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刑部冤案一事,康熙帝為什麼更希望老四胤禛來審理!
在雍正王朝中,關於刑部冤案一事,存在很多疑點:
比如為什麼劉八女會選擇跟自己有仇的張五哥頂罪?比如阿蘭並不知道當初借宿的是十三阿哥,她是怎麼找上門的?比如老八胤禩,賑災不接,追欠款不接,偏偏接了刑部冤案?
而通過這幾個疑點的層層揭開,我們不難發現,刑部冤案其實是老八胤禩做的一個局,一方面他急於摔掉任伯安這個包袱,同時也是藉此打擊太子胤礽一夥。
那麼作為睿智的康熙帝,他為什麼會同意老八胤禩接下這個差事呢?面對老四胤禛的生病,他又是什麼態度?
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老四胤禛生病不能接刑部冤案,康熙帝為什麼很失落?
一、
其實看二月河的小説原著《雍正皇帝》可以得知,阿蘭確實被老八胤禩收買了,雖然劇中給阿蘭洗白了,但是洗的還不夠徹底,多多少少還隱藏着老八胤禩的影子。
其實一開始老八胤禩並沒有想過要扳倒太子胤礽。
但是事情的發展總是讓他多想,以老八胤禩在江南的勢力,不可能不知道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的行走路線,也必然會知道他們曾經經過江夏鎮。
所以對江夏鎮發生的一切也就不會不知,這也是後來年羹堯血洗了江夏鎮後,老八胤禩一直懷疑老四胤禛的原因所在。
因為當時的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名義上是太子胤礽的手下,他們的所作所為都代表太子胤礽的得失。這也是康熙帝不滿意太子胤礽對賑災的老四胤禛評價的體現。
有人認為,可能是在江夏鎮老十三胤祥就透露了身份,這才導致阿蘭找上的門。
如果真是那樣,阿蘭會瞞着張五哥,張五哥還會心甘情願去頂罪?
而且這一路審判都對張五哥不利,眼看明天就要砍頭了,阿蘭才想到找老十三胤祥?這根本不合邏輯,如果早就知道那晚是十三阿哥,阿蘭必然不會拖到最後一天才找上門,萬一人不在家,豈不是搭上了哥哥性命?
而且阿蘭又不是僅僅認識老十三胤祥,還有老四胤禛呢,她怎麼就正好選擇了俠肝義膽的老十三?顯然背後有高人指點,其實這個幕後指點人,就是老八胤禩!
並且,後來老八胤禩審理這個案子的時候,任季安和劉八女相當配合,毫無防備。可惜最終在他倆簽字畫押之後,老八胤禩突然臉就黑了,這倆人立馬傻眼,這也説明這一切都是老八胤禩的策略。
目的很簡單,就是扳倒太子胤礽!
二、
而老四胤禛,作為張五哥的熟人,他為什麼不接審理刑部冤案這個差事呢?
實在這個問題上,他是想接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他想表現,就像當初追繳户部欠款的時候,鄔思道説的那樣:
>“如果王爺您也不願意接這個差事,那麼皇上不是連一個願意為他分憂的兒子,都沒有了嗎?”
可是刑部冤案一事,並不是他一個人想接,而是有其他皇子也想接,原因就是因為這件事牽扯到了太子胤礽。
其實通過前面兩次事件,尤其是追繳户部欠款一事,康熙帝批評了老四胤禛,這讓老四胤禛心中很不是滋味。再聯想到康熙帝跟他討論的“孤臣”思想。
他有點明白了,康熙帝重點應該是放在“臣”字上,而老四胤禛顯然理解成了“孤”字。也就是説,康熙帝更希望看到老四胤禛去得罪人,做好了差事功勞是太子胤礽的,做差了,責任都是老四胤禛的。
康熙帝也明白,刑部一直歸太子胤礽管,只要查下去,很可能會查到太子胤礽頭上。不僅他這樣認為,鄔思道同樣這樣認為,這才是鄔思道為什麼阻止老四胤禛接刑部冤案差事的根本立足點。
那就是不管誰接,都會查到太子胤礽頭上,而且都能查出太子胤礽有罪,並且很可能是大罪,到時候康熙帝廢掉了太子。查案的人反倒成了眾矢之的,畢竟太子胤礽一黨人數眾多,端了這麼多人飯碗……
這也是老四胤禛猶豫的地方,他必須要猜測康熙帝的意思,到底是想保太子,還是想廢太子?
而之前的表現來看,康熙帝顯然更像是要保太子胤礽,不然的話,不會對太子賣官的事不採取措施,甚至還幫他批准了這些官員。
老四胤禛猶豫的地方,就在於,康熙帝是不是暗示他去保太子?
