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楊秀清為什麼只派林鳳祥、李開芳率兩萬太平軍北伐?

由 納喇曉枝 發佈於 經典

仔細回顧當時的形勢,太平天國的這個決策就不難理解了。
1、太平天國的北伐是在認真思考當時形勢下做出的慎重決策;
2、北伐的第一個目的基本得以實現,對太平天國中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積極影響;
3、太平天國北伐的總體規劃中,林、李的這2、3萬人只是其中的先頭力量,但因整個戰局影響,後續計劃沒有展開,導致北伐徹底失敗。

1853年,太平軍攻取金陵後,又分兵攻取了鎮江、揚州,聲勢大振。起初,楊秀清的本意是“聲言欲至蘇州”,繼續東下,打下富庶的蘇浙地區。此時,從廣西一直追過來的向榮所部圍追而來,17000人在天京、鎮江附近紮下,建立了江南大營,不但阻塞了太平軍東下蘇南的路途,還直接威脅着天京、浙江;同時,琦善所部17000人建立了江北大營,圍攻揚州。
太平天國面臨着兩個選擇:
(1)、集中兵力,打攻堅戰,殲滅江南、江北大營的重兵。
(2)、繼續打運動戰,向清軍薄弱地區發展,贏得戰爭主動權。
這兩種打法,洪秀全、楊秀清都不陌生。

太平軍軍興之初,就曾與向榮長相對峙,一耗就是幾個月。但結果無一例外:大清各地援軍源源不斷開來,地盤狹小的太平軍難以為繼,被迫轉移。
此時,儘管太平軍已與軍興之初不可同日而語,但敵強我弱的總體力量格局依然沒有改變。太平天國只有天京、揚州、鎮江三地,地盤狹小、物資匱乏,大軍在天京周邊長相對峙絕非上策。
這些清軍,尤其向榮所部,是從廣西一直尾隨過來的精鋭,如果太平軍能吃掉他們,恐怕早就吃掉了。
而在後來的戰爭實踐中,也一再表明:在水網縱橫、地形複雜的金陵周邊地區,想通過直接進攻,殲滅立穩腳跟的敵軍絕非易事。

後來的雨花台大戰中,李秀成曾以絕對優勢圍攻曾國荃湘軍,就是打不下。而兩次大破江南、江北大營,無不是以運動戰,削弱、調動嚴密駐防的敵人後,才一舉取勝(而不是通過漫長、艱苦的拉鋸戰)。
此時的洪秀全、楊秀清,如果貿然對江南、江北大營發起直接進攻,很可能既無法殲滅敵人,反而會在對峙中形勢進一步惡化:清軍各處援軍、物資陸續抵達,圍攻天京。
而第二個方案,則是太平天國對過去戰爭經驗的汲取。
永安突圍後,太平軍正是果斷改變策略,果斷髮起運動戰,向大清廣大防禦薄弱區域大膽機動,才不斷髮展壯大。
因此,太平天國此時的總體戰爭指導思想是:

(1)、天京戰場附近,收縮防禦,加強江防,防禦清軍精鋭;
(2)、分兵向敵人防禦薄弱區域進軍,打亂清軍部署,進一步發展太平天國力量。
此時大清能調動的精鋭悉數佈置於天京周邊,太平軍具備避實擊虛,向敵人薄弱地帶發展的條件。
北伐、西征正是太平天國高層在這個大背景下做出的慎重決策。
太平軍攻入天京時,浩浩蕩蕩,號稱五十萬大軍,可是,實際上,大多數是隨軍家屬、女兵,能戰之兵也只有10萬左右。

這10萬軍隊,承擔着多樣的戰略任務。
(1)、天京、揚州、鎮江三地不容有失。
既然太平天國要建都天京,那這三地就不容有失。由於面臨着35000清軍的直接威脅,同時,還必須進行復雜的防諜、治安等基本工作,太平軍留下了約5萬軍隊防禦。
(2)、西征在所必行。
幾十萬人在天京附近,不管是戰鬥部隊還是普通居民,都需要吃飯,靠這三城的糧食顯然不足以支撐。
因此,即使僅僅是為了保衞天京,太平軍也必須向安徽、江西產糧區發展。
(3)、北伐勢在必行。

由於西征的一大目的是為了獲取糧食、物資,因此,西征軍攻取一地,就必須有效控制一地、穩紮穩打,因此,如果沒有北伐,西征仍然是一種正面對抗,對敵人的牽制有限。
而就全國局勢而言,大清的統治中心在北方,僅僅進行西征,不能打亂山東、河南、直隸等地清軍的部署。也就不能起到通過運動來調動、削弱清軍的目的。
因此,北伐軍的作戰特點是:不貪攻城,兼道疾行,打亂清軍在北方的部署,牽制清軍的力量。
而且,受限於當時太平軍的總兵力,以及保衞天京和西征所必須投入的軍力,太平軍初期最多拿出2、3萬人進行北伐。

