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這麼考第一的!”一位尖子生揭露“成功”秘籍
我考第一名是偶然,現在我想告訴大家,當爸爸媽媽用心地把孩子呵護好了,這種偶然,就是必然!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位尖子生的演講,背後隱藏的家庭教育理念值得家長們借鑑!
“像考試一樣認真做作業
像做作業一樣地輕鬆考試”
從小學開始,爸爸媽媽對我就是這樣要求的,只要學習態度好,考試考多少分都不會怪我,所以,我考試對分數沒什麼壓力,所以很少有發揮失常的時候,成績也差不到哪去。
我的經驗就是:像考試一樣認真做作業,像做作業一樣地輕鬆考試。
初中了,媽媽重新告訴我:考試,只要考出你的真實水平,就可以。
比如,某次考試,你的真實水平是90 分,你考了90分,就很好。如果,因為某種原因,你只考了70分,那爸爸媽媽就會為你遺憾,因為你的努力付出沒有得到對等的回報。
在我們家,分數引起的反應基本上是波瀾不驚的,考100分也好,80分也好,沒什麼太大的反響。
人生處處是考場,從容面對,考出自己真實水平就好。在我們家,物質不與分數、成績掛鈎。
物質上的東西,能給生活帶來便利,而爸爸媽媽的經濟能承受的,就會給我買,與成績沒關係。爸爸媽媽認為,那種掛鈎很容易培養孩子的功利思想,而偏離了學習和生活的本質。
我身上不缺零用錢,錢包裏有一張銀行卡備用,家裏的小盒子裏,爸爸媽媽也常放了幾百元零錢備用。
爸爸媽媽的理念是,在當今充滿誘惑的時代,孩子不缺錢、不缺愛,到外面走彎路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對父母的報答不是分數
是享受並熱愛生活”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有能力創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我覺得,享受生活,不要等長大以後,而是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
有一次,一位奶奶對我説:你父母對你這麼好,你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報答你的父母。
媽媽更正了這種説法,對我説:對父母的報答不是很高的分數,而是從現在開始,好好活着,每一天。
所以,學習只是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交朋友、看電影、打扮漂亮、和小狗狗玩、適當上網玩遊戲、放鬆去鄉下陪伴疼愛我的奶奶、外婆外公、聊有好感的男生……這些讓我的生活很豐富,也讓我的生活充滿了愛,生命之火激情燃燒。
媽媽説,她從我的每一篇作文中,都感覺到了我對愛的理解。
“你閲讀名著時愉悦嗎?
我很愉悦!”
閲讀經典,是學好語文的關鍵,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徑。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處。從去年開始,我就開始閲讀經典名著。我強烈地感覺到,我的作文、考試做閲讀題目都上了一個台階。
在閲讀的時候,並不一定感覺到明顯效果,但寫起作文來,筆下的詞句彷彿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這就是文化的薰陶,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了閲讀者的生命。
建議大家不要讀那種快餐書籍,比如各種雜誌、童話故事、如何成功速成等等,要讀經典的世界名著。可能剛開始讀,會找不着感覺,但讀上兩三本,就會找到節奏。
有一次,媽媽問我:你閲讀名著時,感受到愉悦了嗎?我説,感受到了!那一刻,媽媽很欣慰。
因為,愉悦,是最高層次的享受。從階段性的作用上講,閲讀經典可以使語文成績提高十分左右,這十分左右對於中考來説,是多麼重要。
“時間不夠用?
那就潤物細無聲!”
