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可以零起步,習慣不能“零基礎”

學習可以零起步,習慣不能“零基礎”

總有家長焦慮地問我:孩子學前階段要學什麼知識?認字、數學要達到什麼程度?每年新生入學後,也會有家長憂心忡忡地來問:我們似乎學前沒怎麼學,會不會跟不上?孩子是不是需要外面開小灶?

其實,在我們學校有一個持續10多年的“新生培訓營”,每年一週的培訓主要是培訓新生的專注力和規則意識。千言萬語總結成一句,那就是:小學看重的不是孩子在學前學了多少知識,而是他們有沒有經過一個學習準備期,培養起好的學習習慣。今年“雙減”政策的出台進一步説明,學生的學習可以零起步,但是習慣不能“零基礎”。

不論對哪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説,家長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不提前學,不超量學,培養他們足夠的專注力、規則意識,並且要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的習慣。孩子自然能以最飽滿的狀態適應小學生活,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15分鐘開始,專注力是小學生最重要的能力

對於小學生來説,最重要的是專注力。家長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孩子“專注地做一件事”,從訓練孩子在15分鐘內專心做一件事開始,逐漸延長到35分鐘,甚至更長時間。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一般為15-20分鐘,小學一年級每節課的時間長度是35分鐘,所以家長可以從15分鐘開始,逐步延長孩子有效專注的時間,確保入學後,孩子能在一節課的時間中儘量維持專注度。

“專注”不僅關乎時間,更需要在有限時間段中提升效率。我遇到過不少家長吐槽自己的孩子做事磨蹭拖拉,有的學生在家看書、做練習時,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或者玩具放在手邊,豎起耳朵聽大人閒聊,這些都是沒有建立良好學習習慣的表現。

培養孩子“在有限時間裏做好一件事”的習慣有很多方法。比如,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搭好積木、認真看繪本、聽故事等。孩子一旦達到預期目標,家長應給予正向鼓勵評價,激勵孩子進一步提升效率。

記得每年新生培訓的第一天放學後,我都會發現有學生把鉛筆、橡皮落在桌肚裏,或者是新生入學沒兩天,午餐餐墊就找不到了,筆袋和其他同學的搞混。不少家長往往覺得孩子還小,會幫他們收拾東西。其實讓他們學會整理保管自己的物品,培養的不僅是自理能力,更是清晰的思維和規劃,以及對學習的責任感。

每年培訓日的前一週,學校會為新生準備書包、筆袋還有鉛筆、橡皮、直尺等一整套學習用品。大方簡潔的書包內容區分合理,引導學生將學習用品分類;中華牌鉛筆、一大一小兩塊繪圖橡皮、帶波浪線的直尺、墊板、文件夾……這些“去玩具化”的文具不僅能避免安全隱患,還避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也不容易引起攀比。

家長在家裏也可以指導自己的孩子學會理書包、小書桌,每天入睡前把第二天使用的課本、文具準備好,把要穿的衣物整齊疊放在牀邊等等。

這也是在培養一種入學的儀式感,讓孩子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渴望。

從看似“無所謂”的生活細節開始,建立清晰規則意識

小學和幼兒園在作息上的重要區別之一,就是幼兒園會有一到兩小時的午睡時間,而小學生的午休時間相對變短,午餐後會有30分鐘左右的午休。所以家長要逐步幫孩子調整作息習慣,讓孩子逐漸適應,即使午睡也能夠做到較快入睡,醒來後也能及時調整狀態迎接下午的學習。相應的,晚上則要安排孩子早點睡覺,補足休息,早睡早起。每個孩子的生物鐘略有差異,未必要硬性規定孩子非得在8點半或者9點睡覺,但要培養孩子有健康的作息時間,與入學後的時間表相適應。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一個很容易被家長忽視的內容,就是“吃飯”“如廁”等日常規矩。新學期開始的幾天中,最熱鬧的就是中午吃飯時,學校會在這幾天開放午餐觀摩。所謂“午餐觀摩”就是允許家長在這幾天中午來學校看自己的孩子用餐,一方面瞭解學校的午餐情況,另一方面也能觀察自己孩子。

有些學生獨立吃飯的能力還沒有培養起來,家長在窗口看得乾着急,忍不住想跑進教室餵飯;有些學生只要有湯湯水水就會弄成大花臉;有些學生總也吃不乾淨,吃蝦不會吐殼,就放棄不吃……不僅如此,有些學生“坐沒坐相”,吃飯的時候喜歡把腳蹺起來,或者東張西望,聊天的都有。不少家長現場看到才感慨,原來自己孩子在生活細節上還有很多需要學的。

