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任何一件事情,方式、方法固然決定着最後的成敗,但稱手的工具往往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事物格局的榮辱興衰。
尤其是在戰爭中,高超的戰爭謀略和戰法不僅關乎着戰局的走向,武器能否勝任戰場的需要,同樣也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深刻影響着歷史的進程。
譬如,馬鐙的發明和冶鐵技術的傳播與普及,使得唐朝以後的北方少數民族異軍突起,碾壓中原漢族數百年;50名英軍士兵僅用4挺馬克沁機關槍就收割了非洲戰場上祖魯族5000人頭;廣島、長崎的原子彈爆炸,更是提前按下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終止鍵”等等。
透過古今中外武器對戰爭深刻影響的事例,足以説明武器不光在古往今來的戰場上決定着戰爭的勝負,甚至在很大意義上往往改變着歷史的進程。高效精準的武器不僅能實現對敵目標的高精度命中,減少非軍事目標的攻擊,同時還能控制戰爭的規模、縮短戰爭的時長。
正是由於先進的武器歷來是點兵沙場的統帥們夢寐以求的“寵兒”。因此,從土地革命時期到抗日戰爭階段,再到後來的解放戰爭,我軍無論條件如何艱苦從未放棄過對威力大、火力猛、精度高的“高精尖”戰場“大殺器”的不懈追求。
然而,在談到我軍武器,往往很多人自然而然地首先聯想到“小米加步槍”。但事實是,從土地革命時期到解放戰爭年代,我軍的武器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善,其中不光有來自於戰場的繳獲,也有我軍兵工廠自行生產的武器。
例如,在殲滅國民黨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編74師戰役中,華野光是在孟良崮中消耗的子彈就有近百萬發、使用的手榴彈近三萬枚,另外,還消耗了33730發各種口徑的炮彈。繳獲了一萬多支各類槍械和7202枚炮彈。
同時,據《華東財辦山東工礦部一九四八年軍工生產統計》的記載,從1946年到1947年,野戰軍的膠東兵工廠生產火炮327門、擲彈筒4330個、炮彈51萬發、子彈424萬發。
由此可見,在解放戰爭年代,我軍非但不是“小米加步槍”的落魄慘況,而且還善於自行製造武器,能夠在對敵軍事鬥爭中儘可能地實現火力的自主研發和強化。
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華野擁有的武器敵軍也有;敵軍擁有的武器華野未必就有,即便我軍擁有自行生產武器的能力,但受限於條件的落後和科研力量不足等客觀因素的制約。在戰場上蔣軍常常能給華野造成致命性的傷害,而華野常常卻由於“器不如人”只能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這種情況在1947年7月的南麻戰役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1947年,粟裕指揮的華野為了拿下被胡璉的整編第11師佔領的沂蒙山革命根據地首府南麻鎮,決定啓用4個縱隊外加華東特縱展開對南麻的圍攻,試圖全殲整編第11師並奪回革命根據地的首府。
此役,由於胡璉採用了“大縱深彈性防禦體系”和子母堡等特殊戰法,華野的每次衝鋒都為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可即便眼睜睜地看着衝鋒的戰士一批批地倒下,華野卻始終無法突破固若金湯的子母堡。
子母堡是由一個班駐守的“母堡”和兩三個戰鬥兵藏身的“子堡”構成,“母堡”與“子堡”以交通壕環環相連。“子堡”能在“母堡”強大密集火力的掩護下,不斷給予密集衝鋒的華野予以重大殺傷,且又因為數量多而分散,華野縱然使用火炮猶如大炮打蒼蠅,不僅沒什麼效果,反而會白白浪費大量珍貴的炮彈。
