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
作者:顧建軍(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
中小學階段是學生自我意識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重要階段。此時,伴隨着學生交往邊際的延展和認識的深化,“職業”這一聯繫個人與社會的紐帶,逐漸在學生心中變得具體。這一時期正是進行職業啓蒙教育、為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和社會化水平提高打下基礎的關鍵時期。
開展中小學職業啓蒙教育,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社會經濟轉型升級、職業變遷提檔加速的今天,必要性是多方面的。
有利於填補中小學職業教育的空白,促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職業啓蒙教育與中高等職業教育的有效銜接。讓學生從小接觸各種職業、從中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所在,能夠促進面向人人、面向終生的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健全與完善,為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打下堅實基礎。
有利於強化中小學生生活世界與職業世界的聯繫。據筆者團隊2019年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抽樣調查,近5年沒有接觸過工業生產企業的學生超過半數,近5年沒有接觸過農業生產的學生佔三分之一。開展中小學職業啓蒙教育後,學生可以走出學校圍牆、拓展認知視野,瞭解各類知識是怎樣應用於具體工作崗位的,彌補學習內容與現實發展相脱節的不足。
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認知,樹立積極的職業價值觀。多方調查顯示,目前一些中小學生的職業理想存在偏頗,不願做普通勞動者、不想從事艱苦繁重職業,有的還抱着不勞而獲、少勞多得、賺“快錢”的職業心理。這就需要通過中小學職業啓蒙教育糾正誤區、正向引導。
有利於促進學校育人方式轉變,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培養。當前“雙減負”政策正在全國中小學落實,可利用學校課後服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職業啓蒙教育活動,這樣既能夠豐富學校課後服務的內容與方式,又能夠彌補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短板。
當前中小學開展職業啓蒙教育,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整體規劃、進階設計,結合學段特點,明確職業啓蒙教育的目標定位。在小學低年級,應以“職業感知”為主,幫助學生認識各種職業,初步形成心目中的“職業圖景”。小學高年級,可以強化“職業理解”,使其對職業的社會意義、社會構成有基本認識。初中階段,應注重“職業探索”,引導學生探究常見職業的行為模式,形成職業規劃意識和初步的職業意向。高中階段,應強化“職業準備”,在知識技能、心理生理、意志品質等方面,為未來進入職場作好儲備。
注重職業體驗在職業啓蒙教育中的作用。職業啓蒙教育可以通過職業案例閲讀、行業代表報告、實地考察、與職業人員溝通交流、動手實踐等方式進行,尤其要重視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特點選擇適當的職業進行實際體驗,加深學生對該職業行為特徵、行業準則、社會意義等的認識,體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道理。
充分運用一切資源,協同開展中小學職業啓蒙教育。首先,應注重用好家長資源。家長是孩子職業啓蒙教育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職業選擇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班級、一個年級、一所學校的家長來自不同職業,匯聚起來就是相對完整的職業教育資源。可通過恰當的家校互動方式,讓家長們引導全班、全年級、全校學生感受不同職業的魅力。其次,要用好學校和教育系統資源。尤其是教育系統中的中等、高等職業院校,擁有豐富的職業教育資源,可以溝通設計、精心安排,與中小學職業啓蒙教育形成協同、融通態勢。最後,要用好社區資源、社會資源,注重價值引領,通過開展榜樣示範、走近勞模等活動,促進學生社會責任感、職業道德感、自身使命感的形成與強化。此外,職業啓蒙教育要注意與勞動教育、安全教育、艱苦奮鬥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以及學科實踐等緊密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素養。
掃一掃,觀看視頻“良匠的種子在這裏萌發”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李曉、靳曉燕、蘇雁、劉豔傑、周洪雙、王斯敏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01日 07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