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古代人是怎麼和外國人語言交流的?

由 緱風彩 發佈於 經典

在我國曆史上由於地域遼闊,而且資源眾多,與周邊國家也存在着很多交流,所以我國曆史上很早就有人從事翻譯工作。

早在西周時代為了方便交流,就有了專管翻譯的官員,在當時的文獻當中稱他們為像胥。由於當時人們流動領域的限制,他們交流的對象也僅限於周邊的少數民族。

到了漢代國力強盛,中外交流也不斷髮展,翻譯人員不斷增加。漢武帝時期設置了大鴻臚,下面設置的翻譯官,就是專門負責對外連接的

而在朝廷和西域各屬國當中設置譯掌,就是為了主持翻譯工作和旅行是接任務的。到了三國時期,翻譯工作已經得到了相當大程度的發展,從事翻譯的人員也越來越多,翻譯機構的組織也在不斷的擴大和完善。在這個時期翻譯又有了新的名稱,叫做譯使。他們的任務就類似於如今的對外翻譯,專門負責外國使節來我們國家或者我國使節出使外國時的翻譯工作。

翻譯官是翻譯工作的核心和靈魂,他們必須要精通兩國的文字和語言。在古代翻譯官一般有這幾個來源,最初就是那些住在兩國交界地方的人,由於他們生活的地方處在兩種語言的過渡地帶,所以他們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多種語言。比如古代絲綢之路上上的許多原著民和商人就具備這種條件,僧侶也是最早從事翻譯的人員之一。

在隋唐以前,尤其是兩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國家的分裂和戰亂,民眾的生活充滿了動盪,所以佛教很盛行。當時的人們利用佛教的學説來獲得精神上的安慰和對現實的逃避。由於中國不是佛教的原產地,所以一些佛經還得需要從外國引入。這個時候的翻譯機構叫做譯場他們主要負責翻譯古代的佛教經書。這些機構不僅國家級別的,還有許多是私人籌建的,所以一些僧侶也就此成長為了翻譯家,對我國的翻譯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

從明朝開始,因為交通工具的逐漸發達,取得中外交流變得非常普遍,所以早在明朝開國時期就設立了專門的翻譯機構,當時叫做四譯館,選取了專門的人員來學習外國語言,但是因為當時大家都不夠重視,許多人把這一項工作當成一個閒差來處理,後來因為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才重視起來翻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