閲讀、音樂和其他藝術形式,其終極意義都是讓人在某一階段感到愉悦,讓靈魂舒展、輕盈。
孩子們時間很緊張,媽媽平時在接送我,或開車一起外出的時候,會根據情況適時地挑選一些高雅的音樂在車裏放。
我在放鬆的情況下,不知不覺地接觸到了一些世界名曲,和一些歌詞寫得很好的歌曲,這一次我的作文拿了高分,就是以平時在車上聽到的那些音樂為題材寫的。
現在的孩子叛逆心極重,我也不例外。比如閲讀、聽音樂這些事情,我媽媽做得很隨意,不露痕跡,根據我的情緒來,在我想休息或者做其他事的時候,她會尊重我的意見,不強行攤派。
“尊重孩子的選擇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從小,爸爸媽媽就有意識地培養我的獨立性。因為,孩子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
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是最重要的。
因為,人生很多事情不是隻有一個選擇,可以有很多選擇,每一種選擇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要用家長心中的選擇去評價孩子。
比如:我五歲的時候,某天天氣很熱,我從幼兒園出來,很渴,想要喝飲料。媽媽把錢給我,讓我自己去買。我害羞,因為從未嘗試過,感到害怕,不肯自己去。
媽媽告訴我:現在你有兩個選擇,一是自己去買,然後喝。一是自己不去買,那就忍着,回家再喝水。
我猶豫了一下,選擇了不去買,忍着。媽媽覺得這也是一種選擇,就尊重我,也不評價我。
小學時,放學下雨了,媽媽也不會主動送傘。她知道,我總會想辦法的,或者和同學共用;或者在教室裏先做作業;或者去超市裏避雨,順便逛一逛超市。因為,我曾對媽媽説過,你女兒沒你想象的那麼蠢,總會想到辦法。
再比如:現在我買衣服,媽媽只負責出錢。有一次,我買了一件襯衣,拿回來就覺得小了。媽媽也沒有評價我,而是建議我送給一個比我矮一點的朋友。
以上都是我在成長過程中自己做出的選擇,而爸爸媽媽都選擇尊重我,不作負面評價。
就是這樣,我一路思考,爸爸媽媽一路尊重,我漸漸長大了,遇事不逃避,學會思考,有自己的主見。
“別找理由!
粗心=學得不紮實”
經常聽見有家長這樣説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這次錯的題目好多都知道做,就是粗心啊。”
在這裏,我想談一談我們家的觀點。從五年級起,媽媽就告訴我:粗心,就是能力差,學得不紮實的表現!
任何時候,都不要説是因為粗心沒考好。也請家長不要再為孩子找這個作為推脱責任的藉口。細心、沉穩、腳踏實地是必備的能力,如果具備了這些能力,偶爾丟一兩分,可以理解,超過兩分,就是能力還欠缺,學得不紮實。
這個觀點,媽媽五年級開始和我交流,我也漸漸認同。所以,我正常情況下能考高分,成績穩定,這個觀點應該起了很大的作用。
“聰明的家長會示弱”
家長要放手,在可控的範圍下儘量放手。
比如,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做成30分,你不滿意,罵他,甚至代替他做了,當時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
但請家長注意,這90分,永遠是你的 90分,孩子仍然是0分。如果,你讓他做,用他不反感的方式指點一下,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
所以,家長要學習聰明地示弱,把機會讓給孩子,並及時鼓勵肯定孩子。爸爸媽媽終將老去,要學會把舞台適時地讓給孩子,讓他們發揮。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實踐、思考中,不斷長大、獨立,然後超越父母。長江後浪拍前浪,我爸爸媽媽常常很幸福地被我“拍死”在沙灘上。
“家長們,
請呵護孩子脆弱的自尊”
中華民族是個謙遜的民族。
在教育孩子方面,卻容易走入一個誤區:不注意賞識孩子的優點,而過份強調孩子的錯誤。
當我做得對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及時肯定我、表揚我。媽媽平時在同朋友談話時,談到孩子的時候,她會充分肯定我身上的優點。
對於這些肯定,我們偶爾聽到,表面會裝得不在意,實際上,我們很在意,得到肯定的這些優點,我們會繼續堅持、越來越好,會按照父母描述的那樣優秀的樣子去校準自己的言行。
當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就事論事地分析。不哆嗦、不翻舊賬。正確面對事情,改正就好。事情過了,繼續過美好的生活,不要把負面情緒過分強調和延伸。
最錯誤的方式是,在公眾面前訓斥孩子,丟孩子的臉。家長們,請呵護孩子脆弱的自尊!
“偶然嗎?是必然!”
開始,我説我考第一名是偶然,現在我想告訴大家,當爸爸媽媽用心地把孩子呵護好了,這種偶然,就是必然!
孩子具備了努力、堅強、細心、有愛心等等這些品質,偶然地考上一次或幾次第一名就成了必然。
孩子的成功、失意,他們的每一個言行,對待事物的看法,這些我們以為的“偶然”,其實都是“必然”。
是我們的每一個教育打通了這條“必然”的路。
孩子就像一顆小樹苗,他們終會成長為大樹,而在這個過程中,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做的,是幫助他們汲取更多的陽光、更飽滿的養分,最後看着他們收穫屬於他們自己的“必然”的果實。
來源:首都教育
【來源:密雲教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