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之敗,敗於中央中樞的腐爛。鉅鹿之戰前夕,先祖章邯指揮的秦軍,雖然九戰九捷,鋒鋭亦受損,更要命的是後勤已成問題,糧草接濟不上。趙高做梗,運出的糧草本來就不足,一些途中又遭亂軍截獲。
鉅鹿之戰前夕,秦軍的糧草,已不足以支持大兵團作戰。曾為上將王翦麾下,執掌器械營的先祖章邯,對於包圍了鉅鹿的王翦之孫王離,率領的長城軍團,寄予厚望。他認為大局已定的最後一戰,秦軍志在必得,所以拿出所能籌集的糧草,盡全力保證王離軍團的後勤供應,未料到此前敗退的項羽,此時能一戰成名,使秦軍功敗垂成,此前的勝利化為泡影!
蟻多咬死象,楚軍愈戰愈勇,阻擊先祖救援,王離的十萬邊防軍精鋭被殲滅!民心降楚,再無後援,先祖指揮的秦軍已成孤軍,泥淖中不可自拔,進退兩不及岸!
公元前207年6月,先祖以和談為緩兵之計,而項羽也以范增的“許而擊之”之計,派兵夜間渡過漳水,乘秦軍不備襲擊秦營。7月,糧草同樣匱乏的項羽,不得不與先祖和談。先祖面對現實,為了留存社稷,再圖復興,委曲求全,提出他親自回咸陽,勸秦二世去帝號,承認諸侯王號,雙方罷兵,秦軍徒身返回故地。項羽范增應諾。先祖把二十萬秦軍交給董翳、司馬欣後動身。當他暗中回到咸陽時,秦二世已被趙高殺害。先祖會同公子子嬰,挽救社稷,誅殺趙高,尊子嬰為秦王。項羽范增趁先祖不在軍中,再次出爾反爾,使出絕户計——與司馬欣(項氏故交)密謀,以封王為條件説服董翳,以秦軍在新安有暴動跡象為藉口,隔離董翳,再以移營就食為籍口欺騙秦卒,將餓了三天的他們,陸續帶走殺害,以反制先祖!10月先祖回到軍中時,所部已成新鬼,大慟悲聲而無力迴天了!
10月,劉邦兵指關中,子嬰按此前先祖與項羽的約定投誠。11月,項羽帶兵進入關中,再次撕毀此前與先祖的盟約,又屠殺了秦王子嬰及秦室宗族,劫掠財富,焚燬了富麗繁華的咸陽城!此時手裏已無一兵一卒的先祖,已毫無反手之力了!大屠殺開始前,先祖已聞到了血腥味,作為秦室姻親的他(夫人為秦始皇的公主)前去勸説項羽,卻被軟禁於楚營,待到被釋放時,咸陽城已化為灰燼!
12月,項羽以為天下已定,三分關中,封司馬欣為塞王,管轄咸陽以東至黃河的地方,封董翳為翟王,管轄上郡(今陝北一帶),封先祖為雍王,管轄咸陽以西地域,封劉邦為漢王,統轄漢中一隅,巴蜀另有所封,自此,秦故地被四分五裂。項羽封先祖為王並非善意,目的在於防範劉邦過秦嶺出兵東向擴張。
先祖為雍王,定都廢丘(今興平城南),發展農業生產,恢復社會經濟,收攏脆弱的民心,鼓勵民間生育,欲圖東山再起。項羽坑殺20萬秦軍,又屠殺了秦室宗族,劫掠財富,焚燬了咸陽,唯獨當年帶着關中子弟東向的三位秦將得脱,且之後又封王,使關中百姓大失所望,將對殺人魔王項羽的仇恨,更轉嫁到他們三人身上。三秦父老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並不擁護他們,而對此前先於項羽到關中的劉邦,那“約法三章”的安民策略很有好感。秦地壯丁50萬人,被任囂、趙佗帶往嶺南拓土固邊,其餘壯丁在東征平叛的戰爭中,傷亡殆盡,關中所餘幾乎都是老幼婦孺,一時再無戰鬥基礎了!
公元前206年初,漢王劉邦拜韓信為上將。5月,十幾萬漢軍翻越秦嶺來襲。先祖令封出山峪口,阻擊漢軍於陳倉。劉邦見狀欲退兵。趙衍獻計:聲東擊西,從它道出山,出其不意,攻其側背,必可獲勝。劉邦令曹參所部從子午道進攻,吸引雍軍前往會戰,再由韓信指揮漢軍主力,突然出擊陳倉,擊敗陳倉守軍。兩萬雍軍老幼皆有,僅有一戰之力,陳倉戰敗,在好疇(今乾縣境內)集結,再戰劉邦韓信大軍,覆敗。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望風而降,獨雍國苦力支撐。士風民氣盡失,巧廚難為無米之炊,獨虎鬥不過一羣狼,先祖無奈退守廢丘,欲以城池堅固,儲糧充足,拖垮漢軍,等待救援。
公元前205年5月,漢軍久攻廢丘不下,韓信向劉邦獻計:引南歸木馬澤與渭水的河流,水淹廢丘。廢丘遭圍困近年,並無救援,城內糧草減少,倒斃兵民日多,此時大水淹來,先祖無力迴天,於6月中旬下令開城放生。時年49歲的先祖章邯,恐後人皆有性命之虞,令長子、次子休妻,將妻子遣返孃家,又令13歲的第三子,改章為張,永不復姓,隨三位貼己家人,隨人流出城,隱身終南山中,落籍庶民,傳繼香火。望着一步一回頭的幼子,淹沒於人流,他仰天大笑,拔劍自刎,以謝天下!身邊的夫人和長子、次子等,撫屍大哭,亦拔劍自殺,追隨大人而去……
大人這位流落終南山南麓,佛坪的第三子,就是我的祖先。時隔二十多年後,他的堂兄章直岀仕漢朝為巴東將軍。一日提起伯父的舊事,黯然至泣下,帳下一位來自關中的幕僚説:將軍的伯父,還有一個兒子活着,有人在夜間見過他到廢丘祭祀父親,哭聲不忍卒聽!章直大人聞訊大喜,當即派人多方打聽,終於在佛坪找到堂弟,為他在廢丘重建家園,守護其伯父的陵墓。由於巴東位於關中之南,我的祖先就將自己的居地稱為“南佐”,以張姓傳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