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是“鎖k”(soccer ),排球是“我力搏”(volley ball )......在成都玉林街道南虹村社區“愛成都 迎大運”公益英語課堂上,迎來了一羣特殊的學生。他們平均年齡在60-88歲,大多已經有了孫子孫女,但只要一上英語課,就像回到“小學生”的狀態,端正地坐在課桌前,努力使用各種方法,用各種中文諧音記單詞。
能讓這樣一羣忙活了大半輩子的老人們迸發出如此大的熱情,是因為他們懷揣着一個共同的目標——當好成都大運會東道主,更好地展現成都風采。早在四年前,這羣銀髮老人們就開始風雨無阻前來學英語,這背後既是一顆想要為成都大運會出份力的決心,也有一顆不服輸不服老的“童心”。
▲公益英語課堂
從三、四個人到匯聚三十多人
一羣想助力大運的爺爺奶奶
玉林街道南虹村社區公益英語課堂於2019年底開班,設立之初是為了讓普通市民學好英語。在英語老師王德英的眼裏,南虹村社區英語班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學生。四年的時間裏,課堂的學生從三四個人到慢慢匯聚到三十多個人。其中有退休了30多年的老黨員,有在村裏民宿上班的阿姨,還有在家裏帶孫兒的外婆。
八十多歲,身體硬朗的王華是堅持學習最久的一位老人,四年裏,無論寒冬炎暑,總是雷打不動出現在教室裏,不僅筆記記錄了厚厚的一本,每天還要下午抽時間複習。作為班級裏優秀學生代表之一,如今他已經可以告訴外國遊客,如何去錦江賓館,“Jinjiang Hotel,go this way”,怎麼和外國友人在初次見面時打招呼,“How are you?”
據王德英介紹,課堂上講究簡單、趣味,從26個字母開始教,教拼讀、教口語,配合插圖講解英語知識,課堂上不考試,沒有強制要求,全憑“學生們”興趣。每次課程大約一個半小時,中間會安排休息時間。但這短短的一個多小時可滿足不了這羣學生學英語的熱情。“每次上完課,在英語微信羣,這些老年朋友,會定期追問我們的英語複習視頻發了沒有,他們當天學過的內容都要複習。因為住在社區附近,有的老人還會專門拿個本子進入社區服務中心來問,‘王老師上次講的economy,怎麼發音啊?’為了成都大運會,每個老人學英語都有滿滿的責任感。”
賽場外是生活
成都大運會給他們帶來熱情
62歲的李桂芬已經在社區學英語兩年了,退休前她是一位小學語文老師。現在,她的主要任務是接孫女上下學,對於為什麼要學習英語,李桂芬表示,希望在成都大運會期間,當好成都的推薦人。“比如外國人走到這裏,問個路,或者尋求個其他的幫助,我們大概聽得懂或者打個招呼,‘welcome to chengdu’問候一下,展現出我們成都人的熱情好客。”
▲李桂芬
像李桂芬這樣的退休老人在英語班還有很多。王德英表示,老人們大多是買完菜,送完孩子,就定期來學習,除了端午節或五一勞動節等節假日,一直都在堅持,孩子們上學,她們也開始“上學”。幾年的時間裏,老師們已經教了幾百個單詞,儘管老人歲數大了,忘性也大,但憑着對英語的熱情,對成都大運會的期待,他們可以不厭其煩地學習、練習。規律的學習節奏除了能鍛鍊老人們的頭腦,同時也點燃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情和興趣。
“不要以為這些老人的生活很枯燥,她們只是不會英語而已,一些老年朋友學了英語之後,可以和孩子們交流英語,給孩子們樹立學習的榜樣,讓孩子在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裏成長。因為我們的老年班不只是學英語,還有唱歌學習,老人家們聚在一起交流,社交多了,也不再感到寂寞。還有一些老人為了去國外旅遊,積極學習怎麼用英語點餐,怎麼用英語問旅館、問路。”
▲老人們在上課
就像王華所説的,“語言是交流重要的工具”,從流利地説一句“Welcome to Chengdu!”開始,成都大運會帶給老人們的活力和希望,正在帶着他們越走越遠。賽場之上是激烈的拼搏競爭,但賽場之外,是這羣老人對生活飽含的熱愛和追求。
紅星新聞記者 杜玉全 昌娟
圖片由社區志願者王德英提供
編輯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