崗位對於工作經驗、學歷要求是“經驗不限、大專”。

(圖 / 招聘App上“高考志願規劃師”的崗位要求)

顯然,在如今亂象環生的高考填報志願服務市場中,出現了監管盲區,從而讓一批人企圖“渾水摸魚”。

原本,家長們希望通過志願填報機構給孩子一個“錦繡前程”,但在一些機構眼裏,這些考生的焦慮和期待已經變成他們的“錦繡錢程”。

因此,廣大考生和家長還需警惕機構或個人開展“高價”志願填報諮詢活動,擦亮眼睛,捂住錢包,避免被一些“假專家”收割智商税——家長不僅花了冤枉錢,考生還可能報錯志願,最終造成遺憾不已的“錢財與前途兩失”!

*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