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想一下這種情景,你正在好好地上着課,突然間聽到台下一個學生很憤怒地喊了一聲:「別再動我了!」然後全班同學的眼睛先是循着聲音看着那個學生,不出三秒,學生就看着你,觀察你會怎麼處理。
人畢竟不是機器,是有情感的生物,只要是一個正常人,遇到這種情況心裏也會感到不滿,甚至怒火中燒大聲呵斥那個突然大叫的學生。沒錯,此時只要你表現得足夠憤怒,確實可以通過氣勢把他壓下去。
但與此同時,你所呵斥的,並不僅是那個大叫的學生,而是全班同學。那些一直遵守紀律的學生也會被你的情緒感染,變得煩躁起來,於是這節課就無法按照原本的課堂氣氛繼續下去了。
於是,當遇到學生違紀的時候,我們給予學生的第一反應,就基本上決定了我們接下來的課堂氣氛的走向,甚至還會影響到今後你在這個班級上課的課堂氣氛。
那麼,如果我們要及時處理課堂違紀行為的同時又不影響原本的上課氛圍的話,可以怎麼做呢?
答案恰恰就是:Be a machine. 變成一台沒有情緒的機器。
前面講過,只要是一個正常人,就會有情緒,但哪怕是演出來的,在違紀行為發生的時候,也要把自己看作是一台沒有情緒的機器。
當違紀行為發生時,如果你能像電腦程序那樣瞬間明白這個學生違反了哪條課堂紀律規則的話,只需按照既定的規則進行處罰即可,不需要任何説教,也不需要帶着任何情緒。讓規則去處罰違紀學生,而不是作為老師的你,老師僅僅只是規則的執行者而已。
於是,這又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了,要怎麼才能做到像機器一樣在瞬間反應過來這個違紀的學生是違反了哪條紀律規則呢?
答案就是,你需要不斷地去完善自己任教班級的課堂紀律系統,所有可能在課堂上發生的違紀行為都要涵蓋進去。這樣,只要違紀行為發生了,你只需像機器一樣將違紀行為和處罰方式對號入座就可以了。
例如本文開頭的那種情況,如果在開學初你就已經制定了以下這條規則的話,整個處理過程一般可以控制在30秒以內:
「在課堂上需要發言的時候,必須先安靜地舉手,待老師點到名字的時候才能站起來説話,如果因此而導致老師的課堂停下來的話,就需要拿着凳子和課本到課室的某個角落安靜地單獨就坐10分鐘。」
然後,你就可以繼續上課了,至於這個學生為什麼突然間憤怒地大叫起來,這些都留到下課後再説。因為,你的責任,是保護絕大部份學生在課堂授課時間裏學習的權利。
我愛這個世界