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大門上的“疙瘩”是什麼,為什麼要用玻璃罩住
明年就是北京故宮建成六百週年,而近來的綜藝節目《上新了故宮》也是火爆異常。可以想象,近一年內,故宮的關注度將會持續升温。不知道去過故宮的和只在電視中領略故宮風采的讀者們,有沒有注意過一個細節,那就是故宮有那麼多大門,每扇大門上都有很多“疙瘩”,而且還用玻璃罩罩住。顯然,這是一種保護措施,是為了不讓遊客亂摸的。那麼,這些疙瘩到底是什麼呢?往來如梭的遊客,為什麼會要去摸它們呢?
對於現代人來説,這個問題可能不好回答,但在古人看來,這實在是稀鬆常見的。那些“疙瘩”叫做門釘,不光是故宮的大門上有,幾乎是所有的高門大户之上都有。這種門釘,一開始並沒有特別的意義,主要還是實用價值。原來,古代的大門,都是由木頭做成的。然而,當時沒有複合木板,也不可能存在那麼大的樹木,能直接做成大門,必須採用拼接的方法。越是高大的建築,大門就越是氣派,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需要更多的木片進行拼接。
這個拼接過程中,就需要用到木釘,甚至還需要將木板鑿空穿繩,使之更堅固美觀。此時,釘子的頭部就會裸露在木板之上。可是,釘頭太過尖鋭,既不好看,又容易傷手。於是,人們想出了讓將釘頭套起來的辦法。據説,這個過程還是建築上的兩尊大神級的人物聯袂完成的。魯班首先打開這個腦洞,製作了門釘的雛形,而墨子則加以改進,就和今天所看到的門釘沒有多大區別了。唯一的改動,就是人們發現,木製的門釘實在太容易壞掉了。於是,銅製門釘逐漸將其取代。
本來,這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實用品,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可是,在等級森嚴的清朝,卻又被當作身份地位的象徵。清朝統治者規定,只有天子的宮殿大門,才可以使用橫九個縱九個共81個門釘。王府可以使用橫七縱七共49個門釘。其餘人等,依次遞減。這個規定的絕妙之處在於,不僅僅用簡簡單單的數目,就將門下高低劃分得一清二楚,更是讓不到等級的人家主動縮減府邸的規模。這是因為門釘數量規定後,大門的尺寸也就比較固定了。即便是家纏萬貫的富裕人家,品級不到,限於門釘,也不可能修建更大的宅子。門釘的來由説到這裏,應該是講清楚了。但故宮的門釘,為什麼要用玻璃罩保護起來呢?
在古代,門釘本來就有人丁興旺之意,紫禁城的門釘,在百姓眼中不光神秘,而且還增加了帝王的霸氣,可以鎮壓邪魔,去除災患。根據不少清人的筆記,每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的那一天,宮廷還允許老百姓到皇宮的門口,摸一摸門釘沾沾喜氣。那個時候,一年摸一摸門釘,無傷大雅,而且摸壞了也沒有關係,換了就是。但是,現在的形勢卻大不相同了。許多遊客聽説過這種傳説,懷着好奇的心理,也要摸一摸故宮的門釘。然而,當時並不算新鮮的門釘,在現在可是文物,是六百年故宮演變的見證,不能説換就換的。
而且,故宮的遊客量實在太大。雖然早已實行限流,一天只接待八萬遊客,但一年三千多萬人次的遊客數,實在還是太龐大了。如果放任不管,任其亂摸,實在不能保證它們能撐多久。因此,故宮的管理方作出決定,將門釘全部用玻璃罩保護起來。其實,要讓小珏來説,門釘與生孩子根本沒有多大關係。還是那麼多門釘,康熙就能有幾十個兒子,而同治、光緒、宣統三個皇帝都是沒有子嗣的。遊客們不管這些歷史,故宮也不得不相當無奈地出此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