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把教育孩子的重心都放在了孩子的學習上,對於孩子的其它方面的教育或發展顯得不那麼重視,最終導致孩子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的同時,也使得孩子失去健全的人格。
在孩子面對挫折和困難時,容易因為無法正視問題,遭受不了打擊而選擇傷害自己的方式,從而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案例
在生活中,存在着不少因父母教育方式問題,導致孩子無法擁有健全人格,從而造成悲劇的事情。
博士生上大學還要帶着自己的父母,只知道學習,其餘什麼都不會,連自理能力都成問題。在被學校勸退之後,就此一蹶不振,發現自己一無是處,最終選擇輕生。十幾歲的孩子因為和舍友吵架,鬧得不愉快,選擇從宿舍樓一躍而下等等。
這些孩子沒辦法應對問題,感受不到生命的樂趣,卻很容易因為身邊的人和事感到不快和抑鬱,而輕易地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平衡發展弗洛伊德三重人格,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能讓孩子更加充滿幸福感。
什麼是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理論”?
弗洛伊德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師,他提出人格具有三重,分別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當一個人,擁有這完整的三重人格時,他的人格才是健全的,否則個人的人格就存在着缺陷,很容易因此而產生精神方面的問題或疾病。只有三重人格平衡發展,才能培養出健全的人格。
本我:指的是人最原始的生理需求和慾望,是無意識的,本能地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
自我:能根據現實的情況作出判斷和選擇,通過自己的理性和智慧來做決定。
超我:指的是接受教育後的自我,能按照教育引導的方向去發展和完善,是“本我”和“自我”的發展嚮導。
三者展不平衡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1、形成反社會人格
當三種人格無法平衡發展時,教育對於孩子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和作用,起不到約束孩子行為的作用,會造成孩子隨心所欲的反社會人格。對於道德準繩或者法律界限視而不見,使得孩子更容易犯錯,出現偏激性行為,最終導致犯罪。
2、形成迴避型人格
孩子缺乏健全的人格,也可能產生自卑、內向、質疑自己的狀態,不敢同外界過多地進行交流,害怕受到別人的嘲笑和批評,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裏。孩子形成迴避型人格,使得孩子與容易於社會脱節,從而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發展。
3、形成邊緣性人格
三種人格發展出現偏差時,孩子可能出現邊緣性人格。對於外界的人、事、物看法過於偏激,不是絕對的肯定,就是絕對的否定。過於片面的看法,影響了孩子正確的判斷和辨別能力,無法辯證性地看待問題,導致處事待人過於偏激片面。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平衡三者發展?
1、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人大多時候還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容易以自己的出發點和利益點看待問題。但做人需要擁有基本的道德底線,所做的事情也需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之內。所以,父母在教導孩子時,應該幫助孩子增強個人自控力,才能使得孩子擁有抵制誘惑的能力。
2、培養孩子良好品行
孩子能通過理性的思考,並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是離不開家長的日常教育和引導的。家長在日常給孩子講道理,樹立良好的三觀,對於培養孩子良好品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得孩子在做選擇時,具有自我辨別意識,做出正確的決定。
3、滿足孩子的訴求
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要經常地聆聽孩子的想法,讓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慾望,才能滿足孩子的訴求,有效地幫助孩子解決孩子當下的難題和困擾,避免孩子在自己的不好情緒內出不去,最終引發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問題。
結語
三重人格,不但影響了孩子的個人性格和處事態度、處事方式,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變化、精神健康。理解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理論,採用適合孩子的方式引導,才能讓三重人格平衡發展。只有三重人格平衡發展,讓孩子擁有健全人格,孩子才能更加健康和快樂地成長。
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和情緒控制重要嗎?家長怎麼做才能增加孩子的幸福感?歡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