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歷史的瞳孔可以看到歷史長河波瀾壯闊,同時也藴含着哲理,讓我們一起推開歷史的大門,感受古人的智慧吧
在《沁園春·雪》中有一句著名的句子,“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在這之中,包含的幾位帝王: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再加一位著名的康熙,這幾乎涵蓋了古代帝王稱呼的所有形式。
唐太宗
漢武帝為諡號,完整應稱之為“漢孝武皇帝”,
諡號用來評價君主的所作所為,寫進史書。在起初,只有“美諡”、“平諡”,沒有“惡諡”。首個“惡諡”是來自於周厲王,源於其奢侈荒淫,又兼“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典故,故被諡為“厲” 。
漢朝用諡號,源於有廟號的皇帝太少了,西漢一共15個皇帝,有廟號的只有四個: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漢中宗孝宣皇帝劉詢。
東漢一共14個皇帝,有廟號的只有三個: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漢顯宗孝明皇帝劉莊,漢肅宗孝章皇帝劉炟。
到至唐朝,在最起初,諡號也很簡單,如李世民給李淵上的諡號是“武皇帝”,廟號是“高祖”,然後李世民死後,李治一開始給他上的諡號是“文皇帝”,廟號“太宗”。
但在武則天的建議之下,李治開始給祖宗們加諡號,李淵的諡號改成“神堯皇帝”,李世民的改成“文武聖皇帝”,本來應蓋棺定論的諡號,卻變成了後世皇帝盡孝的戲碼,最後李淵的諡號後來被加成“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世民則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到了清朝,就更離譜了,諡號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即努爾哈赤,長到甚至有湊字數的嫌疑。
漢武帝
唐太宗,太宗為廟號,主要是後代對他進行祭祀,寫進家譜。
在最早的時候,廟號是很稀缺的,往往是有大功有大德的祖先才配有廟號。廟號是過世的皇帝們在宗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商朝時期,當時制定廟號時是依據下面四條標準來裁定:
創基立業曰“太”(太祖、太宗);功高者曰“高”(高祖、高宗);世代祭祀曰“世”(世祖、世宗);中興者曰“中”(中宗)。
隨着唐朝諡號的泛濫,相反的廟號,卻人均一個,因此後世稱呼唐朝皇帝均用唐X宗。
年號指代的明清皇帝
各種各樣的皇帝稱呼
康熙是年號, 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 明清兩朝皇帝大多隻使用一個年號,因此後世大多用年號來指代。
成吉思汗,是汗號。 汗號即是北方少數民族的稱號制度。在其內部基本是對標漢語中的皇帝的。但在漢文化中,汗是不如皇帝的,有一種“山大王”的味道在裏面。
秦始皇,這是國號+皇帝序位的叫法。這是比較特殊的叫法,只在秦朝存在。 所謂“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有點類似西方的拿破崙三世,威廉二世之類。
成吉思汗
皇帝的稱呼只是後世為了更好地指代而已,但某些皇帝如,嘉靖、同治等年號中的隱喻卻為帝皇們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歷史中藴含的故事總是這麼令人着迷,好了,今天小編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下期再與小編一起走進歷史長河,感受歷史的波瀾壯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