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件事情,你們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交流留言。
書中自有顏如玉,小編今天帶領大家來看一下文字的魅力
考古成果顛覆印象:周軍非“正義之師”,紂王也不是自焚而亡
考古工作者最想要的不僅是文物,他們往往會對墓中的文獻資料更感興趣。通過出土的更加原始的文獻資料,考古學家越加有力地揭開藏在最深處的秘密。很多歷史上早有褒貶定義的人物,不過是後人出於政治考量和個人偏好強加上去,其歷史上的本來面目,並不是印象中那樣臉譜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被“黑”了上千年的紂王,以及他那位對手,“光偉正”的周王。
先秦時代的歷史本就很難考證,從當時漫天戰火和諸侯紛爭,再加上秦火的劫難,傳到漢以來的學者手中,本就是異常殘缺的,很多隻能道聽途説,這樣就不免受到以前朝代政治宣傳的誤導。事實上,我們最熟悉的商末時代,也就一個牧野之戰最有名氣。這場戰爭已經演化成了“正義”消滅“罪惡”的典型事件,兩個主角的名聲也如同天和地一般。但是我們知道,戰爭就是攫取利益,無論是土地還是百姓,以及消滅敵人,沒有什麼“欽定”的善惡。
其實,商周衝突並非只有一個牧野,而是很早之前就有了。要想探尋這段歷史,《竹書紀年》是最有價值的。這本古書是唯一沒有遭遇秦火而失傳,在西晉時代被盜墓賊發現的先秦史書,和史記同為編年記事。雖説它有時近似於野史,頗有些荒誕,但依舊能為我們帶來很多啓發。
它明確寫了,紂王的祖父就殺死了武王的祖父,而紂王的父親繼位後,周人發起了戰爭。等到紂王時代,連周文王都被抓起來了。由此可見,商周恩怨持續了至少三代國君,不是簡單的“討伐不義”。
驕傲強大的紂王並不把老對手放在眼裏,在周人行賄後,他直接把文王放走了。而文王也深知敵人的強大,不再盲目反抗,而是低調做事,在培養自己在天下的好名聲,壯大自身實力的同時,聯絡其它周邊的部落、諸侯,想要團結起來共同對抗商王朝。他為自己的兒子留下一個好局面,等武王繼位的次年,周人就在孟津組建了大軍,還有800名諸侯趕來會盟。然而周人上層非常冷靜,知道現在依舊不是商軍的對手,以“天命”的名義直接撤軍了。從這種謹慎,以至於到了膽怯的態度來看,周人自我感覺是沒有勝算的。
但是,僅過了兩年,周人就再次大舉發起進攻。難道在短短2年時間裏,商周之間的軍事差距就逆轉了嗎?可能有這方面的原因,畢竟紂王確實是個熱衷於開疆拓土的“馬上君主”,他的精鋭軍隊放到南方去征討其他部落,並不是沒有可能的。同時,從一個收藏於國博,被命名為“利簋”的周代早期青銅器上面銘刻的文字中,我們也能找到,周軍發起了突然襲擊,強行軍數百里一直趕到牧野,紂王只能勉強組織起一支軍隊,在黎明時分倉促迎戰。
雖説“憤青”孟子鄙夷各國君主,認為春秋時代沒有真正的“合乎道義”的戰爭,但此時大家還是挺守規矩的,交戰雙方會事先互相傳遞戰書,將戰場地點、交戰時間等等重要信息全部公開出來,而武王這樣在現在看來沒有任何問題的戰略戰術,在當時卻是不太上得了枱面,至少,和他們宣傳的那種“弔民伐罪”,並不吻合。
同時,周人也積極採取外交的密謀手段,勸降商軍中的重要將領。歷代商王對加強王權、限制祭司集團和舊貴族權力方面,可謂是子繼父業,異常連貫,這也讓包括王族大臣在內的絕大多數上層人士對紂王離心離德。他們背棄了自己的君主和國家,更樂意接受周人的統治。商朝時代還沒有完全褪去部落的殘餘,很多軍隊都是部落民,因此周人和一位叫“膠鬲”的商朝大臣密議,雙方在光線不太好的黎明時候裏應外合,以此攪渾商軍,降低他們的士氣。
紂王並非眾叛親離,絕大多數商軍都沒有理會勸降,而是繼續奮戰,直到力盡被俘。直到大戰3天后,聯軍總指揮的姜尚依舊抓獲了大量戰俘,可見抵抗的激烈程度。即便是殷都被攻破後,殘餘的商軍依舊沒有放棄抵抗。
《逸周書》的記錄非常有趣,很有印度史詩的誇張風格,説周人殺了1億多敵軍,俘虜超過3億。這雖然有點不要臉,但也從側面表明周軍沒有想象中那樣受愛戴。同時,從殷墟痕跡來看,周人也對這裏進行了大規模的劫掠和破壞。
絕大多數後代史書的記載,都是紂王絕望下自焚而死,但一份先秦時代的《六韜》,卻記載紂王在戰爭中被俘虜殺死後,頭被掛在大旗上,武王大力揮動旗幟,讓己方士氣大增的同時,也極大瓦解了倉促迎戰的商軍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