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學校只有一個老師一個學生,上課前先燒爐子,老師頭髮花白:在這傾注了30年心血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經典

在山坡腳下,一面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每到週一,吉林省通化市通化縣西江鎮復勝小學都會舉行升旗儀式。而升旗儀式卻有些特別,特別之處在於老師是升旗手,參加儀式的只有一名學生。

這裏的一切都可以用數字“一”來概括,一所學校,一名老師,一名學生。這個一,是堅守更是希望。

於是,記者的筆尖和鏡頭便從這個“一”開始了。

午休時間,今年50歲的教師馬萬中正在校園裏劈柴,10歲的劉繼洋在一旁踢着足球,追逐着足球奔跑的他笑容天真燦爛,身上那套別人捐贈的衣服起了泡,胸襟前有些髒,當看到中國吉林網的記者走進學校,他不但沒有陌生感,反而圍在記者身旁蹦蹦跳跳,甚是開心。

由於東北的冬季時間長,鎮中心校提前購買了柴火送到了學校,馬老師需要把柴火劈好後放到房間中,這也是師生二人過冬取暖的主要燃料。

現在這所學校也被叫做“教學點”,不但年級不全,就連所用的教學用地也並不是獨立的,正房是該村村部,東西廂房才是學校的教學區域,東側廂房除了馬老師的辦公室外,其他教室已經堆滿雜物。

由於東廂房沒有燒柴的爐子,冬季師生二人都在西廂房教學,房子最裏側擺放着兩張桌椅、一塊黑板還有幾個簡單的教具,對面的房間裏堆滿着已經劈好的柴火,曾經的“食堂”已經很久沒有開過火,兩副碗筷和電磁爐依然擺放在木質架子上。

即將到上課時間,馬老師將已經劈好的柴火捧到了屋裏,引燃了爐子。

“把爐子提前燒好,這樣屋子就暖和了,上課的時候孩子就不冷了。”馬萬中説。

下午的第一堂是數學課,這堂課是教劉繼洋認識鐘錶上的時間,馬老師在黑板上用粉筆畫下了一個十分逼真的石英鐘,時針和分針不停地變換着。

雖然只有一名學生,但馬老師卻依然激情澎湃,坐在下面的劉繼洋也聽得認真,時不時還搶答着老師所提出的問題。

下課後,記者和馬老師進行了一次深入的對話。

為何學校剩下一名學生還要繼續在這裏堅守?為何師生不隨着“大部隊”一併進入中心校去教書、上學?

是情懷更是責任。

説起對學校的情懷,馬萬中是土生土長的復勝村人,他也是這所學校的畢業生。1989年8月,高中畢業後的他回到了復勝學校當起了一名代課老師,從入校開始就一直從事班主任工作。

“當時的復勝學校是全縣非常有名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學質量也是全縣首屈一指,全縣第一個考入清華大學的學生也曾在這所學校接受義務教育。”他自豪地説。

曾經的復勝學校距離現在的校址僅有100米,3層的教學樓裏“最鼎盛”時有700餘名學生,30多名教師,升學率也是全縣最高,考入重點高中的學生達到60%左右。

這裏一度是全縣師資力量最為雄厚的學校,也是家長和學子們最嚮往、最渴望的學校,沒有之一。

2003年,隨着合村並校的實施,復勝學校的初中部被劃分到中心校,只保留一至六年級的32名學生和11名教師,由於冬季取暖再也無法使用鍋爐,也為了節約資源,學校便搬入了現在的學校,也就是該村的村部。

曾經一起談論教學、一起備課的時光一去不返,學校沒有了往日的熙熙攘攘,變得冷清起來。

馬老師説,老村部建設年頭久遠,已經破舊不堪,房子十分簡陋,窗户四處漏風,冬季特別冷。在村黨委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在2012年重新翻建,設置了圖書室、活動室、音樂室、體育室等。

後來,四至六年級的學生逐步併入到中心校後,學校僅保留一至三年級的學生,又有三名老師退休回家,其他老師進入中心校,教學點僅剩下了5名老師。

隨着適齡兒童跟隨父母出外就讀,在校學生越來越少,一些課程無法開設,部分學生再次併入中心校,到2018年時剩餘6名,2019年剩餘3名,直到今年,僅剩下1名學生。

為何不隨着“大部隊”去中心校,這還要從劉繼洋的家庭説起,孩子的父親是聾啞人,母親智力不健全,家庭條件非常不好。而在復勝小學,馬老師每天免費接送他上下學,中午還帶着他回家吃飯,並且每年會給孩子申請相關補助。在這裏,劉繼洋得到的是馬老師無微不至的照顧。

“如果我去中心校上班的話,那麼這所學校也就變成了‘空殼’,而且劉繼洋就可能無書可讀了。現在學校只設置了三年級,過了三年級之後,一些無法開設的課程可以申請中心校的老師來教。能否繼續完成學業,就要看孩子自己的努力了。”馬老師説。

採訪中,馬老師的手吸引了記者的注意,粗糙的手上裂着口子,指甲裏也殘留着“黑色”的泥土和“白色”的粉筆沫。

當記者問他“手疼嗎?”他搖了搖頭。正是這雙粗糙的手,托起了劉繼洋的“明天”。

馬老師告訴記者,他每天早上起牀後,先給自己的父母做飯,吃完飯後,他便騎着摩托車到學校燒爐子,讓冰冷的教室暖和起來,然後再到5公里外的劉繼洋家去接他上學。

“冬天的教室特別冷,水桶中的水一宿就都凍結實了,我的玻璃杯都凍壞了好幾個,所以提前把爐子燒好,這樣孩子上課的時候不至於挨凍。”他説。

對於劉繼洋,馬老師的家人也同樣把他當成自家孩子一樣看待,給他做可口的飯菜,幫他洗洗涮涮,這些事讓劉繼洋幼小的心靈得到了温暖。

從風華正茂到頭髮花白,馬萬中把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奉獻給了村子的教育事業。他在這所學校之中也傾注了30年的心血。學校從全縣名校到現在僅剩一名學生,他的心理落差很大。

“有的時候獨自走在學校裏,腦海裏就會出現從前熙熙攘攘的畫面,再看看現在的場景,有時也會感到孤獨。”他説,作為一名教師,一切為了教育、一切為了孩子,不讓每一個孩子掉隊這是自己的信念,他希望讓學生們享受公平的教育,在學習中獲得知識,健康成長。

未來,隨着生源的減少,學校有可能不會再有新生入校。但看到學生們能夠集中在中心校完成學業,教師們也能集中教學,學生們在相互交流、相互借鑑、相互學習中不斷成長和進步,馬萬中並不後悔。

“只要學校還有學生,我就會盡我所能,盡到一個教師的職責與義務,讓孩子們健康成長,不會讓他們掉隊。”馬萬中堅定地説,如果學校沒有學生了,自己可能也會被調入中心校去任教,但無論在哪,他都會做好教師的本職工作。

完成了一天的課程後,馬萬中給劉繼洋穿好外套,在寒風中發動了那台摩托車,兩個人的身影消失在鄉間小路上。

據瞭解,像復勝小學一樣的教學點在通化縣不僅一所,通化縣興林鎮禹甸子小學、西江鎮民主小學、光華鎮長春溝小學同樣分佈在通化縣的鄉村大地上。

正是因為一個個堅守在教學點上的鄉村教師們,才讓生活在偏遠鄉村的孩子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望。

這,就是教育的力量。

來源: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