對付這種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新型防禦堡壘,華野剛開始用密集陣型衝鋒,後來又組成爆破小組,以炸藥包來逐個爆破。但由於子堡的數量實在眾多,而炸藥包又得在機槍手的掩護下接近碉堡,實施爆破的效率低下不説,一旦炸藥包遇水就會啞火,爆破任務便會失敗。而在南麻戰役中,華野組成的爆破小組就是因為突遭大雨,炸藥包失靈最後不得不在蔣軍合圍前夕撤離戰鬥。
事後,華野戰史記載説:“所有參加南麻戰役的華東野戰軍部隊,都不承想到子母堡竟如此難攻”。而也就是因為華野在南麻戰役中吃了子母堡的大虧,使得華野此後戰局急轉直下,甚至白白丟掉了整個沂蒙山革命根據地。子母堡給華野全體官兵留下了刻骨銘心的慘痛回憶和教訓。
此後,根據國民黨軍隊守備戰術的提升,粟裕在濮陽展開了為期一個月的新式整軍運動。在重新整訓中,粟裕針對火炮打子母堡“大炮打蒼蠅”使不上勁兒等尷尬問題,經過多番摸索終於掌握了克敵制勝的“無聲炮”。
“無聲炮”的首次大展神威發生在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不久的開封戰役。
1947年6月,根據中央軍委和毛主席“三軍配合,兩翼鉗制”的部署,劉鄧大軍以千里疾進、擺脱大後方的方式直插大別山地區,同時陳賡的太嶽兵團與粟裕的華野兵團分列劉鄧大軍左右後方兩側,三大兵團形成了“品”字形的掎角之勢。
這種戰略態勢大反攻雖然有效牽制了蔣軍的兵力,讓敵人的兵力趨於分散,並給敵軍的有生力量造成了重大消耗。但伴隨着時間的推移,三大兵團無後方作戰糧食、武器等軍需無法得到有效供應,在消耗敵人的同時己方的外線作戰也難以為繼。且蔣軍在中原地區投入了6個機動兵團,三路大軍中的任何一路都幾乎沒有單獨取勝的機會,而三路大軍倘若集結殲敵,卻又往往失去戰機。
在這種情況下,中央軍委打算讓粟裕拋棄後方,先期率領3個縱隊於1948年夏秋之際渡江南進。針對黨中央的安排,粟裕經過仔細分析提出暫不渡江,在江淮一帶打一場大殲滅戰的戰略設想,在多番爭取下中央軍委同意了粟裕的構想。
但中央同意粟裕想法的同時,要求粟裕在4至8個月內,殲滅5萬至10萬敵軍。就當時的形勢來説難度非常大,蔣軍由於此前吃了粟裕“分而殲之”的大虧,都不敢單獨行動,這便給華野尋找戰機制造了很大困難。而彼時的朱老總又要求粟裕務必先殲滅盤踞於魯西南的邱清泉整編第5師。
按常規思維,下級往往會向上級領導立下“保證完成任務”或“完不成任務提頭來見”等“軍令狀”。可粟裕並沒有盲目服從,也沒有按常理出牌,而是將首要進攻目標定在了開封。
開封,古稱汴京,乃北宋王朝之京畿要地,其地處黃河之濱和中原腹地,戰略位置極其險要,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粟裕看來,悖逆朱總司令的命令而將開封作為首選攻擊目標,主要的原因就在於魯西南地形狹窄不利於大兵團作戰,且邱清泉戰鬥兵員數超過兩個整編師,部隊清一色美式裝備,戰鬥力較為強悍。
而開封城內蔣軍守敵雖號稱3萬餘人,但實際上僅有李仲辛的68師119旅355團和部分地方保安部隊,內部建制混亂、派系林立,戰鬥意志薄弱,稍有風吹草動,即作鳥獸散。
開封作為華野開刀祭旗的第一個目標後,粟裕計劃以3個縱隊攻打開封,其餘各縱隊主力用於阻擊邱清泉第五整編師南下救援。
從當時情況來看,民國年間開封城是河南省省會,且戰略位置極其險要。因此,在華野進攻前,開封城裏裏外外構置了“大縱深彈性防禦體系”和“子母堡”,整個城防幾乎做到了萬無一失,且中央軍的邱清泉整編第5師尚在不遠處,開封城可以説是裝在保險櫃裏的“金鑰匙”。
粟裕的目標除了拿下開封城這座戰略位置重要的城池,以從政治態勢和軍事格局上給予蔣軍重重一擊,粉碎敵軍的豫東會戰。更重要的目的還在於,粟裕試圖以開封為“誘餌”,誘使魯西南的邱清泉整編第5師南下進入淮河流域,從而實現“圍點打援”大量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戰略目的。
當華野按照粟裕“圍點打援”的作戰計劃向開封發起猛攻時,起初,開封城守軍認為華野攻打開封不過是聲東擊西,以調動國民黨兵力,便於其在魯西南與邱清泉兵團決戰,甚至在向上級的報告中開封守敵作出了“開封無真正戰鬥”的誤判。
但隨着華野進攻勢頭的不斷加劇,方寸大亂的開封守敵頻頻向南京方面告急:“共軍決非佯攻開封,意在速戰速決,請火速增援!”
