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政策”)正式發佈。在學科類校外培訓被全面壓減的大背景下,就在剛剛,市消保委聯合市教委發佈報名培訓機構“六提醒”,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看待、慎重選擇。
一、樹立健康教育理念。相較於學業成績、專業技能,家長更應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注重孩子的素質提升和全面發展。要樹立健康的教育理念,理性選擇培訓機構,切勿盲目跟風;如孩子確有意願參加培訓,應結合孩子的精神狀態、興趣愛好等因素,審慎參加培訓。
二、實地考察機構情況。確有報班需求的,家長要注意查看辦學場所內懸掛的營業執照、辦學許可證等資質信息,選擇合法合規的機構報名。一些機構為吸引更多學員報班,存在誇大師資效果、誘導報名等情況。學員實際上課後,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授課效果遠不如預期。建議家長報班前,實地考察機構環境,關注授課氛圍、查看師資信息,還可現場詢問學員感受後再報名。同時,也要注意查看授課地點的地理位置、疫情防控措施、空調設備配置等,以便報名後孩子能安全安心上課。
三、重點關注培訓時間。根據中辦國辦《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規定,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學生確有意願參加校外學科類培訓的,不要報名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期間的課程。如已經繳納上述時間段的費用,應與機構協商退費,也可以轉為非學科類培訓課程等。
四、建議選擇“資金監管”機構。為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本市培訓市場健康發展,市培訓協會協調相關培訓機構與商業銀行探索實施銀行定期劃扣等新型資金監管機制,自5月以來,市培訓協會分批面向社會公告相應名單。提醒家長可關注相關信息,建議選擇落實資金監管的機構。
五、避免一次大額支付。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三個月的費用。家長諮詢報名時,要保持理性,不要被培訓機構的優惠承諾誘導,一次性支付大額費用。付款時,對於大額分期付款,尤其要注意甄別是分期付款還是金融貸款,避免陷入機構的貸款圈套。
六、簽署合同留好憑證。家長要與機構簽署書面合同,詳細瞭解合同內容後再簽字,尤其是要看清課程內容、授課老師、退費規則等事項,並索要發票收據,以便發生消費權益爭議時更好維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法定維權途徑包括:與培訓機構協商和解、請求消保委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作者:徐晶卉
編輯:祝越
責任編輯:唐瑋婕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