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戰國時期出兵數十萬很隨意,而明清時期出兵十幾萬已是極限
春秋戰國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大分裂時期,在此期間也是發生了很多可歌可泣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但今天昊童想跟大家聊點別的,比如網上傳的很火的一個現象,即落後的春秋戰國每次打仗都能動員數十萬人,而且都是實打實的壯年人口(具體可參考長平之戰)。而先進的明清時期每次打仗動員十幾萬人就已經是極限,如果再加就得陷入進退且兩難糧草不繼的尷尬情況,可這是為什麼呢?
備註,以下內容皆為昊童個人見解,不喜勿噴,謝謝。
我們現在正常情況下看到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記載大多來自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一書,但事實上《史記》這本書雖然地位很高但注水的內容也着實不少。説的直接點,秦朝建立之後把之前六國的大部分史料典籍都全部焚燬,包括記載各大戰役的史料。
而司馬遷在編撰《史記》的時候因為找不到靠譜的文獻,就只能依照秦朝史料來編寫。但事實上秦朝有一個報喜不報憂的制度,而且因為是勝利者所以適當的美化自己也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我們在觀看《史記》的時候不難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史記》中司馬遷沒有經歷過的歷史事件,他記載的都非常模糊,比如漢高祖劉邦和匈奴冒頓單于的白登之圍,《史記》中説的是雙方各出兵數四十餘萬,但事實上我們稍微一想就知道不可能,畢竟匈奴是遊牧民族,他們哪來的四十萬人。而且當時漢朝初建,劉邦去哪找那麼多士兵?
另外,凡是司馬遷經歷過的事情他就又都記載的非常清楚,比如漢武帝時期的對匈奴戰爭,《史記》中不但有每次的戰爭報告和戰損結果,甚至還有各個將軍的統兵情況,比如元朔二年,衞青率三萬騎兵出擊匈奴。元狩四年,漢軍十萬人與匈奴決戰,其中包括戰馬十萬匹,轉運後勤士卒二十萬等。
最後是明清時期的史料記載,我們以著名的薩爾滸之戰舉例,根據《三朝遼事實錄》記載,明軍總共出兵十一萬,其中宣府,大同,山西三鎮出兵三萬,延綏,寧夏,甘肅,固原四鎮出兵兩萬五千等。從這兒不難看出,明清時期的史料記載還是比較靠譜的,畢竟制度先進而且保存也比較完善。而春秋戰國時期因為制度不完善且時間久遠難以保存,我們自然而然的無法得知最真實的那一幕。
如果對歷史有研究的朋友應該不難發現一個尷尬的現實,那就是古人在記敍歷史的時候總是喜歡誇大,而且這種誇大還經常脱離文字而體現在現實中。舉幾個例子,傳聞商朝時期妲己曾魅惑紂王建造了一座鹿台,而這座鹿台在漢朝史料《新序》中的記載為長寬三里,高度千尺,如果説這已經很離譜了的話,那後面就還有更離譜的。
比如晉朝史料《歷代帝王世紀》中記載,鹿台的高度竟然達到了千丈,直接性的與蒼天一樣高。這個例子舉的是史料文字中的,我們在舉一個曾經真實發生的。
赤壁之戰相信大家都知道,曹操當年帶兵攻打孫權和劉備,對外號稱八十萬,但事實上週瑜隨便一打聽便知道只有20萬。我們不妨想一下,當年孫劉聯軍不過五萬人,假如曹操真的有八十萬人,那周瑜還敢不敢打這一場?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還處於奴隸制社會晚期與封建制社會初期,當時的社會形態是全民皆兵。舉個簡單的例子,長平之戰時秦國人口總數大約為300萬人,但秦昭襄王卻硬生生的為白起創造了近乎50萬的有生力量。而原因也很簡單,當時的各國普遍採用的是全民皆兵,即所有15歲以上男子都要服兩年及以上的兵役。
而且兵役結束還每隔一段時間還要參加一次軍事訓練,更為恐怖的是,當時的成年男子幾乎是終生待役,即國君有令便要隨時出征。從這兒我們不難看出,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所以能動員數十萬人的軍事力量,其原因就在於他們全民皆兵,一旦國君有令全國上下所有男性都要前往前線。
可反觀明清時期,經過千年時間的演化,此時的明朝或清朝基本都是脱產的職業軍人,説白了就是這些士兵已經不用再為口糧發愁,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打仗,除了打仗就是訓練,根本不用像之前一樣不打仗了還得回家種地。
而這樣的直接後果就是,國家需要耗費大量的物資來供養他們,畢竟是十幾萬張不事生產的嘴,而且因為士兵這個職業的特殊性,他們的耗費也是相當的大,所以饒是以明朝和清朝的實力也只能供養起十餘萬的士兵。
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除了秦趙兩國之外基本都相差無幾,大家的動員力量和動員效率也都差不多。而且因為都是純粹的奴隸制農耕社會,國君一句話下面的臣子和百姓都得奉命,所以動員起兵員也是相對簡單。
但明清時期商業已經相當發達,尤其是明朝中後期,商人與官員勾結,將普通的農民階級欺壓的是非常悽慘,所以明朝雖然看似強大但動員力量也是着實不行,不然以他近乎億人的人口基數,也不會只能動員起十餘萬的士兵。
清朝就不用説了,他們的核心力量八旗兵總共就只有十萬人,而剩下的綠營兵雖然多但根本不被統治者信任,因為他們都是漢人,所以我們看清朝時期的戰爭基本也都是十餘萬撐死。
歷年今日:1562年6月20日,嚴嵩被下令罷官,嚴世蕃被捕入獄;1928年6月20日,新疆楊增新通電歸順南京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