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後,忽必烈攻破南宋,建立元朝,獲得了中原大片沃土。穩坐東方之後,忽必烈開始興兵西征,橫掃中亞,大破西亞,一直打到歐洲面門。歐洲所謂的精兵強將,在面對蒙古騎兵之時都有如以卵擊石,幾無反抗之力。如此,歐洲白人文化之中深深埋下了對黃種人的恐懼。
1899年,義和團運動爆發,在全國各地爆發了各種教案事件,許多西方傳教士等白人死在了義和團的亂拳之下,因為幾百年迅速發展而被歐洲人遺忘的“黃禍論”再次甚囂塵上。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當很多西方人都人心惶惶之時,英國的一位推理小説家薩克斯·羅默(本名阿瑟·亨利·薩斯菲爾德·沃德)卻在其中嗅到了商機,1913年,羅默推出了一本名為《傅滿洲之迷》的小説,一時之間風靡整個西方。
《傅滿洲之謎》一書,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名叫傅滿洲的東方黃種人,他身着清朝旗人裝束,身形瘦高而強壯,肩膀高聳,兩束鬍鬚下指,面色猙獰,有如西方惡魔頭子撒旦一般。
傅滿洲的父親是一名英國貴族,母親則是中國婦女,因此他雖然長相充滿了東方人的特徵,但同時卻能夠調動英國高層權力。加上家境富裕,出身高貴,傅滿洲從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在科學研究上極具造詣。
總而言之,傅滿洲是一個武力值和智力值都點滿了的東方人,而且同時還家財萬貫,位高權重,堪稱是一個“完美”的人。但在這“完美”之下還有一點殘缺,就是傅滿洲為人十分殘忍。
在《傅滿洲之謎》一書當中的傅滿洲,是一個無惡不作的超級大反派,他以“滅絕白人”為終身追求,用各種方法折磨、殺害甚至於玩弄白人,是一個聰明絕頂但是卻無比殘忍而邪惡的東方人。
而在傅滿洲的威脅之下,“單純善良”的白人完全不是對手,即使世界頂尖的警探丹尼斯以無法在傅滿洲的手上落到什麼好處,在每一個故事的結局,大多數人都會死在傅滿洲手上,而少數倖存下來的人,靠的也從來不是從智力和武力上戰勝了傅滿洲,而是靠着意志和精神以及一定的運氣才逃出魔掌。
而當時的西方人剛剛經歷義和團拳亂沒多久,早年埋藏在“基因”裏對黃種人的恐懼又再次被勾起,加上偏偏在1913年前後,在英國各地尤其是倫敦發生過相當多的失蹤案。
因此,“黃禍論”藉着傅滿洲的形象瞬間席捲整個西方,一旦發生了任何失蹤案,離奇的命案之時,他們就會把黑鍋推到傅滿洲的背上,以至於一些陰謀論者將傅滿洲當成了現實存在的人物。
在1923年的時候,《傅滿洲之謎》更是被改編成為了電影,而傅滿洲兇惡奸詐殘忍的形象,更是以畫面人物的形式直接衝進了西方觀眾的眼球,讓無數西方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
而好萊塢的派拉蒙公司已經華納兄弟公司看見市場反應如此之好,之後又相繼推出了《傅滿洲博士歸來》、《傅滿洲的面具》、《傅滿洲復仇記》等等影片,更是讓傅滿洲的形象深深烙印到了西方人的記憶之中。
但説到底,傅滿洲的出現,其實是對黃禍論的具象化,是對所有黃種人的醜化和歧視,是西方當年為了美化自己的侵略行為,樹立東方人之邪惡的刻板印象的工具,是一種畸形的文學、影視作品類別。
因此,到了1980年的時候,無數受到歧視的美國華裔開始了抵制傅滿洲的運動之後,傅滿洲的形象才開始禁止出現在公開的影視、文學等等作品之中。但事實上傅滿洲的傳説和故事,卻依然流傳在西方世界之中。
以至於時至今日,還有很多西方人都認為傅滿洲存在,也是很多西方人對東方,對中國畏懼乃至憎恨的緣由,但這種畏懼和憎恨,實際上卻是產自他們自己之手,簡直諷刺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