這也導致鄔思道以出走相逼,就是不想讓老四胤禛接下這個案子。
其實鄔思道話只説了一半,有一半的話他沒有説完……
三、
那就是,老四胤禛一旦接下了這個案子,那麼不管最終結局如何,他都離皇位更遠了一步。
而鄔思道從入住老四胤禛府邸的那一刻起,他就是奔着帝師來的,也就是要扶老四胤禛上位!
當然,他們倆怎麼想,並不影響最終結局,關鍵是康熙帝是怎麼想的?
這就是涉及到這個刑部冤案的設局人了,康熙帝頭腦發熱,一時衝動,劫了法場,救了張五哥。可是救人容易,眾人卻要討説法,康熙帝就面臨選擇了,這個案子查不查?
不查也不行啊,畢竟法場是自己劫的,不然臉面何在?
如果要查,那麼就要想好可能的結局,如果最終查出來太子胤礽無罪,那麼萬事大吉。可是一旦查出太子胤礽有罪,這怎麼辦?撤還是不撤太子?撤了後,誰來承擔撤太子的罵名?
而此時的康熙帝並沒有做好撤太子的準備,顯然第一種方案最合適,這也是他選拔人才的最初出發點。
顯然,這個案子讓老四胤禛查最合適,最好再帶上老十三胤祥,這樣就雙保險,肯定查不到太子胤礽頭上。
我們看後來辦案時,老八胤禩就是瞞着同是欽差大人的老十三胤祥,目的就是怕阻攔。
而如果老四胤禛不接這個案子,給康熙帝的感覺,就是心裏有鬼,這不是他的性格。並且懷疑他跟太子胤礽不一條心了,這就跟當初給他定位“孤臣”產生了矛盾。
對於老四胤禛來言,如果按照康熙帝的意思,查不出太子胤礽的罪過,毫無疑問,他再次幫了太子,那就真的成為“孤臣”了。不僅太子胤礽不記好,還會遭受其餘皇子的打壓,跟皇位基本無緣。
如果他查出了太子胤礽的毛病,那麼康熙帝就會認為老四胤禛這是落井下石,毫無兄弟情義可言,一旦給定性為這個理由,他就更跟皇位無緣了。
後來康熙帝評價老八胤禩“其心可誅”,正是這個結局的最佳闡述。
所以,只要老四胤禛接下來這個差事,幹好幹壞,都是跟皇位無緣。
四、
那麼最終老四胤禛為什麼沒有接呢?
其實不僅老四胤禛跟鄔思道討論良久,連上書房的幾位大臣面對這件事時,也是意見不統一。
比如佟國維和馬齊他倆是推得一乾二淨,理由很簡單,也非常冠冕堂皇,那就是皇家的事,自己哪能插手?
而最懂康熙帝的張廷玉,確實揣摩聖意最佳,他提出最好讓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來查案。他的這種舉薦,很明顯,是説到了康熙帝心坎裏,畢竟他倆確實是想保太子胤礽。
其實張廷玉不僅僅在這裏表現的保太子,包括後來的燒老八胤禩奏摺,説什麼沒看到;八大山莊被圍,也是張廷玉提醒康熙帝看一下太子的調兵手諭,會不會有人陷害太子;後來舉薦新太子時,張廷玉更是直接舉薦廢太子胤礽。在這一點上,張廷玉一直緊跟着康熙帝的步伐,他的喜好,就代表康熙帝的喜好!
後來老四胤禛終於還是聽了鄔思道的話,巧妙地把自己搞病了,等於告訴康熙帝,不是不想保太子,而是條件他不允許啊,是不是啊,皇阿瑪?
聽到這個消息,康熙帝確實很失落,最終讓老八胤禩來查,還不忘加一個老十三胤祥。
而老八胤禩的手段也很高明,他按照計劃,詐了一份口供,其實也不算是詐,太子胤礽自己確實也不夠乾淨。肖國興的口供連夜送到了康熙帝手中,目的也有兩個:
一是向康熙帝表明態度,自己並沒有公開太子胤礽的罪證,也無意扳倒太子,希望康熙帝不要誤會。其次,則是試探康熙帝對太子胤礽的態度,如果不滿,則會公開罪證,如果要保,則不會公佈。
只是最終的結果並沒有讓所有人滿意,康熙帝也不滿意,太子胤礽也不滿意,老八胤禩更不滿意。
本來這次刑部冤案,太子胤礽有點冤枉,這種事也不是他指使的,甚至他都對底下的人大發雷霆,只不過他心還善良,想要保他們,結果不僅沒保成,還把自己搭進去了。
於是最終展現給人們的結局是:太子有罪,老八胤禩故意扳倒太子!
這個結局是康熙帝最不想看到的,估計他拿到口供的那一刻起,非常埋怨老四胤禛,早不病晚不病偏偏需要你的時候你病了,但是埋怨歸埋怨,反而是這次事件後,老四胤禛成為了康熙帝下一個儲君人選!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上期回顧:雍正王朝中從沒進過京的阿蘭怎麼找到的胤祥?背後秘密鮮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