其實,這是粟裕的高明指揮策略。粟裕為了達到“圍點打援”的效果,命令部隊猛攻開封城初期。龐大的由子母堡構成的“大縱深彈性防禦體系”給華野製造了不小的障礙。
華野為了突破蔣軍層層設防的子母堡,於是,便使用了專克子母堡的攻城神器----“無聲炮”
“無聲炮”在濮陽整訓練兵時,最開始源於官兵以班、排為建制,使用小塊炸藥包的投擲來對付數量眾多的子母堡的戰法。不過,當時使用小塊炸藥包來破襲子母堡儘管能取得不錯的效果,但由於戰場上敵人密集的火力壓制,縱身站立去扔小炸藥包危險係數非常大。因此,後來再經過進一步摸索,華野戰士發明了以迫擊炮、六〇炮和擲彈筒為發射裝置,將小型炸藥包打到敵軍子母堡陣地去的新型“大殺器”。
由於小型炸藥包從迫擊炮、六〇炮和擲彈筒裏打出來時,聲音非常微弱,而炸藥包在空中向敵軍陣地飛去的過程中也不會發出任何的聲響,故此,華野戰士將這種看似老土但卻非常適合戰場的武器命名為“無聲炮”。
相較於體積笨重、耗費炮彈的重炮,“無聲炮”不僅重量輕、攜帶方便,且以小型炸藥包為炮彈,打出去後爆炸威力巨大,往往一個“無聲炮”拋擲出的小型炸藥包即可摧毀一個“子堡”,這樣一來,原本固若金湯的子母堡到了華野“無聲炮”面前就變得不堪一擊了。
粟裕巧用“無聲炮”打援還自創了一個“轉折點理論”。粟裕認為,如果敵軍增援部隊是大兵團,戰役的轉折點必須來的越早越好,最好是在戰役進行到1/3甚至1/4的時候到來,如果做不到,這個轉折點也至少得出現在戰役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否則,時間緊張,攻城部隊屆時就不得不撤圍,仗就變成了“夾生仗”。
因此,開封戰役一開始,粟裕督戰非常緊迫,對攻城部隊的要求是充分利用“無聲炮”迅速突破城外子母堡防線,當華野攻入城內,依然繼續使用“無聲炮”轟炸守敵的“大縱深彈性戰略防禦體系”,但此時卻減緩了進攻的頻率,讓敵軍產生十萬火急的焦慮心理,促使守城之敵不斷催促邱清泉兵團來援,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粟裕也把攻城的大部隊都調往打援前線阻擊邱清泉兵團。
這樣,開封城就變成了華野隨時都可以吃到嘴的一塊肉了,而攻城的大部隊的到來,就會使得阻擊力量得到極大增強,邱清泉任憑人數再多,武器再精良,也難敵華野預先的算計。
經過粟裕巧用“無聲炮”精準抓住了戰役的“轉折點”,邱清泉兵團死命地向開封增援路途中被華野迎頭痛擊,一仗便損失了4萬餘人。粟裕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輕而易舉完成了“軍令狀”中的最低目標。
事後,蔣軍豫東會戰計劃全線告於落空,惱羞成怒的蔣介石眼見敗丟開封,情急之下居然親臨開封上空督戰,甚至為了奪回開封,蔣介石命令“東海”、“黃海”、“渤海”三大機羣對開封城進行轟炸,光是一日投擲的炮彈足足就有20噸,但卻依舊沒有挽救回開封蔣軍在華野“無聲炮”的猛轟下慘遭覆亡的命運。以至於蔣軍至死都不明白華野哪兒的威力兇猛的“大殺器”。
當戰爭的硝煙在歷史黃沙的掩埋之下,一切都已隨風而逝;當無數的科研工作者用他們的生命鑄就瞭如今的大國重器,誰又會追憶起當年為了新中國無私奉獻的英雄們呢?唯有時間才會永遠鐫刻下那些屬於一個民族英雄們集體的回憶,致敬偉大的科研工作者,你們永遠都是一個民族永恆不滅的記憶。
我是歷史偵查處,下期精彩內容,我們再見,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敬請訂閲公眾號歷史偵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