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獅球心)】
明永樂/高5.2釐米 口徑9.2釐米 足徑3.9釐米
此杯屬於明代文獻記載的在內底雙獅滾永球內署款的永樂青花壓手杯。其造型和外壁上的紋飾與碗心畫葵花朵者相同,大小也相若。
永樂青花壓手杯是見於明代文獻記載的古瓷名品,歷史上不斷有仿品出現,明代萬曆、清代康熙、民國及20世紀80年代以來,都曾仿燒過。但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四件永樂青花壓手杯,經過故宮博物院幾代古陶瓷專家的深入、細緻研究,可以確鑿無疑地將其定為永樂時期景德鎮御窯製品。確認永樂青花壓手杯的更重要意義在於,它使我們明確了永樂御窯青花壓手杯開創了明、清官窯瓷器上以青花料書寫帝王年號款之先河。
【甜白釉劃花纏枝蓮紋梅瓶】
明永樂/高24.8釐米 口徑4.5釐米 足徑10釐米
瓶小口,肩下漸斂,脛處略外撇,圈足,砂底無釉。通體施甜白釉,釉下錐拱3組紋飾,自上而下依次為卷草紋、纏枝蓮花紋、折枝花卉紋,以弦紋間隔。
此件梅瓶保持了宋代梅瓶器身修長挺拔的特點,適當壓縮了瓶身的高度,放寬了肩部和足部,使各部位比例更趨協調。瓶體所施甜白釉均勻潔淨,色澤柔潤,紋飾刻劃細膩。
此梅瓶堪稱永樂時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永樂時期甜白釉瓷器是皇宮中主要用瓷,據1989年景德鎮珠山明代御窯廠遺址發掘報告稱,在永樂前期地層出土瓷器中甜白釉瓷器佔98%以上,這或與永樂皇帝的喜好有密切關係。
據《明太祖實錄》“永樂四年(1406年)十月丁未”條記載:“回回結牙思進玉碗,上不受,命禮部賜鈔遣歸。謂尚書鄭賜曰:‘朕朝夕所用中國瓷器,潔素瑩然,甚適於心,不必此也。況此物今府庫已有之,但朕自不用'這條記載很重要,它説明永樂皇帝朝夕喜用的是“潔素瑩然”的素白瓷器,即甜白釉瓷器。
【鮮紅釉高足碗】
明永樂/高9.9釐米 口徑15.8釐米 足徑4.2釐米
碗撇口,弧腹,高圈足微外撇。碗外壁施鮮豔的寶石紅色釉,碗內及足內施青白色釉,碗內模印雲龍紋,內底心暗劃篆體“永樂年制”四字雙行款。
從現已掌握的資料來看,有明一代,由永樂朝開創了在御窯瓷器上署帝王年號款之先河,而且均為篆體款,不見楷體款。因此,故宮博物院古陶瓷鑑定家孫瀛洲先生(1893~1966年)曾率先提出“永樂篆款確領先”的説法,但並不是所有的永樂御窯瓷器上都署年款。此件高足碗造型秀美,鮮紅釉純淨無瑕,亮麗勻淨。而且署有年款,故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