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高校齊聚第18屆國際中文教育學術研討會,專家共商專業發展
9月25日,為期兩天的第18屆國際中文教育學術研討會正式結束。會議期間,與會專家為國際中文教育專業的未來發展出謀劃策,並就該專業的教師、教材和教學法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此次研討會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研究院/華文教育研究院和新西蘭梅西大學人文學院聯合主辦,通過線上方式舉行,來自全國110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800多位專家學者及高校師生參加了會議。
9月24日至25日,第18屆國際中文教育學術研討會在線上舉行。學校供圖
緊抓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博士學位類別獨立設置機遇
日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面向社會正式發佈《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自2023年起實施。新版目錄中,原“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類別更名為“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學位類別,增設博士專業學位。在當天的研討會上,多位專家提到了這一政策利好。
北京語言大學黨委副書記魏暉指出,國際中文教育作為一個專業學位類別,特別是隨着研究生教育新學科專業目錄的發佈,急需完善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人才培養目標及相應的課程體系、教材體系、教學法體系、教師培養體系和教育實踐體系,“國際中文教育需要高站位、大格局,需要融合先進理念與技術,建設‘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融合先進語言教育理念與先進信息技術、綜合傳統教學經驗與教學資源的國際中文智慧教學平台,實現差異化、個性化教育。”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全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天津師範大學校長鍾英華表示,要緊抓國際中文教育專業博士學位類別獨立設置的大好機遇,聚焦高水平國際中文教育師資的培養,特別是高層次本土中文教師的培養。同時,要加強多學科交叉融合與體系化的協同創新研究,不以國際中文教育自身的專業為界限去研究國際中文教育,不能與其他學科專業割裂,要開拓體系化的、協同的創新研究。
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黨委副書記宋永波表示,國際中文教育學科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正面臨着很好的形勢和發展機遇。隨着中文學習社會化、職業化的趨勢,也要研究“中文+職業技能”方面的新情況、新形勢等;從教學內容來看,要關注和研究語言生活的變化,研究當代中國國情的變化,及時地進行知識更新、標準更新、教材及教學資源的更新、教學和評價的更新等;從教育手段和載體形態方面,要研究在線教育形式的種類和發展,智慧教室的建設,搭建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服務平台,研究信息技術推動人才規模化教育和個性化培養之間的關係。
專家建議加強漢語書面教學、科學劃分國際中文教育類型
此次研討會,9位專家圍繞國際中文教育轉型時期學科理論與創新、國際中文教育技術應用與在線教育、國際中文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等議題,進行了大會報告分享。同時,在39個分組論壇上,眾多學者在三個時段共報告了234篇學術論文,進行多層次多維度的學術交流。
著名語言學家、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陸儉明在報告中指出,國際中文教育的使命是為各個國家培養知中友中、堅持公平正義的高水平、高素質的中文人才,包括高水平的中文教師、高水平的中文翻譯家、高水平的漢學家,以及其他各領域高水平的中文人士,“要完成好國際中文教育這一使命,必須重視並加強漢語書面語教學。”
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研究院院長吳應輝關注的是國際中文教育類型劃分。在他看來,國際中文教育類型劃分參考框架不僅是國際中文教育學科理論體系的重要基礎,而且可為全球中文教育發展的頂層設計提供理論依據。在報告中,吳應輝基於對全球中文教育狀況的整體把握,指出當前世界各國中文教育可以從空間、場域、習得順序、語言地位、教育目的、教育性質、技術應用、教學法等視角出發,構建國際中文教育類型劃分參考框架並對其進行系統分類。
北京師範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語言與文字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宋繼華認為,在技術昌明、學科互涉、思想創新、內容為王的時代,國際中文教育作為交叉學科的特徵愈發凸顯。隨着全球教育領域正在經歷數字化轉型,國際中文教育領域亦面臨着信息技術特別是智能技術與學科深度融合影響,面臨教育神經科學發展與“產教融合”衝擊,面臨“中文+職業技能”現實需求,藴涵着文化、科學、技術、工程、產業“五元知識鏈”體系和視角的創意工程學科框架,為拓展國際中文教育認知視域和思維格局,提供了借鑑。
北京語言大學信息科學學院院長、漢語國際教育技術研發中心主任荀恩東在報告《國際中文智慧教學理論和實踐探討》介紹了國際中文智慧教學平台的目標、總體設計、融課件、教學流程,展示了國際中文智慧教學平台輔助編寫教案、生成課件、課中互動教學、課後互動學習、學情教情畫像等主要功能。
此外,此次研討會還首次設立了期刊論壇板塊,專門邀請《國際漢語教學研究》《世界漢語教學》《語言文字應用》等雜誌相關編輯介紹期刊選題。
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