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09年開始,已經登基稱帝的永樂大帝,先後無恥進行北征,用了五年的時間,瓦解了蒙古的勢力,更是解決了明朝前期的北方問題。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卻慘遭侮辱,二十萬精鋭失陷土木堡,皇帝更是被俘,而瓦剌更是打到了明朝的都城北京。
? ? ?
從朱棣南征瓦解蒙古,到朱祁鎮被俘虜,瓦剌打到北京,這中間的時間,就僅僅經過了二十五年而已。誰能想到,當年永樂大帝打出的北方和平,就被自己的曾孫很快的斷送了。這之後,明朝被瓦剌的攻擊打到元氣大傷,更是傷害了自己的根基。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瓦剌的崛起呢?
其實,這最主要的,也就是第一個原因,還是要從朱棣北征説起。
首先,我們需要當年的北方勢力大概都有哪些。北元退居漠北,並且被明朝逐漸擊破的時候,蒙古的各部就恢復了自己獨立發展的事情。在這其中,有取代北元而存在的韃靼,還有另外的瓦剌,以及另一個相對勢力較大的兀良哈。
朱棣第一次北征的時候,沉重的打擊了韃靼部落,更是讓他們開始臣服於明朝,並且嚮明成祖進貢了諸多的馬匹。但是,在韃靼受到重創的時候,瓦剌又趁機發展起來,成為了一股威脅明朝,讓明朝邊境不穩定的勢力。
於是乎,朱棣第二次北征的時候,就重點打擊了瓦剌部落。但讓人覺得很煩的是,在瓦剌被攻擊的時候,韃靼又重新站了起來。這之後,為了解決這三個部落帶來的影響,明成祖又進行了剩下的三次北征。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五次北征的過程中,明朝重點打擊的是韃靼,以及兀良哈部落。這樣的結果也導致了瓦剌的崛起,更是讓他在二十年後進攻明朝,有了不小的底氣。
所以説,為啥瓦剌曾被北征後,還能在短短的二十幾年崛起,並進攻明朝,甚至打到了北京,這就是第一個原因。而第二個原因,則更像是一種意外。
雖然説瓦剌確實崛起了,但最多隻是給明朝的邊境帶來了眾多的危機,只要明朝不給他機會,他是萬萬不能坐大的。但重點就來了,明朝皇帝明英宗,親手將這個機會送給了瓦剌。
當年,之所以會發生土木堡之變這樣讓明朝皇室丟臉的事情,與明英宗的決策不無道理。瓦剌侵犯明朝邊境,朱祁鎮決心效仿曾祖父朱棣進行北征。這一次,他帶着二十萬的兵馬北上。當時的明英宗,本是沒有必要進行這樣的行動的,但是他寵幸的宦官,不斷的攛掇,更是讓明英宗不顧諸位大臣的勸誡,毅然的出發。
御駕親征,本應該是給戰士們信心,讓戰士們勇敢戰鬥的事情,但到了明英宗這裏,他葬送了二十萬士兵的性命。與瓦剌決戰失敗之後,明英宗在撤退的路上,放任對宦官的寵幸,更是隨意的改變行軍路線,以至於數次遇瓦剌襲擊,卻全然沒有抵抗的力量。
這一場看起來瀟灑的御駕親征,最後以戰士犧牲投降,諸多大臣戰死,皇帝被俘告終。你説説,瓦剌真的是有那個成功打擊明朝邊境,並且能夠一直進攻到明朝的都城嗎?
這話想想都不太可能,瓦剌曾經最強的時候,也只不過是在蒙古麾下。如今僅僅就他一個草原部落,在穩步發展後有了與這個發展中的統一大國明朝抗衡的勢力?這件事真的沒有那麼容易。雖然説瓦剌曾經在被北征中,獲得了發展的機會。但僅僅是這樣,他是完全無法對明朝進行大肆的攻擊的。
明朝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被瓦剌打到都城的現象,與明朝當時的國情有很大的關係。當年遠征的朱棣,那是有真材實料的,對軍事的掌握能力強,更是一個不會輕易受到宦官蠱惑的君主。
但是朱祁鎮呢?他是皇室蜜罐裏生長的孩子,御駕親征不過是一時熱血的決定,更是一個特別容易受到宦官蠱惑的君主,你説説,這樣的君主上了戰場,可不就是會拖後腿嗎?
如果不是朱祁鎮的罪過,那當時僅剩的那點蒙古勢力,是無論如何都不敢這麼放肆的。有些時候,面對這些歷史的憾事,我們不得不感嘆一句,不是敵人太強大,而是隊友如豬一般。
如果説,明朝有什麼特別的歷史節點的話,那這一場土木堡之變,絕對算得上。從這個時候開始,明朝的國力遭遇了很大的衰退,更是無奈的出現了兄弟相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