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國軍由於裝備、兵源素質等方面的原因,在正面戰場的犧牲是巨大的。當時國軍與日軍的傷亡比例一度達到了驚人的10比1,這在當時就算是很高的比例了。但是有一場戰役,敵我兩軍的傷亡比例嚴重失衡,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這就是中條山戰役。
中條山戰役發生在上高戰役(上高戰役被何應欽稱為“抗戰以來最漂亮的一戰”)之後,被蔣介石稱為“抗戰以來最恥辱的一戰”。自此戰之後,華中之地再無後方,黃河以北再無國軍,20萬國軍潰不成軍,犧牲之巨,真是讓國人咬牙切齒之痛。
在經過忻口戰役和太原會戰後,中條山成為山西境內唯一沒有被日軍攻克的地方,地理位置相當特殊。中條山位於山西南部,黃河以北,如果中條山落入敵手,日軍可以西取潼關、威脅西安,南渡黃河、直逼洛陽。並且中條山有20萬國軍駐守,一旦戰局崩潰,面對南面的黃河天險,我軍想撤退都難。蔣介石在此佈防重兵,其實已經做好了背水一戰的準備。
自從武漢會戰後,抗戰進入相持階段以來,國軍憑藉中條山的有利地形,合理的安排兵力,最高兵力曾達到28萬。直到1941年,中條山的國軍曾經擊退多次華北日軍的進攻,中條山陣地堅若磐石,曾被日軍視為華北地區最難攻克的陣地。
中條山的堅守有利地配合了華中地區的長沙會戰等諸多戰役,使華北日軍大量兵力不能投入華中戰場,也使日軍止步於黃河以東,無法西渡黃河攻打西安。
可是如此堅若磐石的中條山陣地,為什麼短短20天就全線崩潰呢?這固然有日軍方面準備充分的原因。
為了拿下中條山,當時的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把大部分華北日軍主力都調來,又從關東軍調集三個飛行戰隊,總共約有6個師團又4個旅團的兵力10餘萬人,發動進攻中條山的戰役。當時,百團大戰結束之後,日軍對抗日根據地進行了大規模的“掃蕩”。但是因為中條山戰場的需求,他把參與“掃蕩”的部隊都調到了中條山陣地。意圖是先解決中條山的國軍部隊,再調轉頭來對付八路軍。
一向謹慎的多田駿司令官,要求參與戰鬥的日軍指揮官都要摸清敵情,熟悉中條山的地形,做到周密計劃,全殲中條山的守軍。為了防止我軍突圍,他甚至派出了部隊切斷我軍的退路。
而此時,國軍方面由於曾經多次擊潰日軍,軍中已經出現驕傲輕敵的情緒。蔣介石還調走了與八路軍較為親近的孫蔚如的第4集團軍,致使中條山守軍實力大損。在何應欽接替衞立煌擔任總指揮後,指揮系統似乎有些混亂,何應欽甚至不清楚部隊的具體佈防位置。
1941年5月7日開始,10萬日軍對中條山陣地實施三面包圍、中央突破的戰略。一開始日軍就進行了兇猛的進攻和穿插包圍,準備將我守軍各個擊破。我軍指揮系統陷於混亂,很快失去統一指揮,各部陷入各自為戰的尷尬局面。
在我軍突圍出去後,沒想到包圍圈外面是又一層的包圍,我軍整體陷入混亂、損失慘重。
中條山國軍在這樣的戰況下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大量士兵在撤退途中與優勢日軍遭遇,退無可退,戰至全軍覆沒。
中條山戰役,國軍總傷亡超過10萬,而日軍傷亡不到一萬人。此戰是繼淞滬會戰後敵我傷亡比例最大的一次戰役,被蔣介石稱為“抗戰以來最大之恥辱”。
要説上高會戰之所以會勝利,那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那麼中條山的慘敗則也與這三條息息相關,只不過這回的主角好像是日軍。多田駿兵出奇招,這是在以前的諸多戰役中很少使用的:他一面派出飛機、重炮等重武器對我軍正面陣地進行猛烈地攻擊,而另一面卻又派出一支神秘的部隊悄悄地進山。這支部隊配合以大量的軍犬甚至還有傘兵,直接搗毀我指揮中樞、致使我指揮系統陷於癱瘓,真是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蔣介石在戰後痛心疾首,他在日記中坦言自己曾經因為過多地干預前線戰事而被世人所詬病。但是中條山一戰,國府作戰部並沒有做出指令,結果一敗塗地。每有大戰,單看前線指揮,幾乎沒有不失敗的時候。你説戰爭沒有一個統一指揮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