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建築塵封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剛才我們説,私鑄肯定是賠錢的,但如果在朝廷發行的制錢上做文章,能不能牟利呢?就是偷偷讓足兩的制錢變成莢錢,通過這個辦法來剋扣下一些財富,這個倒是可行的。
正因為古人不傻,所以古人不會傻到靠偽造錢幣去牟利。
中國古代盛行於民間的一般是銅錢,銅錢屬於金屬幣,金屬幣這個東西吧,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幣值與價值是差不多的,半兩也好,五銖也好,不都體現的是它的幣值嗎?錢要是重量太輕,人家就知道這肯定是偷工減料了,幣值與市場價值嚴重背離,這就是古代的假幣了。這種錢要是流通到市場上,你好意思花,商家都不好意思收,墊一墊就知道是假的,流通不起來啊,慢慢就消失了。
而且,中國銅儲量本身就不大,封建王朝生產力又不高,官方造錢尚且力不從心,更何況民間呢?所以朝廷根本不需要提防民間有人造假幣,更需要提防的是世家、豪強、諸侯,因為他們有這個財力去造假。但問題是,古代封建王朝有頭有臉的勢力也就那麼多,而且一旦有大量銅資源的異動,朝廷也很容易發現,所以即便有能力造假,也很難去遮掩。
但你説古代真的沒有假幣嗎?當然有。
朝廷公開造假幣,那哪裏還管得了民間?於是民間也開始私鑄,後來西漢朝廷為了減輕一些自己的負擔,索性允許民間私鑄貨幣,於是大量莢錢流通於市場,而且貨幣越來越輕,幣值越來越低,於是市場開始出現問題了。
這才有後來漢武帝將鑄幣權收歸中央,鑄造五銖錢,流通於世。
於是在民間就經常會出現這樣的事,就是故意去把錢上的銅磨下來,然後收集銅粉,久而久之就能積少成多,也是不小的財富,但被人磨過的錢自然就不足兩了,也就變成了假幣。
還有一些世家大族和豪強,他們有財力,自然不屑於幹磨銅錢攢銅粉的事,他們在市場上大量收集銅錢,然後融化掉,再利用裏面的銅去牟利。比如《雍正王朝》裏,孫嘉誠就曾提到過,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倒是經常存在的。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