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錯誤,身上有缺點,當父母的總會忍不住給孩子指出來,希望孩子改正錯誤,正視缺點,變得更好。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説他,他或許還能聽進去一些,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有了自我意識和自尊,我們的忠言逆耳會讓他很不舒服。
如果我們不能採取一種正確的方法和孩子溝通,大多數我們的苦口婆心只會激發孩子的反感和反抗,他們並不會好好地去反思自己的行為,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甚至覺得我們就是故意在和他作對,讓他變得愈加叛逆。
我們先來設想一個十分常見的場景:放學後,孩子回到家裏,不是馬上寫作業,而是先吃零食,吃完零食又看電視,一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寫作業的意思。你忍不住批評了孩子,“你總是這樣,每次寫作業都要拖拖拉拉到很晚。”
當我們這樣和孩子説話後,孩子立馬會暴怒,要麼挑釁地説:“對,我就是拖拉了,行了吧?你説的都對!都是我的錯。”要麼反駁你,“我怎麼拖拉了?我休息一會兒不行嗎?很快,親子之間的大戰就會一觸即發,讓彼此陷入到負面情緒之中,孩子拖拉的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
要想讓孩子改正缺點與錯誤,最重要的一點是,孩子在接收到我們的反饋後,不是把注意力放到對抗我們的情緒上,而是放在反思自己的行為上。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我們需要提高溝通力,掌握負面反饋的技巧,不妨學一學BIC理論,B是behaviour(行為)的縮小,I是influence(影響)的縮寫,C是consequence(後果)的縮寫。我們在指出孩子的缺點、錯誤時,要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客觀描述對方的行為(B),只講事實,不做評價
比如,孩子放學回家後,看了一個小時電視還沒有寫作業,如果我們對孩子説:“你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的”,這就是對孩子拖拉行為的評價,而不是描述孩子拖拉的行為,特別是用“總是”帶有情緒性的評價性詞語,會給人以偏概全,事態嚴重的感覺,讓孩子聽起來非常不舒服,會本能地反抗我們的批評。
正確的做法是我們對他拖拉的行為進行描述,“你五點鐘放學到家,現在已經六點了,你已經看了一個小時的電視,還沒有寫作業。”這就是事實,先讓孩子認可這個事實,為接下來的談話打好基礎。
第二步,説出孩子行為所產生的影響(I),這個影響要是可以看見的,短期的、負面的
我們總在一遍遍地強調孩子的錯誤、缺點,可孩子自己可能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缺點,能帶來怎樣的影響,所以他們並不會着急去改正錯誤,或者認為是父母過於嚴厲,吹毛求疵。
以孩子做作業拖拉為例,我們應該對孩子説:“你做作業拖拉,要做到很晚才能寫完,這會影響你的睡眠,第二天很難準時起牀,睡眠不足,上課的時候就會犯困。”
作業很晚才能寫完、睡眠時間受到影響、第二天上課犯困,這些負面的影響都是擺在眼前的,顯而易見的,孩子自己有切身體會,就容易接受父母的這種觀點。
第三步,説出孩子的行為對他的未來會產生的後果(C),要涉及到他的核心利益,這樣才能引起他的足夠重視。
我們在對孩子的錯誤、缺點進行負面反饋時,要考慮孩子的行為會給他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後果,而不是他的錯誤、缺點給父母帶來怎樣的影響,否則很難引起孩子的重視。
比如,孩子寫作業拖拉,經常寫不完,或者寫到很晚,有些父母就會對孩子説:“你寫作業到這麼晚,害得我不能早早地睡覺,還得給你檢查作業”或者説:“你拖拉到半夜寫不完,第二天被老師批評了,老師又會打電話給我,讓我丟盡了臉。”
這種批評孩子的方式是不對的,我們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會承受怎樣的後果,正確地説法是,“你寫作業拖拉,一旦養成了習慣,你就會發現很多事情不能順利完成,無法做到今日事今日畢,事情攢多了,就完成不了了,學習就趕不上其他同學了,學習效率也會下降,很快你就會從優等生變成差生了。”
這樣一來,孩子就能深刻地認識到拖拉行為最終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後果,那麼,改變便會即刻發生。常有父母抱怨孩子屢教不改,其根本原因就是孩子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父母教育孩子要講究方式方法,在指出孩子的缺點、錯誤時,不能有話直説,要思考如何溝通如何説,孩子才能聽進去,孩子才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才能真正改正,這才是我們和孩子要達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