此時,老師們則會重點幫孩子先做“吃飯規矩”,比如有序排隊領飯盒,學會自己盛湯;專心吃飯,細嚼慢嚥;兩腳放平,吃完以後學會收拾自己的餐具,用小毛巾把桌面擦乾淨。

除了吃飯有規矩,如廁也有規矩。每年都會遇到家長焦慮地告訴老師,孩子因為不會用手紙就憋了一天,或者用慣抽水馬桶,不會使用蹲廁等等。還有孩子洗完手後把水瀝乾時甩了一地水,把洗手液當泡泡機等。

我們班主任都會告訴學生,下課後先做三件事:整理桌面放上下節課書本、用品,喝水,上廁所。避免學生下課時只顧着玩,結果上課時內急。

總之,這些看似和學習無關的生活細節,其實反映了孩子獨立自理能力的高低,生活習慣的差異,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在校的狀態。

鼓勵孩子把每天的事告訴家長,構建良好的親子交流習慣

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面臨一個全新的環境,而此時親子有效溝通很重要。家長要學會與孩子有效溝通,讓他們願意把每天發生的事主動告訴家長,並且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

家長尤其要注意,向孩子提問的方式很重要。不少家長吐槽,和孩子交流,他們常常什麼都不肯説。反思一下才發現原來爸爸媽媽問來問去就是——“今天有沒有佈置作業” “誰被老師表揚或批評了” “你有沒有得到老師的小紅花”……事實上,他們很快就對家長的這些問題不感興趣甚至很排斥,所以會敷衍了事或者索性不回答,這就起不到有效溝通的效果。

那麼,家長提什麼樣的問題,才能和孩子有效溝通?我認為,要從孩子真正感興趣的事入手,比如和孩子聊聊“今天的飯菜怎麼樣,有沒有你喜歡吃的” “今天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甚至可以和孩子聊聊“新老師怎麼樣?你喜歡嗎?”沒有與學習成績高相關度的聊天,沒有“與別人家孩子”的比較,從輕鬆、舒適的交流內容開始,孩子自然願意打開心扉。

孩子願意講,家長要善於聽,耐心地聽孩子説任何事。剛開始,家長可能會聽到很多學校裏發生的瑣碎小事,他可能會講開心的事,也可能會講不開心的事,甚至有些是無關緊要的事。年紀小的孩子甚至會講得比較混亂,但家長千萬不要不耐煩,一定要耐心地聽他們説。久而久之,他們就會養成和家長交流的習慣,對家長產生情感上的依戀和歸屬感,有什麼事情都願意和家長交流。家長每天至少和孩子面對面交流一次,即使是出差或者在外地工作的家長,每天也至少要和孩子通一次電話,有效交流。

陪伴孩子成長,家長也需要自我成長

上小學,對孩子來説是一個全新開始,而陪伴着孩子們的家長也需要在生活、心理等方面提前做好準備,這也是為人父母自我成長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學會交流非常重要。

學會和老師交流。尊重老師,不在孩子面前質疑老師的教育教學方式,不在孩子面前對老師評頭論足。幼小銜接,不少家長會出現焦慮、迷茫,此時能夠充分地與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積極配合,獲得支持,家校合作形成合力,一定可以掌握較好的方法,順利度過學習準備期。

學會和家長交流。為了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家長們常常會建一個“羣”,但如果羣內僅僅是學習焦慮的宣泄,學習生活的攀比,孩子嬉鬧引發不快的互相指責,是起不到積極作用的。所以學會和家長交流,教育方法的介紹,學習資源的共享,實踐活動的互動等等,都是值得交流的內容。

學會和孩子相處。和孩子相處,要了解此年齡階段孩子的特點。要能夠把孩子當人,當成未成年人,當會犯錯的未成年人。幼小銜接階段,孩子們一定會遇到不少問題,他們心智尚不成熟,常常會有些小別扭,犯些錯,這都非常正常,需要我們以耐心去寬容地看待,以愛心去呵護、教會他(她)不斷學習。



  作者:吳蓉瑾(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

  編輯:王星

責任編輯:顧軍

  圖源:本報資料圖片,攝影:袁婧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31 字。

轉載請註明: 學習可以零起步,習慣不能“零基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