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的“雲課堂”長啥樣?3D標本“空中”看,身臨其境學本領

醫學生的“雲課堂”長啥樣?3D標本“空中”看,身臨其境學本領

東方網通訊員陳琳、記者劉軼琳3月18日報道:早春三月的疫情雖然打亂了這座城市的節奏,卻打不亂復旦上醫學子的學習節奏。3月13日晚上8點,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啓動準封閉管理。面對這場抗疫大考,復旦上醫多方配合,快馬加鞭研究落實教學調整方案,為學生開啓“空中課堂”,做好“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3月14日,準封閉期線上教學如期開始。接入課堂的復旦上醫學生們發現,經過近年來學校深入推進面向在線時代的教學改革,在全體教師的精心準備下,這一次的網課與2020年時相比又有了許多新變化。

新課程展現一流學科建設新要求

2020年,我校基礎醫學專業列入國家強基計劃招生,併入選國家基礎醫學拔尖人才培養基地2.0計劃。為此,基礎醫學院立即啓動教育改革,橫向打通各院系、教研室,整合人體各系統教學,針對基礎醫學強基拔尖學生,開設了專業核心課程,並於本學期起正式與同學們見面。在設計規劃上,新課程就把線上教學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段,在內容設計上充分考慮了“空中課堂”的新要求。

校園準封閉管理第一天第1、2節課,就有強基拔尖學生專業核心課程——由基礎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教授孫鳳豔領銜的《神經系統疾病基礎》。該課程通過整合器官系統教學內容,幫助同學們更深入有效地瞭解神經系統的結構及其生理功能,以及在異常情況下疾病的發生機制,疾病的早期診治方法和研究策略等,並結合現代神經科學發展的新技術和新理論開展階段討論,拓展學生的專業視野。

新教育改革,新課程內容,新教學方式,一切都是全新的。沒有經驗,就去各高校基礎醫學專業調研;沒有授課老師,就組建一個跨系室的教學團隊備課;沒有教材,孫鳳豔就一邊上課一邊編寫教材;教材寫好了但來不及出版,學院就為31名學生人手打印一冊補充材料......

無獨有偶,今年的網課隊列中還有一門特別的課程——藥學院大三專業必修課《藥物化學I》。在2020年課程改革之初,它本該是一門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同樣能夠“適配”線上教學的新特點,而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它未經磨合就變成了完全的線上課程。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以“新藥發現”為導向,讓學生按藥物的化學結構或治療作用分類掌握藥物化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並熟悉具體的代表藥物,瞭解藥物研究最新進展,以及藥物新靶標的發現、研究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

在藥學院藥物化學系副教授董肖椿看來,“空中課堂”的好處就是有練習題、討論區,學生可以自主進行拓展性學習,查閲資料後再由老師點評;老師也可以及時與學生溝通,發佈補充教學視頻,根據平台反饋的情況隨時進行調整。“這個學期比2020年那會兒心裏更有底了。”董肖椿説。如今,這門剛剛獲評上海市一流本科課程的課程,在中國大學MOOC(慕課) 平台上廣受好評。

新環節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新理念

自2020年以來,公共衞生學院就遵循“主動學習”理念,在尊重學生學習個性的基礎上,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線上教育活動,不斷探索與“空中課堂”相適應的教學環節,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動性。

以呂軍教授牽頭的鐘揚式教學團隊為例,授課教師們設置了案例討論、課堂分組討論、課堂小遊戲等教學環節,以趣味性的方式引發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思考。“大家都準備好了吧?請大家把這張紙按照如下步驟進行操作:第一步,先對摺;第二步,再對摺;第三步,左上角撕一下;第四步,再把紙打開;第五步,拍個照發羣裏,建議跟你的頭像一起自拍哦。”通過小遊戲,引導學生從有效溝通的障礙因素角度出發,思考大家呈現紙張不一的原因,並以此為切入點,進行溝通課程的講授。

