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位於歐亞大陸的西端,中國位於歐亞大陸的東端;歐洲面積1016萬平方公里,中國面積960萬平方公里;歐洲文明第一次繁榮出現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146年的古希臘時期,中國文明第一次繁榮出現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從很多方面來看,歐洲與中國都有高度類似的地方。然而,中國自秦朝建立了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後,在之後兩千多年時間裏雖然時分時合,但中國人都形成了統一國家的共識。而歐洲在兩千多年時間裏卻一直處於諸國林立的狀態。那麼問題來了,歐洲為什麼沒有像中國那樣成為統一的國家呢?
從地理特徵上看,歐洲從西部的比利牛斯山脈起至東部的喀爾巴阡山脈之間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區,由於缺乏地理屏障,古代歐洲的國王、領主們只好通過建造城堡抵禦外來入侵,所以我們今天去歐洲旅遊會發現那邊到處都是城堡遺蹟。
城堡在古代算是很堅固的防禦工事了,國王、領主們窩在城堡裏基本能守住附近的一畝三分地,但這也限制了他們開疆拓土的可能。因為如果貿然出征,自己的老家就會面臨遭受其他數個勢力入侵的威脅。所以對古代歐洲的國王、領主們來説,不到萬不得已就不要離開城堡,保住基本盤最重要。
南歐的希臘、羅馬雖然有充足的天然屏障,但地域過於狹小,很難發展出足夠統一歐洲的實力。而且歷史上的希臘、羅馬主要競爭對手來自中西亞和北非,即便在羅馬帝國最強盛時期,他們對向歐洲中北部拓展領土也缺乏動力。
除了地理上與中國存在差別外,歐洲人還缺少一個更重要的條件:沒有秦始皇。秦始皇被後世譽為“千古一帝”,但很多人卻不明白為什麼要冠以如此崇高的稱號。如果僅僅因為統一六國,那麼歷史上統一國家的帝王還有不少,憑什麼秦始皇的地位那麼特殊呢?答案是秦始皇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後,開始推行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等重要政策,而且他的一系列為政舉措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原先人們的意識中只有秦人、楚人、趙人,秦朝統一思想、統一文化後,大家才逐漸形成同是中國人的共識。
反觀歐洲,光是宗教方面就分為天主教、東正教、新教,雖然他們都同屬於基督教,但彼此水火不容。歐洲人的語言大致可以分為印歐、烏拉爾、阿爾泰等幾個語系,每個語系下面又分若干語族,這相當於我們中國各地的方言,可問題是歐洲人沒有普通話這個通用語言作為橋樑。此外,歐洲各國的文字也存在巨大差異,這又進一步加大了彼此交流的鴻溝。
所以儘管歐洲在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偉大的征服者,但他們的成就僅僅表現在軍事方面,在政治上沒多少作為。
長期統一強化了中國人統一的共識,哪怕短時期內出現羣雄割據的局面,但大家都相信江山一統是必然會發生的事。同理,長期分裂強化了歐洲人分裂的觀點,即便出現拿破崙這樣的軍事強人短時期內征服歐洲大陸,但很快就會遭到大量反對者的激烈抵抗而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