從結果上看,北伐軍牽制、吸引清軍的目的基本上實現。
(1)、牽制了清軍對天京戰場的增援力量。
北伐開始後,太平軍橫掃淮北、河南,使兩地的物資、糧餉難以供應江南、江北大營。其中,大清的規劃中,河南、淮北,就是江北大營的大後方。
而大清為了圍剿、防禦這支飄忽不定的北伐軍,從陝甘、察哈爾、直隸、黑龍江、吉林各地不斷抽調兵馬,使這些部隊不能南下威脅天京。
(2)、吸引了天京附近的清軍。

同時,江南、江北大營的清軍不但無法得到補充、加強,反而要不斷抽調力量到北方攻擊北伐軍。
北伐軍一出動,原屬江北大營的勝保立刻領軍堵擊、尾隨。
而江南大營向榮在1854年的奏報中也提到:臣軍精鋭,盡已調出。存營不足不滿五千,出去疲病守營,出隊僅一千餘人。
看來,在北伐軍的牽制下,天京周邊清軍大幅削弱,原本是主戰場的天京周邊,已經淪為次要戰場。雙方攻守已經易勢。

當然,北伐的終極目的,自然是要推翻清朝。以這個戰略目標而言,2、3萬人實在是不夠。
有證據表明,在太平軍的總體規劃中,林、李的這2、3萬人,絕非原計劃的全部力量,太平軍本計劃不斷補充、加強北伐力量,但因總體戰局影響,未得以實現。
1853年5月29日,楊秀清誥諭林鳳祥:
其左軍及右軍諸路兵士,於初十日起行,至十一日俱各回朝,現在鋪排鎮守天京···爾等速急統兵起行,不必懸望。
此時,距太平軍啓程北伐不過一月。
看來,從北伐一開始,太平軍就計劃了其他兵馬用於北伐。但因各處戰事緊張,增兵一事不斷北擱置。
而據林鳳祥、李開芳被俘後的供詞。在太平軍攻入直隸後,奉命駐於靜海、獨流,等待天京援軍到達,再一起攻破北京。
在後來太平軍援軍期間,太平天國對親日綱、胡一晃的封號,也可見太平軍的計劃。

經營廬州的胡以晃被封為豫王,北伐援軍主將秦日綱被封為燕王。
此時,湘軍尚未崛起,太平軍西征已在安徽、江西、湖北取得重大進展,直入湖南,發展迅速。如果一切順利,太平天國似乎有從皖北發起經略河南,秦日綱統軍入直隸、山東,領導林、李作戰的構戰略構想。
可惜的是,湘軍崛起,太平軍湘潭大敗,西征轉入守勢,太平軍必須緊急調兵鞏固西征成果,秦日綱在舒城失敗後,就只能以“北路官軍甚多”,無法北進了。
太平天國北伐及兵力分配是洪、楊在評估各方力量後的慎重決策。
事實上,由於大清的虛弱,整個北伐期間,北伐軍大部分時間並未落入明顯的兵力劣勢。

一方面,由於大清兵力多而分散,北伐軍往往能以其機動靈活,獲得兵力優勢。而大清則始終未能在戰場上形成絕對兵力優勢。
即使是在北京受威脅最大的時候,清軍的僧格林沁、勝保,也只湊集了4、5萬人的機動部隊。另一方面,由於大清統治無方,太平軍所到之處,往往很容易就招集起數萬,甚至十萬大軍。
在林鳳祥的奏報中,也曾表示:兵馬紅藥(火藥)都不缺,只缺穀米。因此,洪、楊對北伐、西征的部署並不是頭腦發熱。但是,洪、楊,低估了大清的戰爭潛力。
如果沒有民團等“體制外”力量的參與,太平軍原本有機會在北伐、西征中獲得更多的支持,取得更大的戰果。

北伐、西征中,大清的正規軍隊常常表現一般,但民團等“計劃外”力量給太平軍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而最終,正是湘軍“計劃外”的崛起,埋葬了太平天國。
這些團練,他們原本是大清體制外的力量,他們本來與滿清貴族並非鐵板一塊!如果太平天國的政治主張、施政方法靠譜一些,他們未必會死死跟隨大清。
因此,我認為:太平天國以2、3萬人北伐,不算大錯特錯。北伐對太平天國的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但是,單純地從軍事角度來説,當他吸引敵軍目的達到,而後續部隊遲遲無法抵達時,是否應該繼續原計劃(尤其是否應在靜海、獨流死守等待千里之外遙不可及的後續部隊),值得反思。
從總體説,他們在政治主張上的離經叛道,使他們與整個中華傳統文化為敵,無法充分動員民眾、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最終失敗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