2022年,團隊在對2020年上過網課的同學進行課程意見調研收集後,結合本學期學生的需求,繼續設置“以主動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在準封閉管理第一週的“人格與情緒”內容教學中,授課老師通過組織學生在線分組討論如發生怎樣看待意外傷害、子女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緣由、“熊孩子”是怎麼煉成的等我們身邊的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知識,在增加課程亮點的同時讓學生能感同身受地理解教學內容。

新技術支撐雲端實驗教學新成效

相比較理論課,實驗課無疑是一門在線下轉線上過程中面臨着更大困難的課程:沒有顯微鏡,沒有標本,即便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然而,基礎醫學院的“巧婦”們早有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2020年以來,在市教委和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基礎醫學院打造了一批數字切片和3D大體標本。突破傳統實物切片需要在顯微鏡下觀看,以及過去大體標本只能看到一個橫截面的限制,學生可以在iLab上通過移動鼠標,輕鬆觀察到數字切片和3D大體標本的全貌,身臨其境地進行學習。“(通過應用)這種新技術,可以想看哪裏看哪裏,想放多大放多大,達到和實驗室上課一樣的效果,也有利於學生的理解。”基礎醫學“強基計劃”“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程訓佳介紹道,“唯一的問題是學生操作顯微鏡的技術可能會生疏,不過等疫情過去後,總有機會再練習的。”

待到新技術通過本次“空中課堂”的第一次檢驗,日趨成熟後,這個由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教授袁正宏領銜的虛擬教研室項目,將會輻射到西部地區高校的醫科院系,為更多醫學生帶去優質的教學資源。

新模式定義個性化精準教學新標杆

除了實驗課之外,對於醫學生們而言,如何上好實習課也是一項不小的挑戰。

各附屬醫院、護理學院在接到學校準封閉管理通知的第一時間,就緊急排摸學生情況、聯繫帶教老師,經過充分的研討和周密的部署,高效制定併發布了線上實習方案。學生可以通過超星、eLearning、釘釘等教學平台根據各自的學習進度和相關的教學內容開展個性化學習,並利用騰訊會議、微信羣等交流平台開展難點答疑、案例討論、小組彙報、隨堂測驗、模擬考試等形式多樣的線上互動。這樣“一院一策”甚至“一人一策”的小班化精準在線教學模式,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對學生畢業實習工作的影響。

華山醫院學工部部長、學生黨總支書記、普外科副主任醫師向陽坦言,在充分吸取2020年線上教學的經驗前提下,上海醫學院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就針對實習學生,製作在線課件、拍攝案例討論,建立了一套從線下到線上的替代教學新模式。

護理學院2018級本科生王欣同學説:“線上實習課能夠讓我們更便捷有效地在羣內和帶教老師溝通交流;為了回答老師的提問,大家會提前學習;遇到不明白的還可以反覆觀看教學視頻。”“在2020年的基礎上,現在的線上實習政策更高效、更人性化,減少了疫情對我們實習進度的影響。”護理學院2018級本科生何小豪表示,“(我)很從容,相信學校會安排好的。”

據醫學教務處和醫學研究生院介紹,2022春季學期復旦上醫共有本科生課程645門次,其中理論課程494門次、實驗實踐課程151門次;研究生課程192門。本科生理論課在準封閉管理第一週開設450門次,已全部通過超星平台、eLearning、騰訊會議等平台開展線上教學,實驗課程待準封閉管理期結束後再開展線下實操;研究生課程也全面轉入線上教學。為確保線上教學有序開展,醫學教務處組織專家和管理人員每天檢查線上教學課程;召開醫科督導組工作會議,持續加強線上課程督查工作,聽取師生反饋,保障線上教學質量。醫學研究生院及時向各單位提供信息辦在線教學技術支持信息,並逐日對聽課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連夜將學生意見建議反饋開課院系所、信息辦和學工等部門。未來,復旦上醫將繼續堅持以學生為本,多方通力合作,及時回應學生訴求,保障網絡教學開展,做細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多措並舉保證線上教學質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42 字。

轉載請註明: 醫學生的“雲課堂”長啥樣?3D標本“空中”看,身臨其境學本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